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沙发表俄乌冲突一周年讲话之后,拜登拉上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等 9个国家,召开了“布加勒特九国峰会”。这个所谓的“九国模式”,是由波兰和罗马尼亚发起倡议,于2015年成立的,它涵盖了北约东翼的全部9个国家,简而言之,就是一个紧贴俄罗斯边境线的“包围圈”。
美国总统拜登
其中波兰、捷克和匈牙利,1997年加入北约,剩余6个国家在2004年“入群”,当时拜登在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中任职,还在2004年出任过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的首席外交顾问。他在这个委员会里干了30多年,1975年他以33岁的年龄进入该委员会时,正是美苏冷战打得头破血流的时候。
他参与过布热津斯基一手策划,用于拖垮苏联的“阿富汗陷阱”,也曾援助过波斯尼亚人反抗前南斯拉夫领导人米洛舍维奇,他呼吁美国在和苏联的对抗中展现出更激进的姿态,这样的冷战思维和反苏情绪,几乎主导了拜登的整个中年时期。
1972年时的拜登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联邦诞生,作为“帝国长子”,大批美国政客把对苏联的恐惧,延续到了俄罗斯身上,所以即使普京上任初期,多次对西方国家示好,美国却从未接受这份“善意”。他们在对待俄罗斯的问题上毫不遮掩,就是要一步一步,把这个庞大的国家往绝路上逼。
一开始,俄罗斯是叶利钦说了算,美国还能用“民族自由”作为幌子,忽悠叶利钦继续“卖国”,但普京上任之后,迅速重整军备,在两次车臣战争中展现出了强大的武力。布热津斯基曾经说过,为了确保美国的霸权,需要把俄罗斯一分为三。这种理论在美国政坛从来不缺少支持者。
拜登 、 妻子吉尔和孩子们
现在回头看,过去十几年,拜登针对俄罗斯的一系列动作,和当年美国对抗苏联没有太大区别,都是挖坑下套,挑拨离间,在俄边境线上打造包围圈。2014年乌克兰发生政变,拜登是主要策划者。
他安排时任副国务卿纽兰,带着大批西方政客亲自前往基辅,每当游行示威陷入僵局时,就去街头为反对派加油打气,最终乌克兰亲俄政权被推翻,这个国家在倒向西方的路上一去不复返。拜登的计划,是武装乌克兰,最好能把他们拉进北约,这样在俄乌边境安置的巡航导弹,就能随时打到克里姆林宫去。
普京与拜登
可拜登没有想过,把普京逼到绝境,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当年的美国可是经历过的,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人类距离爆发核战争只隔着一层窗户纸。如今的拜登,真想逼普京动用核武器吗?或许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