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火到扑街:万国鹏在横店的逆袭之路》
2023年的横店影视城,万国鹏从古天乐对面的戏份杀青后,就坐在片场的椅子上,眼神有些迷茫。他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盯着里面和白敬亭的合照,嘴角忍不住上扬。
谁能想到,那个当年只带着1000块钱就敢闯横店的"愣头青",如今竟然也有出人头地的一天呢?
那会儿他刚大专毕业,在班里一直是个活泼好动的活宝,爱表演爱搞笑。模仿起金星秀里的青岛大姨,那小眉毛一挑,兰花指一撑,走路扭得跟模子里倒出来似的,除了长相,简直是本尊下凡。
"孩子,你得再三考虑,横店那个地方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谁也不清楚。"父母的忧虑声还在耳边回响。然而他就是那么倔强,决心一定要去试一试。
最后父母东拼西凑借了1000块钱从亲戚、朋友那里,给他当盘缠。
刚到横店的时候,万国鹏都惊呆了。这里的消费可不低,住宿、吃饭、交通,钱像流水一样哗啦啦往外流。头几天他光打听哪有戏拍、怎么找活干就耗去不少。
他看着口袋里的那点钱只剩下一点点,蹲在路边数着剩下的票子,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了下来。
他拒绝了这个念头。既然已经来了,那就再多撑几天看看。
就在他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天上掉了个大馅饼——导演尔冬升正在筹拍《我是路人甲》。听到这个消息,万国鹏兴奋地跑去试镜。
可能是老天爷的眷顾,他真的被选中了。这一选,他从无数的“路人甲”中脱颖而出。之后签约了公司,开始接到了一些有份量的角色,甚至有机会和白敬亭、古天乐这样的大牌明星对戏。
但万国鹏从未觉得自己有多么幸运。在横店这个繁华的大都市,他能成为这万里挑一的幸运儿,实属不易。站在横店的街头,放眼望去,这座城市里还有20万个和当年的他一样,怀揣梦想前来拼搏的人。
他们之中,能等到那个改变命运机会的又有几个?
有时候收工回去,他还是会经过那个当年蹲着数钱的地方。现在,那个地方竖起了一块新的群演招募广告牌,上面写着“每天90-130元基本工资”。
看到这,他就会回忆起自己刚来横店时的样子。
他在横店从扑街到大火的过程中,学到最多的不是演技,而是坚持。
《横漂江湖:20万群演的生存真相》
蹲在路边的万国鹏所看到的"每天90-130元"的招聘广告,暴露了横店群演圈的生存之道。
作为被称为"中国好莱坞"的横店,这里聚集了将近20万的群众演员。每天在这里都在上演着各种剧情,同时也在揭露着无数人的生计故事。
你以为拍电影就一定是大制作吗?动不动就是几个亿的投资吗?群演们的收入可跟这些天文数字不沾边。算一笔账:8小时内是90块底薪,超过8小时就给你加班费,一小时10块。
如果想要挣到4000元,那就得每天工作12个小时,并且连续工作30天。
剧组提供一顿盒饭,但住房问题需自己解决。没有劳动合同,也没有五险一金等福利待遇。尽管如此,横店仍有很多人争抢这样的工作机会。
最挣钱的戏份当然要数“特殊戏份”了,演尸体能得到1-10元的补贴,淋雨、抬轿、披麻戴孝躺在地上的也有5-30元的奖励。但如果演的是风尘女子,不仅需要脱戏服,还要和客人有肢体接触,那你的收入将翻一倍都不止。
更刺激的内容来了:露点部位皮肤加价200,全身一丝不挂的则能达到上千元。然而,这类工作虽然收入很高,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胜任的。
横漂圈还有自己的规矩,要能在剧本中稍微露脸,说句台词的角色,比如卖包子的、送报纸的、传情报的,都得靠关系。没有关系的话,只能老实演群众。
就算镜头一扫而过,也看不到对方的正脸。
住宿问题是最让人头疼的。有人合租,有人挤在按天收费的集体宿舍,还有更惨的直接睡桥洞、楼梯间。夏季酷热难耐,冬季严寒刺骨,但为了省钱,只能咬牙坚持。
在这里闯荡的人各式各样。有些人甚至没有初中毕业,他们觉得在这里当群演比干送外卖或搬砖之类的体力活强多了,不用动脑筋。
另外还有些人,比如刚才那位大哥,他为了让弟弟妹妹上学,不得不来到这里挣钱。
只要有戏拍,不论环境多苦都愿意接。哪怕是冬天淋雨,夏天穿棉袄演尸体都没有怨言。
最心酸的是,这群人中甚至有科班出身的专业演员。他们曾怀揣梦想前来,然而套路用旧,关系又未能建立,只能在人群中继续"群演"生活。
横漂们都把"王宝强"当成自己的榜样,认为自己总有一天能像他一样咸鱼翻身。但是,在横漂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人都明白,这种可能性还不如购买彩票中大奖。
在这20万人的群众演员大军中,每个人都在演绎自己的人生剧本。但在这个剧本中,主角始终是“生存”二字。
《一天死十次:武术群演孟老师的生存实录》
说到横店的武术群演,不得不提的就是34岁的孟老师。他毕业于河南武校,在这里一待就是7年。
在横店,孟老师拥有一个特别的“专业头衔”——专业演小鬼子。这种工作他是极其娴熟的,就问他怎么学的呢?他带着微笑说:“我已经死过好几千遍了,死法比活法还多。
被刀"劈死"、背后"捅死"、头部"中枪"、被"马踩死"、被"炮弹炸死"、被"石块砸死"是家常便饭。
孟老师回忆起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日子,那一天他创造了个人记录——死了十几次。
除了一系列"死法",他还常常出演一些高难度的特技动作。例如在二楼的楼梯上与人打架时被"扔"下来,两军交战时"掉"进河里,以及在骑马冲锋时从马背上"摔"下来。
他的拿手好戏就是这些看着惊险的镜头。
即便有一身武艺,日子也并不好过。有戏的日子还好点,但连着几天都没戏的话,就会很郁闷。更糟糕的是,那些好角色总是轮不到他。
"都被关系户包揽了,我们这种凭实力吃饭的,只能边缘化。"
孟老师的遭遇并不是个例。在横店这个地方,即使你有真本事,没有后台也是白搭。有许多像他这样的武校毕业生,最后都成了专业"死尸"。
有时候收工后,孟老师会和几个老群演聚在一起喝点小酒。酒过三巡,话题渐渐谈到了群演这个职业,孟老师感叹道:“咱们这些群演就像是古代的武行,用武艺在江湖上求生,虽然辛劳,但终究还是在底层挣扎。
7年的时间过去,当年意气风发的武校毕业生已经成了横店的老演员。是否后悔当初的选择?他轻轻地摇头:“人总是要做选择的。
既然我选择了这条路,那就一定要走到底”。
再者,虽然横店这地方很艰苦,但是至少让我的武艺有了用武之地。
孟老师在横店的夜色中仍在空场地练武术。他表示保持状态是因为他不希望在拥有机会的日子里因为技艺生疏而错失良机。
但人人都明白,那片空地就是他的舞台,而那个想要成为大明星的机会,或许早在一次次的"死亡"中,消失在横店的街头了。
《科班到群演:〈狂飙〉张老师的沉浮史》
看完孟老师的故事,你可能会想:如果有科班出身的优势,机会会不会更多一些呢?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狂飙》中的张老师,这位在剧中表现惊人的"导师级"演员,年轻时的经历同无数横漂们毫不出。
他现在在《狂飙》里面表现得很棒,但刚开始在横店闯荡时,他可没少碰壁。你可能不相信,但他真的被800多个剧组拒绝了,甚至连一个"小角色"都轮不到他。
根据他对国内片酬分配现状的描述,可以总结为:片酬共计100元,同时有100人参与分配。不幸的是,这0.5%的人分走了90元,剩下的10元则由剩下的99.5%的人瓜分。
令人心疼的是,《狂飙》爆火之后,40多岁的他依然住在远郊的出租屋里。那时候他生活得极其艰难,甚至连买菜的钱都成问题,只能依靠与菜场的人都混得很熟,捡人家不要的菜叶子回家煮着吃。
对于科班出身的演员来说,在横店比其他地方更难,原因在于他们除了演戏,几乎什么都不会做。一旦在横店熬过几年也没能崭露头角,想要再去找一份普通的工作会变得非常困难。
因为他们没有任何相关的工作经验。
他们仍然在坚持,不仅因为他们深信所学专业为"演戏",更是为了在剧中寻找出路。即使是饰演群众角色,也应当具备个人特色。
张老师的经历告诉我们,横店并不是人们理想中的乐园,也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地狱。横店只是一个真实的江湖,在这个江湖里,科班出身的金字招牌,抵挡不住现实的一记重拳。
只要还在坚持,翻身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这不,《狂飙》这部剧不是来了吗?
《聚光灯下的众生相:横店群演2023实录》
2023年开年以来,横店的红毯活动接连举办。
每当明星们身着华丽的高定礼服,踏着红毯走来,台下的群演们都会不自觉地屏住呼吸。
然而,现实中,横店的20万群演中,像万国鹏那样逆袭成功的例子实属罕见。更多的人,如孟老师,他们依靠一身武艺,日复一日地在片场"死来死去";或者像张老师,尽管科班出身,但40多岁的他仍在远郊蜗居。
每个人都有"明星梦",但是在横店,追逐演员梦的人会真正意识到什么是现实。这里并非是造梦工厂,而是梦想的照妖镜。会让你明白,没有人脉、没有资源,靠着梦想是走不远的。
现在的横店群演圈正在经历新的变革,不少群演开始向网红主播转型,通过拍摄短视频讲述自己的横漂生活,反而更容易引起网友的关注。
来横店追梦的年轻人请记住:梦想固然重要,但一夜成名的侥幸心理还是别抱有。这就跟买彩票盼着中大奖一样,都太过于冒险。
无论做什么事,有梦想就要去追,但是请记住,只有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才能闪耀光芒。
横店的故事还在继续着,让我们一起期待未来的聚光灯下,更多普通人的梦想被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