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一直充当着美国最忠诚盟友的角色,如今为了给美国的亚太战略助威,英国又再次出手。根据英国媒体的报道,2025年4月9日,英国国防大臣公布了代号“高桅行动”的计划,将派出“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打击群前往印度洋-太平洋地区。这是继法国“戴高乐”号航母之后,又一欧洲国家派遣航母编队前往亚太刷存在感,来给美国助威。

英国航母又来远东了
这是英国航母还惦记着远东,准备到亚太来展示一下武力,看似很有气势,实则是“打肿脸充胖子”,最简单的一个原因,这次的所谓“高桅行动”计划,说好听的叫“联合行动”,由9个北约盟国与4个北约伙伴国参与,宣称此举“堪称彰显国际团结的有力举措”;说不好听的,就是拼凑出来的行动,英国连航母编队都凑不齐!不仅航母舰载机要向美国借,又像上次一样,连护航舰艇也需要盟国派出。
英国出动航母战斗群前往亚太,明明是表明“遏华”企图,还要来亚太示威,可实则为出洋相,压根显现不出英国的强大,反而要尽显其衰败本色。本次行动的“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早就是恶名传天下,对此美国媒体《1945》网站进行专门的报道。

英国此次来,可能会“丢人现眼”
英国不惜重金地打造了伊丽莎白女王级航空母舰,可是在建造中成本超支,服役之后,技术问题层出不穷。
首舰,“伊丽莎白女王”号航空母舰在2024年2月的例行航行前检查时,发现其右舷螺旋桨轴上的联轴器存在问题,导致退出北约“坚定捍卫者”演习行动,类似的事情不一次,一系列机械故障从服役起就没停止过。
英国本来计划派出两艘航母参与“坚定捍卫者”演习,也是自冷战以来北约海上力量最大规模集结的演习,结果只有“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前往,后来“威尔士亲王”号航母也一样遇上螺旋桨轴问题,导致英国海军一度无航母可用。

英国航母从服役开始,就故障不断
伊丽莎白女王级航空母舰的机械问题不少,其中螺旋桨故障算是代表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往往解决了一个,没过几天又发现一个新问题,以至于人们怀疑其存在设计缺陷,甚至存在系统性缺陷。
英国海军不愿意承认存在设计问题,曾经将“威尔士亲王”号航母螺旋桨轴断裂事故,定性为“螺旋桨轴在安装时未对准”。后来在2023年4月的报告称,螺旋桨系统的缺陷为“非级别问题”,与船舶设计无关。还有英国皇家海军代表表示:“拥有复杂工程和技术的先进舰船出现维护问题并不罕见。”
如果回顾一下,英国海军的舰船服役后遇到的困难似乎特别多,其他国家远没有这么多的问题。如果再对比一下,英国航母本身就存在不少问题,明明论个头可以与我们的辽宁舰比,超过法国“戴高乐”号航母,但是没有配备弹射器系统,只能使用F-35B舰载机,严重影响其战斗力发挥。

英国海军这次亚太行,注定不会顺利
如今英国航母要到亚太来,更合适的行动代号应是“高危行动”,如果真的发生什么战斗,完全就是给对手送军功。“威尔士亲王”号航空母舰本次前往亚太地区,其搭载的舰载机除了直升机外,只有24架F-35B舰载机,英国媒体只顾着吹嘘F-35B舰载机性能“如何先进”,还为五代机,但是避而不谈两个问题:一是,F-35B舰载机的数量只有24架,无法形成有效的规模优势;二是,英国航母没有搭载固定翼预警机。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缺陷,在现代空战中空中预警机发挥着“力量倍增器”的作用,没有空中预警机将让F-35B舰载机发挥不出优势。F-35B舰载机最大的优势为隐身,当没有预警机支援时,无法获得早期预警信息,如果用其机载雷达进行搜索目标,等于自曝行踪,而且其雷达的搜索范围相当有限,存在很大的盲区。

F-35B并非神器,相反短板很多
F-35B舰载机在性能也存在问题,理论上的作战半径大约为900公里,实际上要小得多,主要是没有弹射器,起飞重量受到限制,再没有空中预警机,其活动半径将进一步缩小,能达到200公里就不错了。如果在南海打一仗,英国航母将陷入绝望,“伊丽莎白女王”号航空母舰上次到达南海时,在黄岩岛附近发生过对峙,当时就没讨到任何便宜。

轰-6K挂鹰击-12就够了,都不用鹰击-21
也不需要太复杂的战斗,当年轰-6K轰炸机披挂上阵,参与对“伊丽莎白女王”号航空母舰的对峙。如果真要动手,那么在没有空中预警机支援下,英国航母预警半径不超过400公里,在这个距离上发现轰-6K轰炸机就太晚了,鹰击-12远程反舰导弹射程超过500公里,在英国航母发现轰-6K轰炸机之前,就可以完成鹰击-12远程反舰导弹的发射,F-35B舰载机连发现轰-6K轰炸机的机会都没有。
英国想给美国助威,完全是在“梦游”,只是虚张声势,更加让人们看清英国的衰退。
参考报道截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