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烊千玺演脑瘫患者:为何争议与赞誉齐飞?

TAK 2025-01-06 18:01:31
易烊千玺的 “颠覆性” 出演

最近,电影《小小的我》引发了诸多热议,其中,易烊千玺饰演脑瘫患者一角更是成为焦点。在这部影片里,易烊千玺大胆突破以往形象,挑战演绎脑瘫患者刘春和,努力展现这一特殊群体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

从外形塑造上,他暴瘦至身形纤弱,走路时腿部颤抖摇晃、手部摆动不协调,面部肌肉抽搐等细节,都精准还原了脑瘫患者的肢体特征,让人一眼便能感知到角色身体所承受的禁锢。而在情感表达方面,他的眼神灵动且饱含故事,面对舞台时眼中闪烁的渴望,遭遇困境时的无助迷茫,以及与家人相处时的眷恋依赖,都展现得丝丝入扣,试图赋予角色鲜活生命力。

可观众们对他这一突破性表演的反馈却呈现两极分化态势。一部分观众为他的勇气与演技点赞,认为他成功诠释了角色坚韧与细腻,让大家关注到脑瘫群体的生活;但另一部分观众却表示观看时 “不太舒服”,这背后究竟是何缘由呢?

精湛演技的 “高光时刻”

在影片筹备前期,易烊千玺就全身心投入准备工作。他查阅海量资料,了解脑瘫病症的医学知识,观看纪录片、采访视频,深入探寻患者的生活细节;还主动与脑瘫患者及其家属交流,近距离观察他们的日常举止、交流方式。进组后,他更是开启 “疯狂” 的入戏模式,在房间闭关半月,整日对着镜子反复练习,从最细微的面部肌肉抽动,到肢体的颤抖幅度,再到说话的节奏、语调,每一个细节都精雕细琢。

拍摄过程中,有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比如刘春和试图捡起掉落的画笔,他颤抖的双手在空中几番挣扎,手指艰难地屈伸,好不容易握住画笔,手臂又不受控制地晃动,那竭尽全力却又无力的状态,让观众揪心。还有他在雨中跌倒,雨水混着泥水溅满全身,他挣扎着想爬起,双腿却不听使唤,一次次失败后眼中的不甘与倔强,引得不少观众眼眶湿润。

剧组的工作人员透露,易烊千玺在片场几乎时刻沉浸在角色中,休息时走路、坐姿都带着刘春和的影子,甚至杀青后很长一段时间,他与人交流时,大拇指还会不自觉向内扣,说话时脖子、脑袋也会带出一点角色的惯性动作,可见其入戏之深。专业影评人观影后也给出高度评价:“易烊千玺打破了偶像演员的禁锢,用极具张力与细腻的表演,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的脑瘫患者形象,从肢体语言到情感表达,都展现出非凡的演技功底,堪称华语电影青年演员的楷模。” 如此精湛演技,本应收获清一色赞誉,可为何部分观众会感到 “不舒服” 呢?

不适感从何而来?

角色塑造的 “双刃剑”

在对易烊千玺演技高度肯定的同时,部分观众的 “不舒服” 之感,很大程度源自角色塑造过于偏向展示演技,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角色作为一个 “人” 的本真。易烊千玺在表演时,将脑瘫患者外在的肢体特征、说话方式模仿得极为到位,每个颤抖、抽搐的动作,含混不清的发音,都精准呈现,这是他演技精湛的体现。但从观众的观影心理来看,过度聚焦于这些表演细节,会让角色更像是一个 “演技展示品”,而非一个有血有肉、真实生活着的脑瘫患者。

对比经典电影《我的左脚》,同样是刻画脑瘫患者,主角克里斯蒂・布朗不仅展现出身体与命运抗争的艰难,更有大量情节深入挖掘他的内心世界。他因身体残疾遭受的自我怀疑、对绘画艺术执着追求过程中的痛苦与喜悦,诸多细腻情感交织,让观众看到的是一个完整且真实的灵魂。而在《小小的我》中,刘春和虽有梦想、有情感追求,可这些方面的刻画多浮于表面,更多的银幕时间给了易烊千玺展现肢体不协调、言语障碍等外在表象,使得角色深度有所欠缺,观众共情时犹如隔靴搔痒。

剧情与现实的 “错位”

剧情设定上,为了凸显温暖励志,存在与脑瘫患者现实生活过度脱节的问题,这也是引发观众不适的关键因素。影片中,刘春和的爱情线备受争议,他与雅雅相识相知的过程本就仓促,在现实生活里,脑瘫患者由于身体障碍、社会偏见等因素,社交圈极为狭窄,爱情于他们而言是极度奢侈的,即便有心动瞬间,往往也会被现实的高墙阻隔。而电影里简单赋予刘春和一段看似美好的爱情萌芽,当雅雅拒绝他时,处理得轻描淡写,未能深挖背后残酷的现实无奈,让观众觉得如同空中楼阁,不切实际。

求职桥段亦是如此,刘春和去教培机构试讲、应聘咖啡馆服务员,过程虽有小波折,却都有尝试机会,甚至还能短暂胜任。但现实中,脑瘫患者面临的就业歧视是根深蒂固的,多数企业因担忧工作效率、潜在风险等问题,连面试机会都不会给予。影片理想化的处理,看似给予希望,实则是对脑瘫群体真实困境的掩盖,观众带着对现实的认知走进影院,看到这般 “童话” 剧情,自然难以代入,心生别扭之感。

影片的社会价值考量

虽然影片存在引发观众不适的问题,但不可否认其具有一定社会价值。它让脑瘫群体真正走进大众视野,以往多数人对这一群体只是模糊知晓,通过电影细腻呈现,人们开始关注他们的日常点滴、梦想追求。不少脑瘫患者及家属观影后发声,感谢影片给予 “被看见” 的机会,让大众知晓他们不是 “怪异”“低能” 的存在,纠正了诸多偏见。

从社会氛围营造来看,影片激发了大众对弱势群体的思考,网络上掀起讨论热潮,许多人开始反思日常对待残障人士的态度,倡导在公共场合给予更多便利、摒弃异样眼光,为营造包容理解的社会环境添砖加瓦。并且,越来越多影视作品聚焦弱势群体,《小小的我》起到了一定引领作用,促使创作者挖掘更多暖心故事,让不同群体的声音在银幕绽放,逐步构建一个多元共融的文化生态。

演技与题材的磨合困境

易烊千玺作为流量明星转型演员的代表,在演艺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从早期偶像光环下的青涩表演,到如今能撑起复杂角色,如《少年的你》中的小北,已初显演技蜕变。但在《小小的我》里,演技与题材适配问题凸显。他虽演技有质的飞跃,可面对脑瘫患者这类特殊角色,用力过猛,过于聚焦表演细节,致角色真实感打折。这反映出流量明星转型常遇困境:急于展现演技,却在题材理解、角色内核把握上失衡。未来,他们需放慢脚步,像张震为拍《一代宗师》苦练三年武术般,花时间打磨,选契合自身成长阶段、能引发深度共鸣的题材,平衡个人演技高光与作品整体质感,才能真正站稳实力派脚跟,为观众带来更多触动心灵佳作,实现演艺生涯的华丽转身与持续绽放。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