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人人都想当官的国家无法强盛”

探史笔记 2024-11-02 09:46:38
引言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社会变革的浪潮席卷而来。虽然那是个变革的时代,但日本人身上一直有一种“人人想当官”的心态根深蒂固。

福泽谕吉,这位日本近代思想史上的领军人物,看到这一现象,毫不留情地指出:“人人都想当官的国家,注定无法强盛。”福泽这番话,既像一根针刺进了当时的日本社会,又像一面镜子,映照出许多问题。

日本的明治维新与社会转型

要说福泽谕吉啊,那可不是一般的人物。有人说他是日本近代的“精神导师”,还有人称他是推动文明开化的启蒙思想家。可要真想了解他,还得先从明治维新说起。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一次重要的社会大变革,把封建的幕府体制给废了,代之以现代国家的雏形。当时大家对“文明开化”充满期待,想摆脱落后的状态,跟上西方列强的脚步。

问题来了,日本社会在经历这场大变革时,真就能完全接受现代化的观念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虽然明治政府提出了向西方学习、改革旧制的口号,但日本社会那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却没那么容易被撼动。

原本幕府时代有武士、农民、商人等严格的身份等级制度,这一制度将人牢牢地框在固定的社会位置上。武士的孩子永远是武士,农民的孩子永远是农民,没有流动,没有自由,所谓的“身份等级”,就是社会进步的最大阻力。

福泽谕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登场的。他一开始并不是什么显赫的大人物,只是一个普通的“洋学者”,通过荷兰语学习西方文化,也因此接触到了西方的政治、法律和哲学思想。明治维新一到,他的知识就派上了大用场,开始大量撰写介绍西方文明的书籍。

他写的《西洋事情》、《劝学篇》等著作,不仅畅销,而且对当时的社会影响极大。可让福泽感到头疼的是,虽然社会的外在形式变了,但大多数人的心态却还停留在旧时代。大家还是对“当官”这件事心驰神往,认为只有当了官,才能出人头地、改变命运。

这种心态让福泽看得是直皱眉头,他说:“一个国家,人人都想当官,国家还能强大吗?”在他看来,国家要想真正强盛,不是靠一群只知道谋取官职、追逐权力的人,而是靠每一个个体都能够独立思考、勇于追求自由。

在福泽谕吉眼中,日本的问题不仅仅在于人们想当官,更在于根深蒂固的等级制度对个人独立意识的束缚。武士、农民、商人,身份等级是不能逾越的鸿沟。福泽痛恨这种制度,因为它不仅压抑了个人的发展,还让社会失去了活力。

他在《文明论概略》中说:“日本全国几千万人民,被分别关闭在几千万个笼子里,寸步难移。”他把这种身份限制比作牢笼,束缚了每一个日本人的手脚。

福泽的父亲就是这种制度的牺牲品。福泽百助,精通汉学,才华横溢,却因为身份低微,一生只能做管理货栈的工作,最后郁郁而终。

福泽谕吉一直为父亲的不得志感到遗憾,他称这种“门阀制度”为“父亲的死敌”。可以说,福泽对等级制度的反感,不仅源于他对社会问题的观察,更有个人经历的深切痛苦。

明治维新废除了封建的身份等级制度,表面上实现了“四民平等”,但福泽发现,这种“平等”只是形式上的,很多人依然无法摆脱对身份和地位的执念,尤其是对官职的迷恋。福泽认为,这种思想严重阻碍了日本的现代化进程。

他指出,日本人必须摆脱这种等级观念,建立起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精神,只有这样,国家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

福泽谕吉的文明观

福泽谕吉关于文明的思想可以用“内外有别”来概括。他认为,文明不仅仅是外在的制度、器物,而更重要的是内在的精神。

他在《文明论概略》中提出,文明有两个方面:外在的事物和内在的精神。外在的文明易取,内在的文明难求。这句话道出了福泽对日本现代化的深层次担忧。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社会在外在形式上大力模仿西方,从穿着打扮到制度设计,都力求跟上西方的步伐。但在福泽看来,这种模仿只是表面的,并没有触及到文明的本质。

他强调,真正的文明应该是“内在精神”的提升,也就是每一个人都能树立起独立自主的意识,具备自由平等的精神。

福泽特别提到,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只是一味模仿西方的外在形式,而没有内在的精神支持,那么这种文明只会是徒有其表,难以长久。比如,大家学西方剪发穿洋装,但思想却还停留在对权威的崇拜和对等级的盲从上,这样的“文明开化”是不完整的,也是不牢固的。

从“客人”到“主人”

福泽谕吉对日本社会最大的期望之一,就是让日本的“客人”变成“主人”。在江户时代,普通民众并不是国家的主人,而只是寄居于幕府统治之下的“客人”。

他们无权参与政治,也没有责任感,整个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就是服从。这种“客人心态”导致日本社会缺乏真正的国民意识。

福泽认为,国家的现代化,不仅需要制度的改革,更需要国民意识的觉醒。他提出“天不生人上之人,亦不生人下之人”,这一思想直接取自《美国独立宣言》,强调人人生而平等,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和自由。

他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出具有独立精神和责任感的新国民,让他们成为国家的主人,而不是仅仅依赖于政府,成为被统治的客人。

福泽的这一思想对日本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庆应义塾大学是他创立的,这所学校的校训就是“天不生人上之人,亦不生人下之人”。他希望通过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树立起独立自尊的意识,从而为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强盛贡献力量。

福泽谕吉最痛恨的就是日本社会对官职的迷恋。在他看来,一个国家的强盛不在于官职的多少,而在于人民的独立精神和社会的活力。福泽对那些只想着通过当官来改变命运的人十分不屑,他认为这是一种落后的思想,是社会进步的最大障碍。

福泽提倡“实学”,也就是那些能够真正改善生活、推动社会进步的学问。他认为,只有通过实学,才能培养出有用的人才,才能让国家变得强大。而那些只想着谋取官职、追逐权力的人,不仅对社会没有贡献,反而会阻碍国家的发展。

福泽还特别强调,文明的目标不应该是建立一个官僚统治的社会,而是一个由独立自由的公民组成的社会。

他呼吁人们不要一味追求当官,而是要通过学习和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社会做出实际的贡献。只有每个人都能够独立自强,整个国家才能真正走向强盛。

结语

福泽谕吉的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他对日本社会等级观念和官职迷恋的批评,对独立精神和实学的提倡,不仅是对当时日本社会的深刻洞察,也是对今天社会的一种启示。

在现代社会,虽然封建的身份等级制度早已不复存在,但对权力和地位的追逐却依然存在。福泽的思想提醒我们,真正的强大来自于个体的独立和自由,来自于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而不是对权力的依附。

福泽谕吉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由独立自主、勇于探索的国民组成的日本,是一个没有等级束缚、人人平等的社会。这一愿望,不仅是他对日本的期望,也是对每一个追求自由和进步的社会的期望。

1 阅读:37
探史笔记

探史笔记

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