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橘园内,容耀华身穿白色长袍,手持行李箱准备去城里闯荡一番,身后的大太太身穿红色嫁衣,在后面拼命追赶,容耀华却不为所动,仍旧决绝无情地不肯回头。
大太太深情又眷恋地抱住他,无限哀怨地说:我知道你嫌我年纪比你大,可是我把钱和家产都给了你,你如果还想要什么的话,我都可以给你,你就不能过几天再走吗?
容耀华对大太太的苦苦哀求无动于衷,只是夺下行李箱,一言不发转身离去,大太太无奈只好追问道“那你什么时候回来”,容耀华头也不回丢下一句“橘子红了的时候”,就消失在雾茫茫的天色中。
此后大太太一个人守着偌大的橘园,望眼欲穿等候丈夫的归来。
每当橘子红了,大太太总会特别高兴,在橘园中欣喜的欢呼“橘子红了”,然而四季依旧轮回,容耀华却无归期,橘子无论红了多少次,都不见容耀华归来的身影。
一年又一年,大太太总在漫长的等待中度过,曾经清纯美丽的大太太也失去了少女翩然的风采,已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这30年婚姻时光里,大太太几乎守了30多年的活寡,没有容耀华的爱,大太太夜夜孤枕寒衾,她心里空空荡荡没有着落,却没有任何改变现状的办法。
大太太当初嫁给容耀华的时候,两人感情甚笃,甜蜜恩爱,虽然大太太比容耀华大5岁,但是并没有影响二人的夫妻情感,哪怕算命先生说:娶了大太太,容家必定无后,容耀华也没有放在心上,没想到结婚以后,算命先生的话却一语成谶。
大太太之前一直以为是因为自己比丈夫大5岁,才备受容耀华冷落,但是丈夫不在的这数十年里,她才慢慢明白原来导致丈夫不肯归家的根源是自己无法为容家传宗接代。
大太太每日为此愁眉不展、忧思难解,而与乡下容家的愁云惨淡相比,城里的容宅此时正在举办一场盛大的宴会,容耀华宴请众宾客,欢乐的氛围充满了容宅上下。
这容宅的主人自然就是容耀华,在城里闯荡的这些年里,容耀华创立了自己的事业,还娶了一个在风月场所混迹的二太太嫣红。
他忘记了一心在乡下等他归来的大太太,全身心沉浸在越做越大的事业和二太太怀孕的喜悦中。
当有朋友调侃他“金屋藏娇”时,容耀华却不以为然的笑了笑:藏什么娇,女人哪,美倒是其次,朋友好奇的问他:那何为其首呢?容耀华认真地说:当然是育子了,嫣红现在开始让我满意了。
容耀华的这一句话,彰显了他作为一个传统男性对子嗣的看重和执着,也揭开了大太太被冷落十多年的真实原因——没有子嗣,就是最大的罪过。以容耀华的身份,如今根本不需要一个像大太太一样能干的管家婆,他需要的是一个会生孩子的女人,这个女人可以不能干,但必须年轻漂亮,能勾起他的原始冲动,显然,容耀华已经不需要大太太了。
因此他娶了二太太嫣红,将传宗接代的希望都寄托到她身上,可容耀华不知道的是嫣红并没有怀孕,所谓怀孕不过是一场假象。
而大太太还在远隔千里的乡下望眼欲穿,即便宛晴为她不忿,直言:不会生孩子又不是女人的错,但是被传统观念束缚的大太太却辩解:对女人来说这就是错。
她虽然知道容耀华已经娶了二姨太,但她并不觉得容耀华有什么错,她将所有的错归结自身,不惜否定自己的人身价值,也要证明容耀华是对的。
等待的是一场最初的苍老,大太太本以为自己会在漫长的时光中永远等待没有归期的容耀华,可是一场收租纠纷却将她和秀禾两个不同阶层却同样苦命的女人联系在一起。
秀禾——这个长得和大太太年轻时容颜相仿的农家女,身负沉重的压力和遭遇,母亲重病、哥哥无能,家境潦倒,瘦弱的她只能一个人扛起这个家庭。
知道大太太来收租以后,她难过地跪在地上,在大雨中请求大太太不要收回他们家的地,大太太心中不忍,动了恻隐之心,却在看清她脸的那一瞬间,彻底方寸大乱。
她怜爱地抚摸着秀禾稚嫩的眉眼,仿佛触摸到了自己的年轻时候的样子,她安慰秀禾:你是个好姑娘,也是你娘的好女儿,然后就带着下人急匆匆离去。
回去以后的大太太一个人打扫着容耀华曾经住过的房间,这些年她将自己所有的思念都寄托到这间房子里,她脑海中思绪纷乱,不断闪着秀禾的脸和自己嫁给荣耀华的场景,她觉得秀禾就是自己,就是年轻时候的自己,老天让她可以重新回到年轻的时候,那么她就有办法挽回丈夫的心,于是一个让容耀华回心转意的计划在心里慢慢成型——她想让秀禾做容耀辉的三姨太。
大太太帮助秀禾厚葬了母亲,又还了哥哥的债务,秀禾虽然不知道自己答应做大户人家小妾的这件事是对是错,但是她真的太需要这笔钱了。
临出嫁前,秀禾看着手中的风筝陷入了沉思,她的内心是害怕的,那是一种对深宅大院生活的迷茫,可害怕归害怕,大太太的恩情也是要报的。
她在容耀辉的帮助下把风筝放上了天,也放飞了另一个想要自由的自己,于是秀禾就这样嫁进了容府,成为了容耀华的三太太。
婚后,大太太来到秀禾房里,看着镜子里她年轻的容颜,追忆般地对她说:我在你身上花费多少心血都是应该的,只要你不让我失望,不要让一年才回来一次的老爷失望,你就是我,年轻时候的我,一定要把老爷留在你身边,留在橘园,能待多久就待多久......让他喜欢你,永远永远不离开你。
大太太固执的坚信秀禾就是自己后半生唯一的希望,她也坚信秀禾一定能把消失已久的幸福重新带给她,因为他有着让容耀华喜欢的美丽容貌,还有着容耀华重视的可以生育的身体,只要秀禾怀上孩子,就能得到自己一辈子都得不到的幸福。
后来容耀华终于回来了,他看到年轻的秀禾,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还无所谓地说道:那种为男人传宗接代的女人,不值得浪费太多心思,事业才是男人的全部。这句话难道不是对大太太的映射吗?
然而容耀辉还是决定和秀禾正式拜堂成亲,因为是妾室,所以婚礼从简,一身红嫁衣、一桌酒菜、一对红烛,两个人便正式成亲了,秀禾彻底成为了容耀华的三太太。
结婚当天,美人在侧,容耀华却提不起兴趣,他走出房门,抽着烟,看着容园的风景,思索着秀禾,殊不知此刻沉思的他也是大太太眼中的风景。
大太太一直关注着容耀华和秀禾的洞房,她十分希望今晚秀禾就可以怀上孩子,就能让容耀华有牵绊,经常留在橘园,留在她的视线里。
容耀华对秀禾其实是有感觉的,她年轻漂亮,有着初涉情事的紧张和羞涩,这样的秀禾让容耀华爱不释手,可是容耀华作为一个有征服欲的男人,他想要的是秀禾心甘情愿,因此他拒绝了秀禾的主动亲近。
之后容耀华带着秀禾去了小岛,通过小岛上的朝夕相处,两颗陌生的心也在慢慢靠近,秀禾感受到了容耀华作为一个成熟男性的关怀,慢慢消除了对容耀华的恐惧,两个人也终于真正圆了一次房。
在容耀华心里,秀禾就是一块干净剔透的冰,与秀禾的温柔纯净相比,大太太被映衬得越发不堪,她的心思和算计在干净的几乎透明的秀禾面前几乎显露无遗,这也成了容耀华和大太太有隔阂的重要原因。
爱情不是占有和控制,有的爱情就像囚笼,把相爱的两个人囚禁在里面,谁也无法脱身,又好像一条绳索,把彼此紧紧缠绕,越勒越紧,让人难以呼吸。这样的爱情,困住自己的同时,也困住了对方。
容耀华刚看到秀禾的时候,便知道这一切都是大太太安排的,看到她们那张一模一样的脸容耀华就什么都明白了,他十分反感大太太安排他的生活,研究他的喜好,对于大太太安排秀禾铭记容耀华的一些生活习惯,容耀华也没有半分感动,甚至非常反感,还让秀禾把这些习惯都忘记。
并且十分认真地对秀禾说:一个女人如果处处揣摩男人的心思,会给男人带来很大的压力,甚至会让人觉得害怕。
对容耀华来说,大太太便是这样的人,她以爱为枷锁,让容耀华从心底深处产生抗拒,所以她不愿意秀禾听从大太太的吩咐,变成容府第二个失去灵魂和自我的女人。
即便容耀华之后回归了家庭和大太太和好如初,但他们之间的症结如果不彻底解决,随时都有复发的风险。
大太太为了爱情失去自我是最为容耀华所厌恶的,他不喜欢形同木偶、逆来顺受的女人,他欣赏的女人应该是带刺的玫瑰,柔而有骨、含而不露。
陈寅恪先生曾说: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世,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强调精神独立和思想解放,大太太就是一个被传统思想束缚的女人,被传统思想所毒害,依旧维护禁锢她的枷锁,她的思想就和她裹的小脚一样,早已被束缚变形了,无论如何也恢复不了原样。
容耀华的思想则处在一个新旧思想交替的临界点,他作为一个封建制的大家长,对内对外都是刚柔并济、张弛有度,在他身上体现出的旧观念便是重视子嗣胜过“人”本身。
索洛维约夫曾经说过:爱情只在深刻的、神秘的直观世界中才能产生,才能存在,生儿育女不是爱情本身的事。
而容耀华的新观念就是欣赏“女性独立之美”以及对夫妻关系有着自己的判断和思考,他对传统女性的“夫为妻纲”并不是特别看重,他更欣赏的是女人的灵魂之美,所以他一直让秀禾不要做大太太的影子。
总之,一个女人要想保持内心世界的平衡,获得丈夫的尊重和关爱,很多时候体现在不追随、不依附、不焦躁这三点上,这并不是在引导女人我行我素,而是让她们找到一种善待自己并与传统思想和解的方式。
罗曼·罗兰说:这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人生,因爱自己而从容,因爱别人而优雅,优雅之人心如止水,波澜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原每个人都可以善待自己,快意人生,活得有价值,有尊严!
三看《红高粱》:顿悟余占鳌强行和恋儿同居,才是对九儿最大的恶意
三看《红高粱》:才顿悟余占鳌拼死也要把九儿扛进高粱地的真相
重温《橘子红了》秀禾拼死也要为容家生孩子,注定了她一生的悲剧
重温《橘子红了》:才懂大太太不能生育,被容耀华冷落的真实隐情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致歉!文章分析以电视剧《橘子红了》为准,原创不易,禁止搬运,侵权必究,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