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灵甫将军的四段婚姻,每一任妻子都是一段悲剧人生

wq布丁姐姐 2025-02-07 17:07:23

张灵甫将军原名张钟麟,后因枪杀妻子改了个名叫张灵甫,陕西西安人,家境优渥,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生逢乱世,军阀混乱,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张灵甫崇拜孙中山先生,希望国家统一,繁荣昌盛,后来投笔从戎,远赴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1925年,他跟随蒋介石第二次东征,讨伐背叛孙中山的军阀陈炯明立下战功,因此蒋介石对他另眼看待,委以重用,北伐战争一路走来,仕途顺畅,后跃升为副军长,陆军中将军长,此人军功显赫,这里不做过多的涉及,只聊一聊他的四段婚姻。

他一生有四段婚姻:

(1)

第一任妻子刑凤英是张灵甫的发妻,张灵甫的父亲先后娶过两个妻子,均已经去世,农家需要人打理家务,便为张灵甫包办了一门亲事,娶了一个童养媳,留在家烧饭洗衣服。他的原配妻子是邻村的一个姑娘,家境贫困,是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农村妇女,与张灵甫的文化背景思想差异都很大,所以两个人没有感情基础,婚姻名存实亡。

他们后来有了一次短暂的相聚,是因为张灵甫杀妻出狱后回西安探望老父亲,见到邢凤英给第二任妻子留下的幼女喂饭,很是感动,认可了这个妻子。很快,邢凤英怀了孕,生下了儿子张居礼,不久张灵甫离开了老家,两人从此再也没见过面。

(2)

张灵甫与第二任妻子吴海兰的故事堪称民国时期最令人唏嘘的悲剧婚姻之一。1933年已经是上校团长的张灵甫,率兵驻扎四川广元,经人介绍认识了年轻貌美的吴海兰,吴海兰清秀文雅,接受过新式教育,在闭塞的小城中显得格外亮眼。吴海兰家境小康,起初,父亲嫌张灵甫已有原配,且长女儿14岁,不肯把女儿许配于他。但吴海兰的大哥认为,张灵甫是北大才子加黄埔军官,年纪轻轻就是上校团长,前途无量,劝说父亲:“有个当军官的女婿,以后也不会有人欺负咱家了”,极力促成两人的婚事。

民国时代,女孩子婚事都由父兄做主,年轻的吴海兰本人也对这位高大英挺的军官颇有好感,自然也不会太反对。两个月后,吴海兰嫁给了张灵甫,婚后琴瑟和鸣,两个人都有文化,每天说不完的话,吴海兰擅长经营打理家庭,两人一度被外界称为神仙眷侣。在1934年生下了女儿张清芳,前线的张灵甫十分高兴,寄回了一个望远镜给女儿当礼物,可是谁能想到,吴海兰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张灵甫是一个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的人,从不在外面花天酒地赌钱玩牌,他平时总是一个人闷在书房里练习书法温习书本,同时,他对男女关系问题看得极为严重,年轻美貌的妻子,常年不在身边,从战友口中听到妻子和别的男人亲密关系的谣言,心里的猜忌心越来越重,认为自己的妻子不忠。

1935年冬,张灵甫休假回家,说要吃饺子,吴海兰去后院割韭菜包饺子,吴海兰蹲下摘菜时,张灵甫从背后开枪将她击毙,杀妻后,张灵甫迅速清理现场,烧毁了吴海兰的遗物,并返回部队。

吴海兰的父亲听说女儿被杀怒不可遏,去西安递状子上告,枪杀妻子一案,震惊朝野,由妇女组织联合上书,要求严惩张灵甫,最终在胡宗南的周旋之下,张灵甫只入狱一年多后,因抗战爆发被释放戴罪立功,此后他更名为张灵甫,继续在军中担任要职。

(3)

第三任妻子高艳玉是西安的名门望族之女,家境显赫,出狱后经老师介绍,与高艳玉结婚,张灵甫这段婚姻有点高攀了,有点像类似入赘高家,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张灵甫与高艳玉的感情不深厚,因生活习惯问题导致两个孩子先后夭折,张灵甫最终以高艳玉“无能”为由将其休回娘家,不久迎娶了第四任妻子。

(4)

第四任妻子王玉龄是湖南长沙的名门闺秀,父亲为富商,伯父与宋美龄以兄妹关系相称,容貌出众,追求者众多。张灵甫听闻王玉龄的美名后,主动找人牵线,42岁的张灵甫比17岁的王玉龄年长17岁,两人之间谈吐毫无隔阂,王玉龄对身着笔挺军装,气质儒雅的张灵甫一见倾心。此后,张灵甫频繁出入王家,并很快提起婚事。王玉龄的母亲强烈反对这段婚姻,认为军人朝不保夕,且年龄差距悬殊,王玉龄固执己见,对母亲说:“如果他牺牲,我便守寡一辈子”,在伯父母的支持下,同意嫁给张灵甫。

1945年的秋天,两人举行了盛大的婚礼,轰动一时,将军好不容易娶到自己真正心仪的女人,婚后,张灵甫对妻子极尽宠爱,为她购置昂贵衣饰,甚至亲手设计旗袍款式,素以性格暴烈著称的张灵甫,对王玉龄却温柔至极,即便听闻她与其他男性交往甚密,也从不干涉,并深情对爱妻说:“我相信你”,让王玉龄非常感动。

然而,母亲的话终究还是成真了,婚后两年,由于战争的不顺利,张灵甫不得不率领军队参战,在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中阵亡,撇下了王玉龄孤儿寡母。

万般无奈下,王玉龄跟随蒋介石逃到了台湾,蒋介石大势已去,刚逃到台湾的国民党,不管是军队还是经济,都一片混乱。对自己曾经部下的妻女关照自然跟不上,在姨夫孙立人的帮助下,王玉龄前往美国读书,分别在医院,旅店等各行各业待过,之后在美国航空公司干了21年,直到退休,她始终未再婚,将张灵甫的遗物珍藏一生,并将她与张灵甫的儿子张道宇抚养成人。

王玉龄晚年多次返回大陆,亲自去孟良崮战役丈夫身亡处,写下和平统一四字,有人问她是否后悔嫁给张灵甫?她答道:“如果早知结局,我只会更早嫁她,多留些回忆!。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