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韩国媒体《今日财经》发表文章称,2016年后,现代汽车集团在中国市场遭遇挫折,市场份额暴跌至1%。随着中国电气化转型快速推进,外国品牌的地位正在缩小。事实上,外国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从2020年的64%下降到2024年上半年的37%。这不仅是现代汽车面临的挑战,也是所有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全球汽车品牌面临的共同挑战。
尽管面临这些不利条件,现代汽车公司并未放弃中国市场,而是寻求突破口,恢复竞争力。尤其是,该公司正利用电气化转型的机会,通过大规模投资为市场飞跃做好准备。
现代汽车和北京汽车分别向北京现代投资5.48亿美元,总计10.96亿美元。两家公司计划分阶段投入资金,此次投资将集中用于电动化研发。现代汽车计划以此增强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有效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现代汽车计划今年通过北京现代推出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电动汽车车型,全球进军电动汽车市场。此外,计划在2026年推出更多混合动力车型,并在2027年推出更多增程式电动汽车,继续加强电动汽车阵容。还计划继续加大研发和生产投入,专注于提升品牌竞争力。
与此同时,现代汽车正在推进一项战略,重新调整中国工厂的角色,将其转变为针对海外市场的生产和出口基地。摆脱现有的以内需为中心的经营方式,将中东、东南亚和中亚地区作为主要出口目的地,不仅推出现有车型,还通过推出新车阵容来扩大出口量。
实际上,去年现代汽车中国工厂的出口业绩大幅增加。出口量从2023年的445辆大幅扩大到2024年的44638辆,创造了新的业绩。现代汽车的目标是今年出口增长一倍以上,预计将更积极地利用中国作为全球生产基地。
韩国一位汽车行业相关人士表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虽然本土品牌表现强劲,但对于全球整车企业来说,这仍然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市场,因此韩国企业也将通过加强竞争力来取得突破”。
专家还预测,韩国汽车企业很可能受到中国内需刺激计划的积极影响。分析认为,由于本土企业的强势,中国内需市场竞争激烈,但如果品牌形象得到改善,盈利能力有足够的恢复空间。
韩国大林大学汽车系教授金必洙表示:“虽然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因需求暂时放缓而陷入停滞,但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仍在增长。在中国,很难说韩国品牌的形象竞争力高于中国本土品牌,但如果通过有效的营销策略改善电动汽车的品牌形象,就有可能提高业绩。所以对于韩国车企来说,在中国市场改善品牌形象是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