立冬习俗:传统与温暖的交融

生胚大油条 2024-11-07 11:33:11

立冬,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承载着古人对季节更替的敬畏与对生活的热爱。它标志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在漫长的岁月中,各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立冬习俗,犹如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文化光芒。

其一,“贺冬”或“拜冬”的习俗源远流长。在汉代,这一习俗便已存在。每逢立冬,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如同庆祝年节一般。到了清代,“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这一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冬季到来的重视,更是一种社交活动,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情感交流。如今,虽然形式有所变化,但在一些地方,人们仍然会在立冬这一天走亲访友,互道祝福,共同迎接冬天的到来。

其二,“补冬”是立冬的重要习俗之一。民谚有云:“立冬补冬,补嘴空。”经过春种、夏耘、秋收的辛勤劳作,人们迎来了冬藏的时节。为了抵御冬季的严寒,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人们会在立冬这天食用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在北方,饺子是立冬时节不可或缺的美食。饺子谐音“交子”,寓意着秋冬季节之交。而且,水饺外形似耳朵,民间传统认为吃了饺子,冬天耳朵就不受冻。除了饺子,北方人还会吃羊肉、牛肉等温热的食物来进补。在南方,人们则更倾向于食用鸡鸭鱼肉等滋补的菜肴。例如,在南京,立冬时人们喜欢吃生葱,有“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的说法。而在潮汕地区,立冬要吃甘蔗、炒香饭,当地民间素有“立冬食蔗齿不痛”的说法。这些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更体现了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三,立冬时节还有“酿黄酒”的习俗。在绍兴,立冬之日酿黄酒是一项传统风俗。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可有效抑制杂菌繁育,又能使酒在长时间低温发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味,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因此,绍兴人把从立冬开始到次年立春这段最适合做黄酒的时间称为“冬酿”,祈求福祉。每一滴黄酒都蕴含着酿酒师的辛勤汗水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也成为了绍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四,在过去,河南、江苏、浙江一带民间还有用各种香草、菊花、金银花煎汤沐浴的活动,称为“扫疥”。人们相信,在立冬这天用这些草药沐浴,可以治愈疾病,保证身体健康过冬。虽然这一习俗在现代已经逐渐淡化,但它反映了古人对健康的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此外,在立冬时节,我国北方民间还有“接药雨”的习俗。古人谓立冬后第十天为“入液”,至小雪为“出液”。立冬之后,天气少雨,尤其是北方地区更为干旱,而恰逢在月中这几天时间里下雨更为少见。此时,每当天降喜雨时,人们纷纷取出各种盛器接雨水。民间俗信,此时的雨水作为药引和中药一起煎服,有解除胸腹闷胀的功效。

立冬的习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不妨停下匆忙的脚步,在立冬这一天,遵循传统习俗,品尝美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增添一份温暖和美好。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