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步散文:​《藏在山丹的“甘肃”》——偌大的甘肃,原来藏在山丹

我看世界 2023-08-21 09:24:36

周步

“甘肃”一词取自甘州和肃州的首字,这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事情,但究竟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由谁取了这个名字,知道的人就不多了。要想了解这件事,就得从“甘肃”的源头说起。

“甘肃”的源头有两个,一个是“甘”,另一个是“陇”,“甘”就是甘州,“陇”就是以陇西为代表的甘肃最早的重要区域。

甘州即如今的张掖,肃州即现在的酒泉。“张掖”一词出现于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酒泉”更早些。西魏废帝三年(554年),天下由郡改州,张掖郡城有一口泉,甘甜清冽,于是更名为甘州。同一时期,酒泉更名为肃州。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地名一直是交替使用,如张掖和甘州、武威和凉州。甘州距离凉州二百多公里,距离肃州也差不多。应该说,甘州的地理位置和凉州并无二致,物产和气候也不相上下,但是甘州的名气一直逊色于凉州,直到元朝有所变化。

元朝为便于军事上的管控和行政上的管理,设置了一个中书省和11个行中书省,其中就有甘肃行省,包括今天的甘肃、青海、宁夏和内蒙古西部。甘肃行省的历史可以用“艰难曲折”来形容:甘肃行省的前身叫西夏中兴行省,治所在今天的银川。后撤销,改置宣慰司,隶中书省。中统八年复立,中统十年又罢,中统十八年再立,次年分设行省,治所迁移到了甘州,叫甘州行省,二十二年罢。二十三年,将西夏中兴行省移治甘州,同时改称甘肃行中书省,简称甘肃行省。

到了明朝,陕西行都司移址甘州,甘肃镇治所也在甘州。清朝时,甘肃提督驻地甘州。这期间的甘州,因行政级别在甘肃最高、驻地建筑设施一流等因素,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河西地区建筑规模最大、声名最响亮的一座城市。清朝末期,“河西第一城”的牌匾,曾高悬于甘州府城之上。

这就是今天甘肃省的大致来历。这个时期,也是甘州风光无限的时期。

然而“甘肃”一词最早出现,却是在西夏。

西夏时期,甘肃是一个军事单位的名字,当时深藏于山丹。

1028年,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攻取甘州,随后几年相继攻下凉、瓜、沙、肃诸州,控制了整个河西走廊和黄河以东的部分地区。

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对西夏非常重要,所以西夏一直把凉州称作辅郡。河西走廊更是西夏重要的粮食和畜牧业生产基地。甘肃军司主要负责甘、凉、肃三州防务。随后,在甘州设镇夷郡,在肃州设番和郡,凉州仍称西凉府。镇夷郡直辖甘州城司与删丹县。1196年,宗王李安全为镇夷郡王,驻镇夷郡城,于是甘肃军司的防地也就成为西夏宗王的直接领地,由西夏王室管辖。

据《宋史·夏国传》《西夏书事》记载,西夏兵制分左、右二厢,共设十二军司,黄河以东为左厢,黄河以西为右厢,各有六个军司。甘肃军司正军约三万人,副兵三万上下。甘肃军司驻地在删丹,删丹在元初更名为山丹。

甘肃军司治所为何位居山丹,西夏灭亡后,典籍上没有记载。山丹是河西走廊最早的县域之一,也是自古至今中国最大的养马基地。自汉朝开始,马政被当作官方兵制、邮驿制度、财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丹也就理所当然地被格外重视。西夏建国,必须加强河西防务,设置以甘、肃二州首字命名的“甘肃军”,应该是经过反复商讨之后的重大决策。只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数百年后,这个军制名称成了中国西部地区一直沿用至今的省级行政机构的名字。

西夏时期的山丹涵盖的具体区域已难以考据,我们只能在《大明一统志》《甘州府志》《山丹县志》等典籍里检索“甘肃军驻地删丹”等信息。今天,甘肃已成为广为人知的省份,山丹也因此名扬天下。

原载《中国财政报》2023-8-12

周步,甘肃山丹人。现居北京。作品以散文、诗歌为主。写作题材以西部地域历史散文居多。作品获第二届沂蒙精神文学奖、张之洞文学奖等国内五十多个奖项。作品入编多个文学选本。多部作品被拍摄成电视散文等在电视台、广播电台朗诵播出。主编《中国企业发展报告》等图书项目。某文学网站总编。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