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已经谈了关于面试入门的一些事情,这篇谈一下答题的注意事项。
本篇尚未进入具体内容环节。
答题需要注意的事项比较多,毕竟作为面试,答案固然是重要的环节,但答题给人的观感也十分重要。
这个比重在你的入场顺序越往后越明显,因为考官产不多都要睡着了。
所以,简单讲一下需要注意的点,以及之后该如何对照这些点进行完善。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限时内完成。
限时内完成的重点在于完成。
你可以快速完成,也可以慢速完成,但重点在于你要有完整性。
完整性取决于模板,所以其实不论怎么说去模板化,你做事情也得有始有终。就像高考作文,喊了那么多年要有新意,结果满分作文仍然是结构完整的作文。
这个环节主要会出现两类问题,一类是无话可说,一类是太有话说导致说道超时。
不答题和超时都是大忌,触犯了基本上没法上80。
先解决第一个问题无话可说。
基本上来说,通过背模板+看新闻+看政策的方式一般可以解决第一类无话可说的窘境,毕竟很多时候无话可说就是没有什么了解的东西。只要你了解的东西够多,你就不怕没话说。
其中模板是必须要背的,这是一个思路指引。新闻也要刷,但是政策如果实在背不下来,那么也可以深入学习马哲,用马哲里面的理论来套,只不过最好还是结合当前党的指示更好一些。
太有话是怎么回事?就是上面这三个环节知道的太多了。
严格来讲面试为了效率其实给的时间并不是很多,因此单纯为了流程的完善程度模板化将不可避免。真正的做事流程中,确实也会有很多需要引入新闻和政策的地方,但如果每个环节都引入,时间远远不够,除非让你一题就聊上二十分钟。
那有些人说我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那到底怎么办?
很简单,根据你的进场顺序决定说什么。
如果你首先进场,面试官还很有精神,那么你首先要确保模板化答题,在过程极其完整的基础上,重点的地方聊上结合两个你认为可以展开的地方就好,其他的不要过度发挥。你可以不亮,但不能有大失误,因为你作为素材是后面考生的评分标准。
如果是后面进场,面试官已经没那么有精神了。这时你的流程可以适当简化,基本上就是事前事中事后各点一点就行,不需要特别完善整个流程完美无缺下来,比如事前可能有三点,事中三点,事后三点,不需要这么多。
因为考官这时已经听过太多完整的流程了,形成思维定势了,并且由于很疲惫听不清,即使是你没有答完他也会默认你答完了(前提是你很自信,让他觉得没听到是他的问题)。难得有几个清醒的考官认为你过程有问题,除以7分下去对你也没啥影响。
这时,你要把首要的重心放在展开上。
同样的,你要多加展开,事前一点展开,事中多多展开,事后展开。这样让考官多听听一点不同的声音,多数的考官会更加认可你,觉得你有新意,有过人之处。
第二,注重亮点和深度。
亮点是什么?
亮点就是你表现出来对该工作的专业程度,你的解决方法一能落地,二很新颖。
虽然这两个东西并不可能同时出现,但一般来说落地取决于你在政府工作过多久或者说对于政府公告的了解程度,能否让他们觉得你是个靠谱的公务员;新颖取决于你对于这个事情专业领域的了解程度,是不是能让他们眼前一亮,觉得你是个能来事的智库。
深度就是你对社会现象的了解程度,遇到题目时你是否能够结合一些新闻的社会现象,结合一些模范的案例,结合党的思想和马哲。
首先是表现出你接触过许多这样的现象,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什么,该从什么地方解决。
但总的来说,亮点和深度其实属于同一个维度,所以尽可能不要放一起表达出来,一个点展开有亮点或者深度其中一者就够了。
第三,避免一个点展开过多或者过久。
虽然展开能够很好体现你超乎常人的地方,但是如果一个点过于展开也会有相当的弊端。
首先就是面试官会感觉非常繁琐,车轱辘话少点是有深度,听多了就感觉很烦了;其次是展开太多会让人感觉你是没话找话,因为下面的点不知道要说什么所以现在一直拖时间;最后还会让人感觉你没有分配好答题时间,没有大局观。
以上三个问题都会导致低分的出现。
第四,眼神交流。
答题的时候,面前做了一排考官。至于两边的记录员可以忽略,主要还是要做好轻重缓急,说几个原则。
通常来说,对面七个考官都是要照顾到的。重点照顾的当然就是对头的考官,左右两边的同样要照顾。
除了照顾,还有一层含义。当你不盯着人看时,别人会觉得你不把他放在眼里,不尊重他;但如果你长时间死死盯着一个人看,别人又会觉得你是在威胁他,会激发他的自我保护机制。
眼神交流时,切记不转头用瞳孔瞟人,这样会显得你很不尊重人。
正确的做法是把头整个转过去。同时,你需要注意的是,转头最好是从中间开始转,不要一下从左边转到右边的考官,要有一个合适的过渡。并且,转头的力度要适中,不要太过僵硬,也不要太快像甩头一样,一定要稳。
一般来说,转头的最好时机在你说完一点或者是展开一个小点的时候为宜,不要说到一半就转,这样给人逃避问题的错觉。
第五,控制肢体动作。
在答题时,很多人都会有不同的习惯。比如明显一点的抓头、转笔之类;隐蔽一点的,咬嘴唇,发抖,抠手指,抖腿等等。
以上只有录视频才能发现,记得改。
正确的做法是,腿能直着放就放,不要外八不要内八,与肩同宽正向前方。如果你的腿太长导致直着放不下,那就往后收,不要往前放。
手部的动作参考央视放法。常规下双手交叠一只手在另一只手前方,可以有动作,幅度不要太大。
头部在答题开始之前最好是正对考官,不要有多余动作。但答题时头部最好有轻微的歪斜、晃动,来回扶正。这个参考央视女发言人,不要像男发言人死板地坐在那里,那样会给人一种机器人的感觉。谈到重点或者是题目结尾的时候可以适当点头。
第六,看题与看人。
许多人记忆力并不是很强,也没办法做到看一眼题目和草稿就直接讲到下一题,这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题目越长越不好答,每个短句基本上都会有很多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就是你需要体现亮点和深度的地方。对于长的题目,如果你没有进行结合,其实是因小失大。
原则上来说,其实答题的时候最好是对着人讲话,低着头对着人讲话其实是很不尊重人,有种念稿子的嫌疑。可如果一件错事很多人去做的话,那也就成了普遍现象,无须在意。
所以严格上来讲,最好的办法就是,你需要根据题中的关键词展开,只剖析关键词,至于模板那是你在考试前就需要准备好的事情,如果考试还在想模板是啥那纯粹就是准备不过关。
上面已经讲了,我们可以通过只看关键词的方式减少低头频率,下一个就是谈谈不得不低头的注意事项了。
如果非要低头,注意两个原则:
1.低下头的时候动作幅度不要太大。
慢一点,不要给人一种非常急迫的状态,低头扫一眼立马就起来,看的时候时间可以短,但是低头和抬头一定不可以太快,动作幅度太大。
2.看稿子的不要看太久。
低头看题目和草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时间,千万不要一低下头就忘了起来了,对于复杂的题目很容易出现这个情况。同时看的时间不要太久,至少不能让所有考官意识到你很长时间没有看他们了。
第七,语言流畅。
语言其实在面试中也是重要的一环。基本上大多数人的语言会出现两个问题,一个是卡顿,一个是语速过快。
好,现在回到上述问题,很多人会觉得我懂很多,亮点深度可以展开一大堆,好不好?
如果你语速快的情况下,可以说完。但如果你语速适中,会有超时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你面对的考官本身坐着和你有一段距离,并且由于没有字幕,你的普通话可能也不是太标准。这样的情况下你说的话他们很有可能听不清。
具体做法就是随便打开一个听书软件,速度拉到二倍速,音量和你说话的差不多,放到离自己差不多三分之一个教室宽的地方,看看你听得有多费劲,代入考官视角。这还是在普通话标准的情况下。
所以,说话适当比平常慢一点,不要太快。
至于卡顿问题,基本上就是预设的思路没有完善,或者不知道怎么衔接。
预设的思路很简单,就是背模板。
但使用模板的时候,注意一个小小的问题。
在涉及原因和意义的时候,如果这句话是一个很常见的东西,后面就先利用生活或者社会背景引入接上原因;如果是一个比较大的方针或者政策,那么就先谈意义。
不知道怎么衔接,多背背衔接词,比如“这个现象是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还需要我们多方合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对于……有其价值和意义”“相信通过以上措施能够很好地解决本次问题”。然后开头结尾多看看申论材料,就学申论题目材料的开头和结尾。
因为讲话的时候强行插入第一第二这样确实有时候转化并不是很流畅,所以还是以自己感觉舒服的方式为佳。
第八,不要有朗读感和背书感。
不管怎么说,面试最需要的就是感性,沉稳,能来事。
所以,你要让考官觉得你的答案是你深思熟虑后的出来的结论。
而朗读感和背书感都会让考官觉得你是有备而来,早早就准备好了应对之策,甚至题都被你押中了。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上不了八十,虽然你的答案真的很牛,但考官也觉得那不是你的东西。
朗读感就是过于富有感情,音调抑扬顿挫,咬字十分标准。这种东西说实话很少人能够临场做到,而且结合卡顿效果尤为明显,更会被人认为你就是提前做好题。
背书感就是全程较快语速加音调没什么过大的起伏,几乎没什么停顿地讲下去。这也是不正常的。相信背过书的人都懂。
那如何防止这两个感觉出现?
语速适中,要让人听清,如果普通话不是很标准的人,宁可带着方言之类影响答题也不要刻意矫正,这样让人听着会更加难受。音调要有抑扬顿挫,不要太明显,重音和停顿卡在每个流程前后(再次强调),不要冷不丁就停顿,虽然这个停顿可能是真的记不起来了不是你刻意的,尽量避免就好。
一句话,平时怎么说话现在就怎么说话,特别注重语速不要过快,停顿和重音找好位置就行。
第九,答题的时候像个人,不要过于理性,不要假大空。
很多人答题的时候一上来就理性分析自我检讨各种辩证讨论。不对的。
正常人没有人会上来就那样。就算那样是正确的,也是第二步才要做的东西。
答题的时候,如果感觉委屈了,或者确实别人恶心到你了,你就不总是需要包容别人,你完全可以反击。
重点在于,你要为反击找一个高大上的借口。
就比如别人抢功,你急不急,忍不忍?
我很急,我也不忍,我的理由不是因为他抢我功劳我急了,我是怕这些工作我做的,日后万一出事了需要追责或者处理他不清楚会误了大事,我是为他着想我才急的,为团队考虑才说这功劳是我的。
这样一来,仇也报了,事也说清了,对面被揭穿了不爽也没啥好说的理由。
毕竟你是顾大局出发的人,不是小心眼。
而如果说你想怎么做显得很没有底气,该怎么办?
就像一个孩子说他想当科学家和你想当科学家,大多数人会笑你不会笑孩子。为啥?
因为你不懂事啊!
孩子是因为他不知道当科学家有多难,你还不知道吗?
那如何让你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不会假大空?
很简单,附上理由。
你先说你知道科学家有多难当,具体是怎么样,但科学家当上了能为自己的人生带来怎样的改变,为社会做出怎样的贡献,最后说说自己为科学家这个目标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别人一听,你是努力过的,你的理想也合理。毕竟一个正常人一上来就说自己是为了社会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全人类,听着就很不靠谱。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按这个顺序来。
说好处时先说对自己有好处,这样才能站得住脚,不让考官觉得你在说空话。
第十,用政府思维处理事件。
也就是答题底层逻辑。
1.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一定要控制事态发展,不要让事态扩大化。同时做好保密工作。
2.解决问题
不管谈了多少东西,最终都要把问题妥善解决。
3.维护政府形象
这个不能讲太多,自己具体体会。不要无脑认错。
4.贴近生活,可落地
你所作所为对得起题目给你的身份而不是无脑定政策。
5.调查清楚事情真相
遇到问题不能无脑信,一定要先查清问题是真是假,严重程度。遇到闹事的先核对身份,看是不是冒充或者是境外势力。
6.以人为本
先救人后救灾。
7.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每个关键词都是为了让你处理这个关键词,比如题目出现老人,就要想到安全问题、行动不便的问题。如果没有出现关键词不要没事找事给自己加戏。出现了关键词就别一棍子打死,显得你没有考虑。
8.避开限定词
限定词的意义其实就是给你操作空间。比方说工作量大,没时间,言外之意就是你可以使用除了延迟时间的一切方法。
没时间加人手,没人手加时间。题目不可能堵死你所有的路,不要给自己的思想带上枷锁,甚至不需要假设法。
因为题目已经把所有的限定词给你说完了,你假设到最后纯粹就是给自己挖坑。
9.不要无脑汇报领导
领导是很忙的,没时间了解太多的东西,所以能不汇报尽量不汇报,不要给领导找事。至于实在要汇报的事情,一定要写好文件交上去。
如果是工作,那就写明工作流程和分工,明确工作量、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以及你需要什么方面的帮助,是派人手还是延期。
如果是问题,那就写明问题的时间地点,涉及人员,严重程度,并且附上问题的解决措施以及你需要向领导申请什么方面的帮助。
第十一,写草稿
很多人不太会写草稿,给个建议。
面试时思考时间很短,没太多的时间让你列个完整的提纲,最好的办法就是平时就把提纲背好,考试时提纲全靠回答再编,只注重结合关键词,并且使用简写(自己得看得懂)。
首先,一定要按顺序写,根据模板的顺序排列关键词,先把关键词抄下来,从上到下抄,减少视觉负担。
其次,结合展开。展开的点不要写多,前面已经说过哪些该展开了。
展开同样是写关键词。
最后,回答“考生思考完毕,考生开始作答。”
但是,不同的岗位题目数量可能是不同的,给个解法。
如果是两题,这两题必定是雨露均沾,需要你做好规划。
如果是四题,先开头结尾重点写有时间剩余再写中间,如果实在没时间写就硬唠。
因为首因效应加上考官要听很多,很累,所以听一题忘一题,听二忘一,最终只会有一个模糊的印象,所以第一印象很重要。
并且由于近因效应,对你最后一题的表现也会比较在意,同时最后一题比较不容易忘,因此也要重点写。
总的来说,第一题是为了给好印象,最后一题是为了好印象加踩点得分。
至于中间两题的要点,主要在于流程的完整性和流畅表达,尽可能减少卡顿,至于你说了什么,一排考官不可能全听清。
看四题的时候你答完第一题连第二题第三题题目都忘了你能指望考官还记得之前发生了什么吗?
如果说为了求稳,怕卡顿怕超时等意外事故出现,最好的办法就是中间两题无脑套模板,结合一个字不说。快刀斩乱麻速战速决。
如果还有发挥余力,每题最多总计展开两个亮点或者深度,不要太过苛求自己,也方便控制时间,不要让最后一题最需要表现的时候超时没收尾。
所以两题看实力,四题看表现力。
以上便是答题通用注意事项。具体题型见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