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次的文章中,在外汇交易的五大理论中,我们主要介绍了购买力平价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外汇交易中何时才是套息买卖的理想时机?这些理论一定要掌握),今天我们将介绍剩下的三大理论,以供做外汇交易甚至股票的投资者了解。
国际收支平衡
现代国际收支学说是由美国学者阿尔盖在1981年提出的,该理论的特点是把国际收支的均衡条件应用于外汇供求流量分析,这一学说源于1861年英国经济学家葛逊提出的国际借贷说。
葛逊认为,汇率决定于外汇的供给与需求,当外汇的供给大于需求时,外汇汇率下降;当需求大于供给时,外汇汇率上升,而外汇的供求是由国际借贷引起的,国际借贷的产生又源于一国的外汇收入和支付。
在该学说中,影响均衡汇率变动的因素有国内外的国民收入、国内价格水平、国内外利率以及人们对未来利率的预期。
从国民收入看,当本国国民收入增加时,进口会随之增加,国际收支就会出现赤字,从而导致外汇市场外汇需求大于供给,本币贬值;当外国国民收入增加时,本国出口增加,国际收支会出现盈余,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给大于需求,外币贬值。
从国内价格水平看,当本国物价上涨或外国物价下降时,本国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国际收支出现赤字,外汇的需求大于供给,本币贬值;反之亦然。
从利率看,当本国利率上升或外国利率下降时,国外资本流入增加,从而导致外汇的供给大于需求,或本币的需求大于供给,本币升值;反之亦然。这里主要指的是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只有实际利率较高的国家才能吸引资金流入,使货币升值。央行调整的利率是名义利率。
从未来利率预期看,如果对未来外汇汇率看涨,人们就会大量买进外汇,外汇就会升值反之亦然。
国际收支说主要关注贸易商品和服务,运用供求分析将影响国际收支的各种因素纳入汇率的均衡分析,至今这一理论仍被人们广泛运用。但是该理论忽视了全球资本流动对汇率的重要影响。
在中短期实际的外汇汇率变动中,影响因素主要与各国政治、经济等有关,包括:
以利率、通胀、国际收支为主的基本经济因素;
以国家金融政策、央行干预为主的政策因素;
以政治、社会、新闻为主的社会政治因素;
以市场预期、投机信息、市场平价为主的心理因素。
汇兑心理说
这一学说是20世纪20年代后期法国学者阿夫达里昂提出的,背景是在1924~1926年间法国国际收支均为顺差,但法郎的对外汇率反而下降,从而引起物价上涨的反常情况下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汇率的变动和决定依据的是人们各自对外汇的效用所做的主观评价。该主观评价又是依据使用外币的边际效用做出的。不同的主观评价产生了外汇的供应与需求,供求双方通过市场达成均衡,均衡点就是外汇汇率。当均衡被打破时,汇率又将会随着人们对外汇主观评价的变化达到新的均衡。
这一理论是从主观心理评价的角度来探讨一国货币汇率的升降关系,把主观评价的变化同客观事实的变动结合起来考察汇率,直到目前该学说都有相当的市场,但是把汇兑心理的变动当做影响与决定汇率的依据带有一定的主观片面性,缺乏说服力。
资产市场说
资本市场说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成为汇率理论的主流。与传统的理论相比,汇率的资本市场说更强调了资本流动在汇率决定理论中的作用,汇率被看做是资产的价格,由资产的供求决定。它较之传统理论的突破在于将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证券市场结合起来进行汇率决定的分析。
资产市场理论弥补了利率平价理论和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一些缺陷。该理论认为,资本流入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如购买该国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会增加该国货币的需求量。并认为投放于投资产品(如股票、债券)的资金已经远远超过进出口商品和服务所需的货币兑换量。这解释了20世纪90年代的货币现象,即日本股市和日元同时下跌,而美元和美国股市同时获利,与根据利率平价理论预测的结论恰恰相反。
在资产市场理论中,最关键的因素是流入投资产品市场的净资金量,它比利率、商品间的相对价格更重要,直接影响货币需求,带动货币的买卖。
金融资产贸易的迅速膨胀使分析者以新的视角来审视货币。跨国金融资产交易催生的外汇交易份额,已远远高于商品和服务贸易产生的货币交易额,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生产率等经济变量已不再是货币变动全部的驱动因素,因此货币与资产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的关联越来越高。
各种汇率决定理论都有其优点,但也都有不足。一种理论只能针对汇率决定的某一方面进行深入详尽的阐述。同一种理论在不同时期的解释能力也是不同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全能的汇率决定理论。但是已有的汇率决定理论是相互补充、相互替代的,它们一起构成了多姿多彩的汇率决定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