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拉盛老太太做大旗是盛家的权宜之计,抓教育正三观才励志才是成功的关键

云卷云舒说文史 2022-06-07 17:17:30

知否原著中,盛家人在长柏得到官家重用,高官得做之前,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母亲是勇毅候独女、我祖母是勇毅候独女。

这话盛家的当家主公盛紘说过,大娘子王若弗说过,盛长柏说过,盛明兰更是多次反复说过。

盛家的人为什么要在社交场合如此频繁地提盛老太太呢?根据缺啥就炫耀啥的定论,可知盛家缺少的是一块拿得出手的门楣。

事实也确实如此。盛家,原本商贾出身。虽然口袋里有几两银子,但在重农轻商的时代,银子买不来尊重和地位;

盛家直到盛紘的父亲中了探花,盛家算是勉强脱离了商贾的标签,进入诗书传家、文官清流的行列。

但盛家这种刚刚脱离商人标签的门户,在普通人看来自然是一步登天,可以视作人生、家族前行的灯塔;

可在那些豪门大族,累世官宦,世代簪缨的文官家族面前,盛家仍然只有目光闪烁、瑟瑟发抖的份儿。

虽然出身不显赫,但盛家的运气实在是好得让人咋舌。谁能想到,千娇百宠的勇毅候独女,竟然非探花郎不嫁呢?

后来世事洞明的盛老太太,当时还待字闺中,是勇毅候夫妇捧在手心的掌上明珠。

可这位姓徐的大家闺秀,却因为在雅集上看到探花郎的一首诗,因而开了情窦,芳心暗许。

勇毅候独女非探花郎不嫁,是当年盛老太太的任性。也成为她一生不走寻常路的开端。

得到徐大小姐的青睐,成为豪门贵婿,探花郎是什么感受?从后来探花郎对待徐大小姐的态度看,探花郎对此应该是感到些许伤害的。

门第的巨大悬殊,文人脆弱的自尊心,这恐怕是横亘在探花郎和年轻的盛夫人之间最磨人,又不能言说的刺。

在这桩婚事中,最开心的莫过于探花郎的父亲,做了一辈子商人的盛紘的祖父。

盛家对家族地位的改造,是从盛紘的祖父开始的。盛紘的祖父定下家族目标,并终其一生为此奋斗。

数十年磨一剑,盛家的改造之旅,见成效于盛紘的父亲探花郎。而勇毅候独女的加入,无疑让盛家的地位改造进程,有了质的飞跃。

盛家第三代盛紘对家族的前途发展,非常重视。盛紘那位寒窗苦读的探花郎父亲应该也是如此。

勇毅候的独女徐大小姐的到来,应该让探花郎喜出望外才是,可探花郎却一副和徐大小姐八字不合的架势。

这中间除了探花郎和勇毅候独女的性格各异,应该还有那位颇有眼光,也有雄心,还有点急功近利的盛紘的祖父的原因。

对儿子和徐家大小姐的婚事,盛紘的祖父,探花郎的父亲肯定是极大的拥护者,为此他可能还逼迫过自己的儿子。

物极必反,父亲的过于热心,徐大小姐未见其人先钟其情的反常,让心高气傲的探花郎在和勇毅候独女成婚前,就对这桩婚事有了抵触情绪。

从小苦读诗书,逆风飞翔的探花郎,自有其傲骨;从小千娇百宠长大的徐大小姐,也自有风骨。

探花郎感觉被豪门拉郎配,带着情绪走进婚姻;盛夫人对婚姻充满幻想,对妙笔生花的探花郎满腔热情,也渴望得到同等的感情回应。

从结婚那一刻起,探花郎和盛夫人就没在一个频道上。再加上谁也不肯退让一步,时间长了,一个愈加郁闷,一个渐渐失望。

失落的盛夫人在婚姻中没来得及成长,就被探花郎宠妾灭妻的蔑视拖入了深渊。夫妻离心,幼子夭折。

探花郎不到三十就撒手人寰,这是探花郎的不幸,却是整个盛家的幸事。盛家从此进入了盛老太太的时代。

盛老太太的成长是从探花郎离世开始的。探花郎因一场伤寒送了命,盛老太太将何去何从?

离开盛家重启人生,是最简单的,但也可能再次陷入另一场不幸的婚姻。不走寻常路的盛老太太再次出人预料,选择留在盛家。

如果说盛紘的祖父是盛家改换门楣目标的制定者,盛紘的父亲探花郎的科举成功是先驱,那么盛老太太则开启了盛家夯实地基的时代。

探花郎去世时,唯一的儿子盛紘才六七岁。如果没有人扶持,盛家二房别说继承祖志,改换门楣,连谋生糊口都是问题。

而盛老太太在盛家二房风雨飘摇之际,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家族影响力,力挽狂澜,稳住了盛家二房。

在盛老太太的精心抚育下,盛紘不仅平安长大,而且也科举高中,还娶了门户不低的王太师的次嫡女为妻。

有王家的帮衬,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勤谨,盛紘的官越做越大。但对盛家人来说,最拿得出手的还是盛老太太勇毅候独女的身份。

王家地位不低,王若弗动不动就把父亲配享太庙拿出来炫耀。可这杆大旗是岳家的,盛紘是自视清高的读书人,自然不屑拿出来招摇。

盛紘的官职虽然稳定上升,但一个五品官,在权贵云集的京城,还是入不了权贵的眼。

在京城,显贵们提到盛家,说的是地名——积英巷盛家。盛大人的官职,还不如一个地名响亮。

这对有勃勃雄心的盛家当家主公盛紘来说,如鲠在喉又无可奈何。尽管不怎么情愿,但权宜之计,盛紘也只能把嫡母盛老太太这杆大旗抬出来。

只要提到勇毅候独女,京城的显贵们都会肃然起敬,给几分面子。盛家也就可以暂时把不堪说的寒酸出身隐藏起来了。

盛家几十年中,经过三代人的努力,能够后来居上,成功完成了逆袭。当然不仅仅在于会拉虎皮做大旗。

从一个小小的五品通判之家,变成了京都炙手可热的家族。盛家的成功首先是教育的成功,三观的成功。

身负不堪说的商人标签的盛家,从来没有掩饰自己对世代簪缨的豪门望族的向往,同时也坚持着自己的方向。

作为当家主公,盛紘的很多思想理念,都承自于嫡母盛老太太。而盛老太太给盛家打下的成功基础,就是重教育、正三观。

和其他京城显贵相比,盛家对子女的教育,不仅重视而且超前科学,非常舍得投资。盛家的子女,不分男女,都要接受系统的教育。

连挑剔的齐国公夫人郡主娘娘,都选择让宝贝儿子小公爷到盛家学堂读书。可见盛家家塾所请的先生庄学究,绝对不是等闲之辈。

也正因为接受了起点高,立意高的启蒙教育,所以盛家的女孩子,无论天赋如何,都颇有见识。

最有说服力的就是性格和母亲一脉相承,直率粗放的五姑娘如兰,在后来的生活中,能够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

五姑娘如兰恋爱脑,嫁给了贫寒的文炎敬。婚后受到婆婆刁难的如兰,没有走母亲王若弗不会拐弯,不讲谋略的老路。

而是在婚姻中学习、总结,用以柔克刚的办法,和婆母打太极,得到文炎敬的怜惜,挽回夫妻感情。

盛家的男孩子就更是得益于教育的成功,长柏持心中正,胸怀天下也悲天悯人。

于公,政绩上得到巨大成就,于私,对犯错的母亲绝不姑息,对为盛家倾尽一生心血的盛老太太孝顺至极。

性格轻狂的长枫虽然荒唐了一阵子,但最终在盛老太太和盛紘的教导下,重新回到正途。也是从小接受良好教育,三观基础打得好的结果。

而盛家表面低调内敛,实则最果决聪慧的明兰,更是在盛老太太的亲自调教下,成了智慧格局不输盛老太太的成功女人。

盛家女儿在教育中开启了生活智慧,儿子在教育中得到了安身立命的本事。正确三观的培养,使盛家的孩子不会偏离生活的正确方向太远。

在盛家的孩子们长大成人,各攀高枝,尤其是长柏出人头地之前,盛家在社交场合,其实是靠出身勇毅候府的盛老太太一个人撑着的。

盛家因为不堪说的商人出身,所以在需要壮门面的时候,只能把盛老太太勇毅候独女的身份抬出来,拉虎皮做大旗,给自己长脸。

但盛家可贵的是没有满足于盛老太太正面金字招牌,而是经过不断努力,用抓教育正三观走正途的方式,实现了家族的成功转型和崛起,足够励志。

0 阅读:14

云卷云舒说文史

简介:带着思想读书,写有温度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