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电子双缝干涉实验,为什么让科学家感到恐惧?

宇宙时空探索 2024-12-19 15:47:19

用易懂的方式诠释波粒二象性。

设想有一间屋子,你站在门口,射出一发子弹,它径直飞入房间,精准击中一处,这就是粒子性,直线行进的特性。

再想象同样的屋子,你这一次是从门口大声呼喊,声音在房间内各个角落都能听到,这是波的特性,无处不在。

看似截然不同的两种特性,在微观世界里,它们却能够共存。记住这一点,对于接下来的内容至关重要。

然后我们来看杨氏双缝实验,一道光束穿越双缝,相当于两个完全一致的光源,波峰与波谷互相叠加,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这正是波的特性。

如果是粒子的话,想象你用机关枪扫射双缝,并在后方放置一块挡板。唯有在与双缝连线的延长线上,挡板上才会出现弹孔,形成两块密集区域,这便是粒子性的标志。

接着是电子双缝实验。当一束电子通过双缝时,你会看到熟悉的干涉条纹,表明电子显示出波动性。

哪怕我们一次只发射一个电子,最终仍会观测到干涉条纹。这时,我们会好奇:单个电子如何在不经意间通过双缝,与自身发生干涉,从而形成明暗条纹?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在双缝处安装了传感器,电子一经过就能被侦测到,进而得知电子是通过哪一个缝隙的。然而,当传感器启动时,干涉条纹消失了,电子集中于两个特定区域,表现出粒子性。

后续的实验设计更加巧妙,那就是延迟擦除实验。双缝干涉的怪异之处在于这个延迟擦除,它足以颠覆你的认知。

目前我们明白,只要能侦测到电子通过的具体缝隙(表现出粒子性,干涉条纹消失),而不进行测量时(波动性显现,出现干涉条纹)。那么,如果我们将是否进行观测的决策放在干涉已经发生之后,又将如何呢?这就是所谓的延迟概念。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量子纠缠的概念,也就是说,两个粒子一旦纠缠,测量其中一个的状态便能得知另一个的状态,无论它们相隔多远。

接着,让我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概括延迟擦除实验。

想象光通过AB两个缝隙,紧接着通过一个晶体,它会制造出一对纠缠的光子(甲和乙)。甲飞向屏幕,决定是否出现干涉条纹;乙则飞向另一个设备,也就是延迟观测装置。通过观测乙,我们就能间接知道甲的状态。

延迟观测装置为来自A缝和B缝的光设计了两条不同的光路。来自A缝的光进入光路a,来自B缝的光进入光路b。由于两条路径长度不同,乙光子通过光路a需要时间t1,通过光路b需要时间t2。根据乙最终到达检测结构的时间,我们就可以得知它选择的是哪条路径。一旦知道乙走的是哪一条路径,就能反推它是穿过了哪一个双缝,这时屏幕上的干涉条纹就消失了。

随后,如果调整光路b中的一部分,使其与光路a长度相等,也就抹除了二者之间信息的差异,乙光子到达检测结构的时间一致,我们无法得知它选择的是哪条路径,也就无法反推它穿过了哪个缝隙。这时,屏幕上的干涉条纹又神奇地出现了。

也许你会疑惑,为什么不直接在缝隙上测量,非要搞得这么复杂?

重点来了!

在延迟观测装置中,乙光子撞击检测结构的时间是在甲光子到达屏幕之后!

这意味着什么?也就是说,某个光子在穿越双缝时,似乎已经“预知”了自己未来是否会被观测到,并“决定”是否进行干涉。这难道不令人震惊吗?一个未来的结果出现在了原因之前,因果关系还成立吗?

这个实验中的延迟时间很短,可能只有零点几秒。但如果光的行程长达数光年,那么光子岂不是能提前数年预知自己是否会被观测?

有人认为这个实验顺带证明了上帝不存在,因为如果存在全知全能的上帝,他必然知道粒子会从哪个缝隙通过,粒子间的干涉也就不会发生了。

还有一点很奇怪,粒子是如何知道人类是否拥有足够的知识,能够通过光程差反推它是从哪个缝隙通过的呢?假设做实验的是一个不懂这些知识的小学生,粒子仍然知道自己是否被观测。

粒子“预设”人类拥有足够的知识,能够根据一些线索推断出它从哪个缝隙通过,并在这些线索出现的时候认为自己被观测了,这听起来多么荒诞。

还有许多其他的思考,此处不再赘述。

你现在感受到这个实验有多么颠覆认知了吧!

0 阅读:3

宇宙时空探索

简介:用通俗的语言诠释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