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65岁,退休工资8000多,卖掉房产投奔儿子,200万给他还房贷,几个月后,他递上10万元求我回老家

冷清落秋 2025-02-28 11:23:22

01

我叫王秀兰,今年65岁,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年轻时,家里条件不好,没读多少书,初中还没读完就辍学回家帮父母干农活了。后来,村里有了招工的机会,我被推荐到县城的一家国营纺织厂做纺织女工,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那时候,国营厂子虽然辛苦,但工资稳定,福利也好,厂里还分了一套50平的小房子,算是我独立打拼的最大依靠。

我丈夫早年因病去世,留下我和儿子李明相依为命。为了养活他,我省吃俭用,拼命加班,把他拉扯大,供他上学。虽然我自己学历不高,但我一直坚信,读书能改变命运,所以无论多难,我都坚持让他读书。幸运的是,儿子也争气,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大城市,成家立业。

如今,我退休了,每个月8000多的退休工资,在我们这个小县城,算是过得不错了。可我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儿子在外地,孙子也已经上小学了,我这个当妈的,越来越觉得和他们的距离远了。每次视频通话,孙子都笑嘻嘻地叫我“奶奶”,可我总觉得,隔着屏幕的亲情,始终没有真实的温度。

去年,儿子打电话给我,说他们的房贷压力太大,问我能不能帮衬点。我当时一听,心里既是心疼,又是愧疚,觉得自己这个做母亲的,没能给孩子更好的条件。于是,我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卖掉县城的房子,带着钱去儿子家养老。我想,反正我一个人在这座小县城也孤孤单单的,不如去大城市,既能帮儿子减轻负担,又能陪着孙子长大,尽一尽我的天伦之乐。

房子很快卖出去了,200万,加上我这些年的积蓄,直接打到了儿子的账户,一分不剩。儿子当时感动得不行,电话那头连连说:“妈,您放心,您来了,我一定好好孝顺您!”听着他的话,我心里满是欣慰,觉得自己的决定没有错。

于是,我收拾好行李,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踏上了去大城市的旅程……

到了儿子家,我才真正感受到大城市的快节奏。儿子和儿媳早出晚归,孙子上学,家里就剩我一个人。房子是不错的,三室两厅,装修得很现代化,可我总觉得有种说不上来的陌生感。

刚来的前几天,儿子儿媳对我还是挺热情的,儿媳甚至特意请了两天假,陪我适应新环境,还带我去附近的超市熟悉买菜的地方。我心里暖暖的,觉得自己做了个正确的决定。可慢慢地,我发现,事情并没有我想象得那么顺利。

每天早上,儿子儿媳匆匆离家去上班,孙子上学,我一个人在家,除了打扫卫生、洗衣做饭,好像没什么别的事情可做。本想着帮忙带孙子,减轻他们的负担,可儿媳却说:“妈,孩子有补习班,您不用操心,还是好好享清福吧。”她嘴上说得好听,可我总觉得,她其实是不希望我太多插手孩子的事情。

我也知道,年轻人有他们的生活方式,我不该太多干涉,所以尽量让自己适应。可是,当我发现自己在这个家里越来越像个外人时,心里的失落感,越来越浓重。

有一天晚上,儿媳下班回来,看到我在厨房忙活,脸色有些不悦:“妈,您别这么辛苦,我们平时都点外卖,您这样太累了。”我笑笑说:“做饭不是什么累活儿,自己做的饭菜健康。”她没再说什么,只是坐在沙发上玩手机。可我分明感觉到,她对我的热情,已经没有最初那么浓烈了。

更让我难受的是,有时候,我明明是这个家的一员,却被他们当成了一个局外人。

有一次,孙子生病了,晚上发烧,我心疼得不得了,赶紧去敲儿子房门,想让他们带孩子去医院。可儿媳开门后一脸不耐烦:“妈,孩子有点小感冒,吃点药就好了,您别大惊小怪的。”我有些着急:“孩子烧得厉害,还是去医院看看吧。”没想到儿媳冷冷地回了一句:“妈,我们有自己的育儿方式,您别操心了。”

那一刻,我的心像被针扎了一样疼。我只是担心孙子,可是在她眼里,我好像是个多管闲事的老太婆。

类似的事情发生了不止一次,比如家里换了新家具,我都不知道;比如他们周末出去聚会,总是等我问起,才随口提一句。我渐渐意识到,自己似乎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

最让我寒心的一次,是因为钱的事情。

那天,儿子下班回来,支支吾吾地跟我说:“妈,最近公司效益不好,我和小娟(儿媳)手头有点紧,能不能……”我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赶紧说:“你们要多少?妈这里还有点钱。”其实,那些钱是我留着应急的,可是,儿子开口了,我怎么能不帮?

我转了五万给他,本以为他会感激,可是他接下来的话,却让我彻底心凉了。

“妈,您在家也没什么事,平时的开销也少,要不……把您的退休金也交给我来打理吧?我帮您存着,省得您一个人拿着,万一被骗了呢?”

我愣住了,盯着他看了好久,才反应过来。他的意思是,每个月我的退休金,也要交给他?

“儿子,你的意思是……妈自己不能管钱?”我小心翼翼地问。

儿子有些尴尬地笑了笑:“妈,不是这个意思,就是怕您被骗,现在骗子那么多。”

“可这是妈辛苦一辈子挣来的钱啊……”我的声音有些颤抖。

儿媳在一旁插嘴了:“妈,明明不是不让您管,只是让您别乱花,我们也是为您好。”

我忽然明白了,在这个家里,我的价值,似乎只剩下钱了。

从那天起,我开始变得沉默,不再主动和他们聊天,也不再问孙子的事情。每天只是安静地做家务,到了晚上,就一个人坐在阳台上,望着外面的高楼发呆。

几个月后的一天,儿子突然拿了个信封给我,里面是十万块钱。

“妈,您还是回老家吧。”他的语气里带着几分愧疚,“您住在这里,我们压力太大了,房子不大,生活开销也大,您一个人在老家生活会更自在……”

我看着他,眼泪差点掉下来。我当初卖房,拿出200万给他还房贷,如今,他却拿10万块钱,送我离开这个家。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了,家,不是有血缘关系就能称之为家。

我没有哭,也没有闹。只是点了点头:“行,妈回去。”

后来,我收拾好行李,坐上了回县城的高铁。一路上,我的心情很平静。或许,我本不该来,也不该幻想着能在儿子家找到归属感。

回到县城后,我租了个小房子,每天去公园散步,和老姐妹们聊天,偶尔去菜市场买点新鲜的蔬菜。日子虽然简单,却比在儿子家轻松得多。

儿子偶尔会打电话来,问我过得怎么样,可我总是淡淡地回答:“挺好的。”

是啊,我的晚年,不该靠谁来施舍,而是靠我自己去过。

0 阅读:0
冷清落秋

冷清落秋

一个故事,一段爱情。愿美好的爱情陪你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