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时分,司令来到1家饭馆吃饭,突遭3名持刀的小混混袭击。司令见此一幕怒不可遏,向警卫员摆了摆手,警卫员迅速掏枪制服了小混混。
1913年,韩先楚出生在湖北省红安县大别山区的一个贫苦农户家中。他的母亲因难产去世,父亲一人种着贫瘠的红苕地,做苕粉将他抚养成人。
生活的艰难迫使年幼的韩先楚离开家乡,在长江边的码头打工。然而,正是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了共产主义的革命理念。那些南来北往的人们,带来了新的思想火种,点燃了韩先楚心中的革命之火。从此,他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革命事业中。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倒行逆施,誓要消灭共产党。韩先楚毫不犹豫地拿起武器,投身到武装斗争中。他从一名普通战士做起,在枪林弹雨中冲杀。他勇敢机智,屡立战功,逐步成长为红军的优秀指挥员。长征途中,韩先楚率部多次突破国民党的重重封锁,勇猛善战,无往不胜。
凭着这份赤诚之心,韩先楚在革命道路上勇往直前。他参加了许多重大的战役和运动,在枪林弹雨中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坚强意志。战争年代,他曾两次负伤,但每次都不顾伤痛,继续战斗在第一线。
新中国成立后,他荣升为我军高级将领,在多个重要岗位上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勋。
虽然离家在外,但韩先楚的心始终系着家乡。他无时无刻不在记挂着那片贫瘠的土地,记挂着那些在旧社会中受尽压迫的乡亲们。他深知,只有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政权,老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
新中国成立后,韩先楚又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他先后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为国家的发展倾注了全部心血。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韩先楚始终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968年的一天,福州军区司令韩先楚趁工作告一段落,决定去街上转转,看看人民群众的生活情况。他换上一身便装,带上几个警卫员,就出发了。
韩先楚一行人走进一家国营商店,只见货架上摆满了各式商品,应有尽有。韩先楚边看边点头,心说供应这么充足,老百姓需求能得到满足,真是太好了。
正当韩先楚沉浸在愉悦的心情中时,一个警卫员肚子不争气地"咕咕"叫了起来。韩先楚看了看表,已经是午饭时间了。他体谅警卫员们从早上就跟着奔波,一定饿坏了,便笑着说:"我也饿了,咱们去吃点东西吧,就当犒劳你们!走,哥儿几个,司令请客!"
一行人找了一家国营饭店,要了几个菜。服务员听说是韩先楚来了,赶紧给倒上一壶茶。大伙儿先喝口茶,缓解一下饥渴。韩先楚正打算开吃,就见邻桌来了三个不三不四的青年。这仨人一坐下就嚷嚷着点菜,好一副趾高气扬的派头。
韩先楚坐不住了,上去喝斥那个地痞:"你们太猖狂了,欺负服务员算什么本事?还不道歉!"地痞不服,反而掏出一把刀,恶狠狠地说:"你算哪根葱,敢管老子的闲事?"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韩先楚的警卫员"唰"地亮出手枪,黑洞洞的枪口指着地痞。韩先楚只是淡淡地挥了挥手,警卫员便会意地上前,三下五除二把歹徒制服。
事情平息后,韩先楚一行人重新落座用餐,边吃边谈,气氛非常融洽。席间,韩先楚感慨地说:"当年我还是个穷小子的时候,也没少受欺负。只不过那时候,可没人给咱撑腰。今天咱们不仅自己过上了好日子,还管着天下的事。俗话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咱们一定要替老百姓说话,让他们过得舒坦,再不受欺负。将来哪天退休了,就回老家种点地,跟乡亲们唠唠嗑,看着他们一个个都过得美美的,我这一辈子也就没白活了。"
1975年,时隔二十六年,韩先楚再次回到红安,挨家挨户地看望乡亲们。在老乡闵永进家,韩先楚谢绝了杀鸡招待的好意,却从简朴的便饭中看出了问题——新中国成立近三十年,乡亲们的日子却还是那么艰难。
六年后,韩先楚再次回乡探望。寒冬腊月,他顶着凛冽的北风,走村串户,看望乡亲。老友陈尊友的一句玩笑话,让他内心备受煎熬。走进吴海洲的家,破旧不堪的家具,妻子身上打满补丁的衣服,无不诉说着乡亲们的困苦。
作为一个曾经的贫农子弟,韩先楚对乡亲们的苦难感同身受。他当即下令,从兰州军区火速调拨五万件军大衣送到红安。秘书问经费从何而来,他毫不犹豫地说:"从我的工资里扣,不够就等我死后再从我儿子、孙子的工资里扣!"
在韩先楚看来,红安是革命老区,近十四万红安儿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如今他们的家乡还如此贫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有责任为家乡父老做些事情。
1986年,韩先楚因病重住院。他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心心念念的红安了。躺在病床上,他嘱咐妻子替他给红安捐赠树苗,实现他生前为家乡绿化的心愿。10月3日,这位矢志不渝的共产党员永远地闭上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