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历史的长河中,王朝的兴衰更迭像是一首首动人的乐章,每一个王朝的诞生都承载着无数人的期盼,每一个王朝的覆亡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它曾经的辉煌。当一个新兴的王朝横空出世之时,谁又能预见它将在几代之后走向衰亡呢?
大唐第四代天子李世民曾问相士袁天罡:“我大唐基业,能传几许代呢?”袁天罡的回答让李世民十分费解——“猪上树时”。而在数百年后的清朝,当时的皇帝顺治也问出了相同的问题,一位高僧给出的回答,竟预言了大清的覆灭......
一 猪何时能上树?李世民愁眉不展
公元七世纪中叶,大唐王朝正值鼎盛时期,唐高宗李治登基已有十余载。而在他之前,这个大一统王朝的奠基人,正是他的父亲,开创唐朝的第四代天子李世民。
634年,李世民驾崩,结束了他31年的执政生涯。当他稳定大唐天下、一统江山的伟业已经完成,李世民也会在闲暇时刻,忧虑自己创立的基业能传承几许代。
于是,他找来当时最著名的相士袁天罡,想请教一番这件心事。天地人事,任谁也无法预测未来。这么个大问题,相士又如何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呢?
袁天罡深思了一番,最后给出了一个看似毫不相干的回答:“猪上树时。”
什么意思?李世民不禁纳闷,这和我的问题又有什么关系呢?猪能爬上树去吗?可惜袁天罡也不再多说什么,李世民只能将这个谜一般的答案记在心中,却无从猜测其中的奥秘。
而在李世民去世之后,这句话也就渐渐被人遗忘。没人知道,数百年后,这句话竟成了一个王朝覆灭的预言。
二 玉林琇高僧的回答让顺治不解
时间来到了17世纪中叶,满清入主中原仅仅20多年的时间,已经打败南明政权,占领整个中国。顺治八年(1651年),18岁的清世祖顺治帝正式亲政。
顺治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清朝在中原的统治,使这个外族王朝逐步获得稳定。然而稳定的政权并不代表永恒的国运。身为这个新兴帝国的开国君主,顺治帝也常常会想,我创立的大清,能传几许代呢?
于是他想起当年李世民询问相士的事迹,也请求著名高僧玉林琇赐教。谁知玉林琇给出的回答,竟和数百年前袁天罡的答案一样让人费解。
“十帝在位九帝囚,还有一帝在幽州;我身不残,国祚不灭。”玉林琇拈着念珠,缓缓吐出这两句话。
顺治帝听后脸色一变,随即又恢复平静。他看得出,这似乎不是什么吉利的征兆,可具体意思却无从猜测。看着高僧温和的笑容,他也不好再追问下去,只能默默记下了这番话,打算待自己修为更高的时候再来参透其中的奥秘。
然而,年仅24岁的顺治帝就因病去世,他的疑惑也就这样带进了坟墓。而玉林琇的预言最终彻底应验,就是在200多年后的最后一位皇帝身上......
三 溥仪初登大宝,三年回到平民生活
1908年,清廷发生了一件大事。光绪帝病重,临终前颁布上谕,采纳载湉和端郡王的建议,以年仅3岁的溥仪作为嗣君,继承大统。这份预谋已久的上谕,也就宣告了隆裕太后的退位。
溥仪成为清朝入关后的第十代皇帝。而在他之前的9位皇帝,要么被慈禧太后幽禁怀中,要么早早夭折,可谓“九帝囚”。
作为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孩子,溥仪自然不懂什么储君之位,什么皇权神授。他只知道自己换了一个 TITLE,要被众人伺候着生活在紫禁城中。
而就在他刚刚稳定作为“大爷”的生活三年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正式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这场反对封建统治、争取民权的革命,让还在长身体的溥仪再次经历了人生的巨变。
随着形势发展到紧要关头,慈禧太后被迫颁布《退位诏书》,标志着清朝正式走入历史。而溥仪这个刚刚坐稳龙椅的6岁“皇帝”,也只能离开习惯了3年的宫廷生活,开始过起了平民的日子。
四 张勋复辟时溥仪再度即位,一个月后再次沦为平民
清朝覆灭后,溥仪本可过上寻常人家孩子的生活。然而,历史的车轮还在继续转动。仅仅7年后,1917年7月1日,张勋发动政变,再次拥戴溥仪复辟当上帝王。
这一次,溥仪已经12岁,稍微一点作为“皇上”的身份了。可惜好景不长,张勋很快就失败投降,溥仪的皇帝生涯再次只持续了短短一个月。
7月12日,年仅12岁的溥仪被迫重新发布《避席礼》,宣布逊位。他再一次失去了皇权,回归到平静的常人生活中去。
溥仪内心对这场政变也没抱太大期望。他明白张勋势单力薄,复辟注定难以维系。即使真的能重回皇位,大势已去,朝局已非自己能左右。失去实权的皇帝,也只是个空壳子而已。
五 冯玉祥踹开大门,溥仪无奈离开故宫
张勋复辟失败后,溥仪仍住在紫禁城内。直到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非要他离开这里,不再具有“皇族”特权,溥仪才不得不带上一家老小,参加走出紫禁城的“大典”。
那一天,天寒地冻。溥仪披着貂皮大衣站在台阶上,看着士兵们挥舞刺刀冲进他生活了十几年的皇宫,心中五味杂陈。
他明白,这一别,自己再也回不到这里。那些金碧辉煌的宫殿,那些太监宫女的侍奉,那些历代皇帝的传统......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作为“旧时代的产物”,他注定要被这股时代洪流冲进历史的垃圾堆。
“洋溢着帝王气的故宫,我再也回不去了。”溥仪在离开前最后回望了一眼,轻声叹道。
六 溥仪建立傀儡政权,预言“幽州一帝”应验
1917年的复辟让溥仪再次尝到了帝王生活的甜头。所以即使被驱逐出宫,他还是对皇权念念不忘,暗自策划着东山再起。1932年,在日本的扶持下,溥仪来到东北,成立了伪“满洲国”,自己再次加冕称帝。
当年高僧玉林琇的预言“还有一帝在幽州”就这样成真。因为在古代,东北地区曾叫做“幽州”。
然而,这次溥仪仅仅当了个傀儡皇帝。真正的权力掌握在日本人手里,所谓的“满洲国”也只是侵华的幌子。1945年日本投降后,这个傀儡政权迅速瓦解,溥仪再度宣布退位。
在“满洲国”期间,溥仪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可他内心并不快乐。他明白自己是个没实权的傀儡,整个国家都是日本人在操纵。他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一切尊严都被践踏。
“我宁可当个平民百姓,也不要做这个皇帝。”溥仪曾对左右这样说道。
七 高僧预言应验,溥仪标志大清覆灭
溥仪的一生像是在验证玉林琇高僧的预言。“十帝在位九帝囚,我身不残国祚不灭”。
十帝指的正是他,入主紫禁城的第十位帝王。“九帝囚”说的则是他之前的九位皇帝,要么被慈禧软禁,要么早早病故。
而“我身不残”中的“我”字,如果少写一笔就成了“残”,正应验在溥仪身上。他一生三次登基,三次退位,也“残”了皇统。
溥仪的退位,也就标志着两千多年封建王朝正式走进历史。他一生的经历,印证了玉林琇高僧的预言,大清王朝只能传到第十代,最终覆灭。
“天命昭昭,朕对不起祖宗先帝啊......”溥仪最后一次离开紫禁城时,不禁这样自言自语。
人定胜天,预言也好,天命也罢,历史潮流是不可逆的。每个朝代的覆灭,都在诉说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我们要珍惜现在,为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结语
李世民寻求的答案,溥仪最终领教。历史和传统是根,创新和进步是魂。每一个朝代的传承和覆灭,都在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历史故事。
让我们不忘历史,展望未来;不负华夏,续写伟业。每一个时代每一个人,都是这个民族进步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