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国企的拟录用名单突然被挂在热搜,受到诟病。其实新闻标题还不够形象——3名本科生被录用,乍一看是看不出差距的。毕竟,本科生也相当不错啦。
但把这份录用名单里的事实说得更清晰一些,就是3个民办学校的本科生,和一群985、211的硕士生,共同上岸了。
本科之间,亦有差距,且是极大的差距。更何况这里还隔了一个“硕士”的空间。
换句话说,别人是985、211的硕士,你好歹也得是个比较上档次的本科,这要求可不过分。可录取的那3个都是什么?水本,分数线低的夸张不谈,甚至花点钱就能上的民办(其中2个)。
的确,学校不代表能力。可问题是,这种级别的学校,真能在如此大的国企筛选中,走过简历那一关吗?
说句难听点的,你综合能力再强,别人看到毕业院校就直接放弃,有什么用?他们根本就看不到你的“综合能力”。
甚至别说综合能力了,没有关系、没有后门的话,这种简历,恐怕连让那些国企高管看一眼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我才在标题里说,你好歹装一下,不然太不把普通观众当人看了!
大家可以看看,西安外事学院,绥化学院的“市场营销”专业,青岛恒星科技学院……这都是什么和什么呀?
搜了一下其中一所的录取分线,2023年理科最低连380分都不到。是哪所我就不说了。而像东南大学那些,理科最低恐怕也得在650左右。这差距也太大了点吧,更何况后者还是录用的一些硕士生。
如果是一些小企业,那自然没什么可说,更没必要上纲上线。可国企,本就是要接受监督的,不然把“拟录用”的名单公示出来干什么?
要知道,每年都有数不清的优秀血液抢破头皮往这样的国企单位挤,他们之中很多都是来自普通家庭,含辛茹苦二十多年培养出来的孩子。家长付出了极大的艰辛,孩子也是。结果,机会就这样堂而皇之的被顶掉了,公平吗?说好教育是唯一的机会,连这难道也要剥夺、破坏掉?
再多的学识,再强的能力,似乎都抵不过那些看不见的权力游戏和利益交换。
我不信,那么多好学校的研究生里面,找不出比那个3个水本更好的。其实看评论区,显而易见,大多数网友们也不信。
可以看到,这些评论虽然都是“否定”,但内容大多数也都是比较明智的。态度基本是说3个本科生混进去了,也没什么,但至少你得是点稍微说得过去的本科。
很多年前,媒体就指责过国企在用人方面,存在严重的裙带关系、交换关系、利益关系、人情关系,甚至通过特定程序设计,让自己人成功上位。
而这个问题,也一直是近些年人们所关注在意的,尤其在前段时间家属花几十万帮自己的孩子买烟草局一个岗位,然后被骗的事情屡次发生之后,一些地方的官方出台了“有家属在国企单位的,其亲友不能进入相同国企”的规定。
当然,那本身是没多大用处的,因为他们可以“子女互换单位”,你照顾我的儿子,我照顾你的女儿,成为一种默契。
这种默契,对那些国企单位的高管、领导们,当然是好处多多。
可对于普通人而言呢?
对于那些为了打破重重阻力,努力拼搏的“985”、“211”毕业生而言呢,是否只是在浪费青春与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