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隋末乱世,群雄逐鹿,李渊崛起于太原,有一位隋朝名将起初誓死抵抗李渊,甚至一度让李渊头疼不已,这位忠于隋朝的将领后来摇身一变,成为唐朝的开国功臣,还被绘入了凌烟阁。
隋朝的忠诚守护者
屈突通是隋朝末年的名将,他的家族原本是库莫奚族人,后来融入鲜卑落户长安,从少年时的骑马射箭到成年后的沙场征战,屈突通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是个干大事的人。
隋炀帝下令征讨高句丽,这是一次耗尽国力的大动员,屈突通作为左候卫将军带领军队渡过辽河,这场战役不止是对体力的考验,更是对意志的挑战。
敌人防线严密,补给线困难,士气低迷,屈突通带兵苦战斩敌无数,虽然最终未能攻下高句丽,但在军中树立了威信。
真正让屈突通名声大噪的还是他的“清正”,隋朝的军队向来纪律涣散,屈突通却带出了“铁军”,上级派他去凉州检查牧政他毫不徇私,亲自巡视民间。
有人在市集偷牛他亲手将人捉住,凉州百姓敬畏不已,送他一个称号:“铁面屈突”。
这份忠诚注定要面临挑战,隋朝的命运开始走向衰亡,隋炀帝沉迷于享乐,大运河的开凿让百姓苦不堪言。
各地起义军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李渊在太原起兵这一场反隋运动让屈突通的人生迎来了转折点。
死守长安的最后一搏
当李渊大军南下时长安城危在旦夕,隋炀帝任命屈突通为长安的“最后守门人”,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隋朝的军心涣散粮草短缺,叛军步步紧逼。
屈突通没有选择逃避,他调集剩余的守军,招募长安的民夫,把城墙修了又修,他亲自巡城,每一段城墙都要走一遍,如果长安城破,隋朝的都城就完了。
李渊派兵试探,屈突通果断出击,在长安东门外他埋伏了一支伏兵,当叛军靠近城墙时,他一声令下伏兵从四面杀出,将叛军击退,这一战让李渊意识到,屈突通不是好对付的对手。
长安的困境却越来越严重,城里的粮食快吃光了,军队的士气一天天下滑,屈突通开始向外调兵,却发现四周已经被李渊围得水泄不通。
他靠着最后的信念坚持,直到听到一个噩耗,隋炀帝死了。
隋炀帝的死像一把刀刺进了屈突通的心,他知道长安已经没有意义了,他选择投降,但这不是简单的“认输”,他提出条件,所有守军和平百姓必须得到善待,李渊答应了他。
屈突通开城门迎接李渊的大军,隋朝的旧臣变成了唐朝的新将。
归顺唐朝
屈突通降唐,不少人不解,堂堂隋朝名将,为何不选择自尽以保忠名?屈突通没有解释,对他而言忠于一人不如忠于天下,他是个军人,军人的价值在于战场,而非空谈忠义。
李渊并未轻视这位前敌人,他看到屈突通的才能,也欣赏他的硬骨头,屈突通被重新启用,他的第一个任务是平定叛军薛仁杲,这不是一场简单的胜利,而是屈突通重新证明自己的机会。
战争爆发在浅水原,薛仁杲以险要地势为依仗,屯兵于高地,唐军远道而来久攻必疲,屈突通熟悉地形,他带领唐军连续奔袭,夜间偷袭薛军营地。
一场混战之后,薛军全线崩溃,浅水原的叛军被彻底消灭。
这场胜利不仅震慑了其他反唐势力,更让屈突通重新在军中扬名。李渊封他为蔣国公,并让他担任东都洛阳的大将镇守关键地带。
屈突通的挑战还没结束,王世充在洛阳称帝,挟持隋炀帝孙子杨侗为人质割据一方,他自恃兵多粮足,坐拥险要城池,对唐朝毫不放在眼里,屈突通主动请缨,跟随秦王李世民前往洛阳攻城。
洛阳城墙坚固,王世充善于守城,唐军几次猛攻未果,屈突通换了战术,分兵断其粮道,围而不攻,他让士兵在夜间挖掘地道,偷偷将洛阳城的水源切断。
王世充的军队再顽强也敌不过断水断粮的绝境,洛阳城门大开,王世充被俘。
屈突通的功劳首屈一指,李世民盛赞他为“安国柱石”,这一战后唐朝彻底统一了中原,屈突通的地位也无人能撼动。
他对部下要求严格,但从不滥用权力,他的士兵无论身处险境还是困守孤城始终对他忠心不二,这种凝聚力源于他自身的身先士卒,遇到困难时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解决问题。
战场上的危险他从不推给别人,他的下属曾说:“无论刀山火海,只要跟着屈突将军,我们什么都不怕。”
功成名就
他排在二十四功臣的第十二位,凌烟阁功臣是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功臣而专设的,只有最卓越的人才有资格入选,屈突通用自己的忠诚与能力赢得了这份殊荣。
这一年的长安城,所有人都在议论:谁能进入凌烟阁,谁才是真正的大唐功臣。
屈突通并不在意这些,他更在意的是如何让唐朝的基业更加稳固,他曾私下对唐太宗说过一句话:“开国易,守国难。”
这句肺腑之言展现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深远思考,唐太宗对此十分欣赏,把屈突通视为不可多得的“社稷之臣”。
屈突通并未沉溺于功劳簿,他在晚年主动请辞,推辞一切荣华富贵,只愿在洛阳度过余生,他搬进了洛州刺史官舍,一间简单的屋子却容纳了他的平静和满足。
他常常教导年轻的将领:“战场上的胜利不在于杀敌多少,而在于赢得多少人的心。”这句话成为了后来很多唐朝将领的座右铭。
唐朝需要的是年轻的血液,而不是老将的功名。
贞观二年,屈突通在洛州官舍安然离世,享年七十二岁,唐太宗为他追赠尚书右仆射,谥号“忠”,这是对他一生最贴切的评价。
唐太宗在朝堂上说:“屈突将军一生为国,从隋到唐,始终心怀天下。他不是为我李氏一族效力,而是为百姓效力。”
从忠于隋朝到成为唐朝的中流砥柱,屈突通的每一步选择都是为了一个更大的天下,他用实际行动证明,军人的忠诚不只属于某一朝代,而是属于人民与和平。
从隋到唐,乱世英雄辈出,但像屈突通这样从对立走向合作,又在新政权中书写功绩的将领的并不多见。
不只是战争的胜利,更是一次次人生选择的缩影,他用一生诠释了军人的真正意义:忠于职责,忠于天下。
他守过隋朝也守过唐朝,他曾是敌人也曾是朋友,他不是完人却是乱世里难得的铁骨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