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大彤小熠的妈妈。
今天晚上,儿子完成了当天布置的拼音练习14的拼读任务,他用2分30几秒的时间非常轻松地完成。完成后,他非常开心地跟我说:“妈妈,我觉得拼音练习现在已经不是我的“死对头”了,我现在一点儿也不怕拼读练习了。”还给我比个“耶”的动作。
-
01
初遇困难;
国庆节之后到现在大概一个月的时间,每天的拼读任务完成,儿子可不像今天那样顺畅。特别是进入复韵母的拼读阶段。
刚开始学ai ei ui,单纯混读出它们的四声,有时候还读不对,再加上还要跟声母拼读,声母中也有容易混淆的字母,比如,b d p q,给复韵母的拼读带来困难。最重要的孩子还很要好,之前单韵母拼读都是2分多钟,所以他还是以这个标准要求自己。
-
02
再次卡壳;
那天,40分钟过去了,孩子大概读了6遍,都是3分多钟,还有的4分钟。读错,我指出来纠正,再次卡壳。很快,孩子就急了。虽然我一直在鼓励他,越是鼓励,越是搞不定。
发现这不是鼓励能搞定的。一个小时过去了,孩子状态越来越不好,刚刚才提醒的地方还是读错。要不,明天再读吧,孩子此时坐在书桌前一动也不动,眼泪在眼眶里转呀转的。他不同意我的建议,依旧继续硬读。
-
03
退出“问题系统”;
这时,我看到茶几上有奶奶切的水果。“小熠,休息5分钟,我们吃个水果吧!”看到孩子没有反应,我把他从书桌椅子上抱到了茶几旁的沙发上。
在我们对面的墙上,有他从幼儿园参加声乐比赛获得的奖状。我灵机一动,指着墙上的奖状对儿子说:“小熠宝宝,我们要知道一件事情,熟练是需要一个过程,不是立刻、马上就能达到的。”
“你看你刚开始学唱歌的时候,五音不全,赵老师帮你调了好久,你才能7个音,5个准的,后来继续学习,练习总算音准好了。再后来还能上台表演,参加比赛,前段时间你是不是还获奖了。所以,学习一个本领是需要很多的耐心和坚持的。”
-
04
进入“解决问题”系统;
接着我又跟孩子说:“你看,你一开始单韵母拼读还经常读错,达不到2分多钟,前几周已经能很流畅、正确、熟练地拼读了。每一次的拼读时间都是2分多钟。这次新学的复韵母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小挑战。妈妈看到你很努力,也会读了,只是还不够熟练。”
我摸摸儿子的头,继续说:“今天时间晚了,你也累了。我相信换个时间,等你休息好了,熟读要达到2分多钟对于你来说肯定没问题。只不过我们现在还做不到而已,你已经很努力了,我猜你没读好,心里肯定很难过,很委屈。来,妈妈抱抱。”
-
05
慢慢恢复能量;
儿子听到我这么说,一下子趴在我肩膀上哭了起来。哭完之后,他去卫生间洗漱去了。在洗脚的时候,他居然主动地、特别愉快地用儿歌的形式把ai、ei、ui的读音和经常错的声母b d p q编成顺口溜在练读。
这是他力量恢复的重要表现,没有人催促他,也没有人要求他必须完成。这些都是他自发的,他在自己想办法,在努力。我打心底里为他点赞。
-
06
收获自信;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他自发地拿起了拼音练习纸。对于他卡壳的地方,我建议用笔圈画出来,只需要把卡壳的地方连续读10遍左右,再读其他部分。他很喜欢这个方法,不到5分钟,孩子就完成了熟练拼读的任务。2分39秒,当我在纸上记录下时间,签上字时。他开心极了,立马跑去客厅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爷爷、奶奶。
原来战胜自己,挑战成功,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呀!他的能力和自信都获得了提升。
-
07
我的思考;
经历了这次事情,我很是感慨,一年级娃的学习哪有太容易的事情呢,总会遇到挫折和挑战。那么当孩子作业太难,有挫败感了,家长该如何做呢?
·
第一步,家长要放轻松,要保持情绪稳定。
因为学习是一个过程,这是孩子学习需要经历的规律。拼音认读和拼读一年级结束,大家都能学会,所以他也能学会,只是需要时间和耐心来经历这个过程。
·
第二步,接受并允许孩子表达挫败感和无力感。
父母最错误的沟通方式之一,是不懂共情,忽略感受。“接纳”与“看见”孩子的情绪,看到他做到的部分,接纳他暂时做不到的现状,帮助他放松下来。
这样无条件的爱和接纳,这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这份接纳并不会削弱孩子的“战斗力”,反而会释放他的内在压力和焦虑。让孩子真正回到事情的处理上,而不是跟自己较劲儿。
·
第三步,能够“看到”孩子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看见”孩子持续的努力,并为他点赞。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肯定和欣赏的。就像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一样,一群资质普通的学生。因为得到肯定和欣赏,在正向的暗示中真的成为了一群出类拔萃的人。孩子的自信心也正是在这点滴的积累中建立起来的。
家长要看到孩子的付出,肯定他的努力,多对他说:“你比上次做得更好。”“你又进步了。”孩子才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自信,日渐优秀。
-
写在最后:
孩子在面对一年级的学习挑战时,会有一种迷茫和挫败感。但是因为有了我们“爱的陪伴”,孩子就会有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因为经历了挫折和困难,孩子就会学会去坚持和努力。
我相信,在未来陪伴孩子的日子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能和孩子一起勇敢地面对。因为每一次的挫折都是我俩成长的阶梯。让我们互相鼓鼓劲儿,对自己和孩子说:“加油,我们一定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