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懿娴走了,就这么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人世。90岁的高龄,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已经是很长寿了,可还是让人觉得突然。昨天还在电视上侃侃而谈,今天就成了讣告里的一个名字,人生无常啊。
1950年,周懿娴开始打球,那时候新中国刚成立没多久,百废待兴。篮球场上,一群年轻姑娘挥洒汗水,为的是什么呢可能连她们自己都说不清楚。只是觉得,能代表国家出去比赛,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那时候的训练条件很艰苦,场地简陋,器材匮乏,但姑娘们却乐此不疲。每天早出晚归,汗水湿透球衣,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周懿娴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她的天赋和努力很快就得到了教练的认可。
1951年,周懿娴代表华北队参加全国篮排球比赛大会,获得第4名。这个成绩对于当时的她来说,已经是很不错的了。但她并不满足,她知道自己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于是,她更加刻苦地训练,争取每一次出场的机会。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能有一双像样的球鞋都是奢侈。周懿娴和队友们经常是穿着布鞋在水泥地上训练,脚上磨出了血泡也不喊疼。
1952年,中央体训班篮球队成立,周懿娴入选,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女篮国手之一。这是一个巨大的荣誉,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她要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更是整个国家。训练强度更大了,比赛压力也更大了。但周懿娴没有退缩,她知道,这是她的使命,也是她的梦想。每一次在国际赛场上看到五星红旗升起,听到国歌响起,她都会热泪盈眶。
那个年代的女篮比赛,观众并不多。但对于周懿娴和她的队友们来说,每一场比赛都是全力以赴的。她们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国家的荣誉。在球场上,她们是勇敢的战士,下了球场,她们又回到了普通姑娘的角色。周懿娴经常会想,如果不打篮球,自己会过着怎样的生活呢可能会像其他知识分子家庭的女孩一样,去读书,找一份体面的工作。但她不后悔自己的选择,篮球给了她不一样的人生。
退役后,周懿娴并没有离开篮球圈。她先后担任了女篮国家队主教练、助理教练,国青女篮主教练等职务。从球员到教练,角色的转变并不容易。她要学会用不同的方式去激励队员,要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要承担更大的压力和责任。有时候,看着场上的年轻球员,她会想起自己当年的样子。那种激情,那种拼搏,仿佛就在昨天。
作为教练,周懿娴的风格严厉而又温和。她知道,要想在国际赛场上取得好成绩,光靠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科学的训练方法和严格的纪律。她要求队员们刻苦训练,但同时也很关心她们的生活。在她看来,一个优秀的运动员,不仅要有好的身体素质,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格。她经常告诉队员们,要以国家荣誉为重,要有团队精神,要学会在失败中成长。
1986年,周懿娴当选第6届中国篮球协会副主席。这个职务让她有机会从更高的层面去推动中国篮球的发展。她参与制定了许多重要的政策,为中国篮球的职业化和国际化做出了贡献。在她看来,中国篮球要想真正强大起来,不能只依靠几个明星球员,而是要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从青少年培养到职业联赛,都要有长远的规划和持续的投入。
周懿娴的父亲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燕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周学章。这样的家庭背景,在那个年代是很特殊的。作为一个运动员,周懿娴可能比其他队友更能感受到体育和教育的联系。她常常思考,如何让运动员在提高运动水平的同时,也能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她认为,一个优秀的运动员,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
在担任教练和管理者的过程中,周懿娴一直在努力平衡竞技体育和教育的关系。她鼓励队员们在训练之余也要学习文化知识,为将来的人生做准备。她知道,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是短暂的,但人生是长的。如何让运动员在退役后能够顺利地融入社会,成为她一直关注的问题。她也经常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退役运动员争取更多的就业和发展机会。
周懿娴的一生,几乎跨越了整个新中国的历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艰苦岁月,到改革开放后的蓬勃发展,她亲身经历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作为一个运动员和体育工作者,她也见证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白手起家,到后来在国际赛场上屡创佳绩,中国体育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
在周懿娴看来,体育不仅仅是比赛和成绩,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它能够凝聚人心,激发民族自豪感,推动社会进步。她常常回忆起自己年轻时代表国家参赛的经历,那种自豪感和责任感至今难忘。她希望,新一代的运动员能够传承这种精神,为国家争光的同时,也能成为社会的榜样。
1999年,周懿娴荣新中国篮球运动杰出贡献奖奖项是对她一生贡献的肯定,但她并不满足于此。即使到了晚年,她仍然关心着中国篮球的发展。她经常在电视上观看比赛,为中国队加油助威。有时候,看到球员们的表现,她会忍不住提出自己的看法。她知道,自己的时代已经过去,但她的篮球梦还在延续。
周懿娴常常感叹,现在的年轻人有更好的条件,但似乎缺少了一些拼搏精神。她希望,新一代的篮球运动员能够珍惜机会,刻苦训练,为国争光。她也希望,中国篮球能够在世界舞台上取得更大的成就。虽然她已经不能亲自上场比赛,但她的心永远和篮球在一起。
2025年2月24日,周懿娴离开了这个世界。她的离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但她留下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她的故事,她的精神,她的贡献,都将成为中国篮球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页。新一代的篮球运动员,将继续她未完成的梦想,在国际赛场上为国争光。
周懿娴的一生,是中国篮球发展史的缩影。从运动员到教练,再到管理者,她始终站在中国篮球的第一线。她的付出,她的坚持,她的智慧,都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篮球的发展。她的离去,不仅是中国篮球界的损失,也是整个体育界的损失。但我们相信,她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继续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