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战神,攻城掠地七十余座,征战沙场37年未尝一败。他就是白起,是敌军闻风丧胆的梦魇,更创下了一场歼敌45万的惊世战绩。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统帅,最终却在一个叫杜邮的小城,黯然离世。
从权倾朝野到身首异处,仅仅只用了短短数月,结局令无数后人扼腕叹息。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位不败战神的悲剧人生?又是谁,在这场权力的较量中,亲手将他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战神白起·】——
白起是中国战争史上继孙武之后出现的一个伟大的军事统帅,也是秦国历史上战功最为卓著的军事将领。
他一生善于用兵,征战沙场达37年之久,攻取七十余城,歼敌百万,未尝败绩,尤其是长平一战,名声大震。
司马迁在《史记》中以“不虚美,不隐恶”的创作原则记录了白起的是非功过,因此也给读者呈现出一个颇有争议的一个英雄形象。
后人论及白起的时候,或赞赏他攻城略地的军事才能,或指责他杀人如麻的残忍暴行,或感叹他的悲惨结局,即使司马迁本人对他的悲剧命运原因也并未多加评论。
针对这一问题,学界目前全面论述的文章也所见不多,因此我们从《史记》文本出发从以下几方面对白起悲剧命运的原因加以分析。
——【·嫉妒与谗毁·】——
白起是一个英雄人物,在秦国历史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他的命运却是悲惨的,因此引起人们的怜悯和同情。
司马迁在《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也不无遗憾和同情的说:“鄙语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然不能救患於应侯。”
班固写《汉书》,亦持此观点,认为白起之死是应侯导致的。
《汉书·王尊传》记汉成帝时,王尊因遭人诬告而被免官,湖县的三老公乘为王尊而上书皇上,要求明辨是非,其中提到:“昔白起为秦将,东破韩、魏,南拔郢都,应侯谮之,赐死杜邮。”
尚在《史记辩证》卷七《白起王翦列传》中说到:“范雎远交近功之策,第以倾穰侯,及相秦之后,未尝力攻魏,虽伐韩者三,而不从南直攻郑,反与赵相持于长平,以致竭力而多杀,且害白起于杜邮。”
韩子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信哉是言也!范雎凭借自己出色的辩才赢得了秦国的信任和重用,在秦国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
范雎为人恩怨分明,“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仇必报”是他的人生准则。但是在自己地位、利益受到威胁的时候,他表现出了自私的一面,那就是对白起的嫉妒和遏制。
在白起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后想乘胜灭赵,但是“韩、赵恐,使苏代厚币说秦相应侯曰:‘武安君禽马服子乎?’曰:‘然’。又曰‘即围邯郸乎?’曰:‘然’。赵亡则秦王王矣,武安君为三公。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于此矣。今赵亡秦王,王则武安君必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虽无欲为之下,固不得已矣。”
范睢被说服,既不想让白起继续扩大战功,也不想让白起权势跃居己上,因此接受了苏代的离间之计,便向秦昭王进言,阻止了白起的攻赵行动。
后来,白起听说此事,便与应侯有隙。这是统治阶级内部将相争权的结果,同时也是白起走向悲剧命运的一个引线。相比而言,“负荆请罪”、“将相和”则是历史上将相关系的美谈。
廉颇虽是一员武将,容易意气用事,但是却心系国家安危,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将相关系出现内矛盾时,出于“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考虑,勇于承认错误,负荆请罪。
而蔺相如则以大局为重,处处谦退,表现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广阔的磊落胸怀,同样也是出于“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考虑,正因如此,强秦才不敢轻易加兵于赵。
然而,同样是为秦国效忠的将相,范雎却做出了个人利益为先国家利益为后的选择,与蔺相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宁愿退兵,也不希望白起超过自己。
如果范睢高风亮节,虚怀若谷,将相之间齐心协力,白起攻打赵国定会势如破竹,二者之间就不会产生怨隙,白起的悲剧就不会出现。
但是,应侯对白起的遏制并没有就此停止,在白起被秦王贬为士伍逐出咸阳城时,秦昭王与应侯群臣议曰:“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馀言。”
于是白起被赐死杜邮,以剑自裁。就这样,在范睢的进一步打击下白起最终被秦昭王逼至绝境。
假设一下,如果没有应侯的嫉妒和谄毁,白起或许会免于一死,但这只是白起走上人生悲剧的一个间接原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那么,白起人生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忤逆皇权·】——
“死而非其罪,秦人怜之,乡邑皆祭祀焉。”迁在白起被赐死之后做出的解释。
在春秋战国时期,忠的内涵十分广泛,但是“忠君”无疑是其核心内容。《春秋左传注·僖公五年》说:“失忠与敬,何以事君?”
《诗经·邶风·北风》笺中说到:“事君无二志,忠之致。”
白起一生驰骋沙场,屡立战功,为秦国鞠躬尽瘁,这都是尽忠的具体表现,但是却功亏一篑,由于邯郸之战拒绝带兵出战,而忤逆了皇权,最终导致了杀身之祸。
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是儒家以礼为前提的理想君臣关系。
面对国家危难,军队的失败,秦昭王虽然多次请其出战,但白起却无动于衷,先后多次称病推辞:第一次,秦王欲使白起代王陵将攻邯郸,白起不可;第二次,于是秦王自命,不行;乃使应侯请之,武安君终辞不肯行,遂称病。第三次,后来秦王怒,起武安君,武安君遂称病笃。应侯请之,不起。
然而,事不过三,秦昭王三番五次令白起带兵出战,白起却始终不肯就命,当攻赵之事最终遭致失败时,无可奈何的秦昭王惟有除去白起方能解心头之恨,于是,秦王把白起免为士伍,遣出咸阳,使使者赐之剑,自裁于杜邮。
就这样,白起成了忤逆皇权的牺牲品,邯郸之败的替罪羊。如果说忤逆皇权是导致其悲剧的根本原因,那么拒绝出兵就是忤逆皇权的直接原因。
此时正处于战国末期,秦国即将走向严酷的法制社会,君王在臣子面前只有权力而没有义务,而臣子在君王面前却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那么白起明知道皇权不可违背,却为什么又三番五次忤逆皇命而拒绝出兵呢?首先,白起之所以拒绝出兵,有他性格残暴、居功自傲的原因。
据《史记》的记载来看,秦昭王十四年,白起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三十四年攻魏,拔华阳,走芒卯,斩首十三万;同赵将贾偃战,沉其卒两万人于河中。
四十三年攻韩陉城,拔五城,斩首五万。尤其是长平之战结束时,“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秦。起计曰:‘前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复,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折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据统计,自秦孝公以后,至秦始皇十三年止,白起为将就斩首九十二万人。
这一方面证明白起指挥有方,作战勇猛,功勋显赫,另一方面也是他性格残暴的写照。白起性格的残暴,必然导致他居功自傲而又桀骜不逊,这势必与秦昭王发生冲突。
因此,当秦昭王命他带兵出战他敢于拒绝,并且当秦兵久围邯郸而不能拔,秦军多失亡时,武安君还在标榜自己的大将权威说:“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
秦昭王怎能忍受这样的风凉话,这更加激怒了秦昭王,从而使他离悲剧的命运更进了一步。
其次,白起之所以拒绝出兵,有错失战机、有利形势不在的原因。
在白起已经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即将乘胜灭赵攻韩的关键时刻,应侯接受了韩赵使者苏代的游说,劝说秦昭王停止攻打邯郸,接受赵国的割地求和,罢兵而还。
后来当秦国再攻邯郸不下之时,几次派遣白起出兵他都不肯,因为白起认为已经错失战机,况且战争形势今非昔比:“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
这是白起对此次战争形势的分析,可以说合情合理,后来秦兵的失败也验证了白起的判断。
因此,白起预见到有利形势已经不在,即使带兵出战也不会取得胜利,他也不想把这次失败的责任放在自己身上,遂称病,终不肯行。
所以,白起以此为正当理由,加之身体生病,最终不肯带兵出战。
——【·心理原因·】——
“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之,是足以死。”
这是白起临死之前对自己悲剧命运的最后解释,也是白起对自己残暴性格的良心发现,但是这并非是一命换一命那么简单,而是诈坑赵兵45万给赵国以及其他敌国所带来的心理忧患。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战争和死亡也避免不了,但是白起的这种做法会给六国人们带来极大的恐慌和抗拒。
白起之所以拒绝出兵,有他的心理担忧,因为“降杀之为害,祸大于剧战也”,他将难以重得志,故拒绝出兵,这也是导致他忤逆皇权潜在的心理原因。
假使赵兵都预知投降必死,那么即使赤手空拳犹可畏也,何况四十万士兵都披坚执锐呢。
所以,两军如果交战,赵国士卒即使战死也决不会弃城、投降。白起虽然赢得了长平之战,但却输掉了人心输掉了诚信,因此不敢再次出战。
总之,秦国战功卓著、功勋显赫的英雄白起消逝了。
正是在应侯的谗毁下,秦昭王的愤怒下以及白起自身心理、性格等原因的共同作用下,使白起走上了亡身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