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演员陶虹的一段采访上线,其中她对于好演员标准的言论登上热搜第一,“陶虹说不是会哭就叫好演员”。
这个热搜词条会火,首先因为陶虹本身演技出众,又是白玉兰等各大奖项的评委,她的话具有一定权威性;其次,这句话触及到了“会哭”和“不会哭”演员的粉丝。“会哭”的当然会为偶像鸣不平,“不会哭”的更不知道在那里得意什么。
对于这个热搜,普通群众正确的吃瓜姿势是怎么样的呢?先要了解陶虹整段话的用意,她不是针对“会不会哭”,而是倡导演员的贴合度和专业度。然后要顺势倡导演员不要注重那些有的没的,提高演技才是正道。
而“有的没的”其中之一,就是番位。对于“番位”,老戏骨葛优在发布会上当场澄清自己不是一番,年轻演员肖战更表示不太知道番位是什么。在我看来,葛大爷当然不在乎番位,但也有“这电影扑街了别赖我”嫌疑。而肖战,则是“装不懂”。
对于番位,还是陶虹说得比较中肯:“我觉得可能是市场需求,还有就是艺人的粉丝会特别在乎,再有就是经纪公司也会在乎,我觉得可能是大的公司会更在乎,毕竟还有竞争的问题存在。”
其实不用到葛优的程度,像陶虹这样的中年戏骨就已经看淡番位,更不会去争这个了。但“不争”的前提是,他们已经代表作品、奖项在握,片约不但不愁,还可以自主挑选。
他们刚入行就如此淡定和正能量?可能也不见得。即使那时候没有撕番这个概念,谁敢说自己不想站在合影的正中间或者靠近中间?最起码拍出来的照片也有排面。
在这个动辄就需要“统计实绩”的年代,“一番”作品才是最有代表性的实力,你让年轻演员和他们的粉丝怎么能不看重这个?
当然,这里不是鼓励撕番的意思。对于番位,圈内应该有的态度不是戏骨轻描淡写或者严厉批评,不是年轻演员每天跟着团队争抢这个,而是把它当成动力,并担负起相应番位的责任。
会哭不会哭也好,是否撕番也罢,演员最重要的终究是演技。演技好,现实生活中的“渣男”都能实现口碑逆转,这力量,你细品。
希望我们的演员和影视作品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