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道?如何认识道?如何描述道?如何言道?如何传道?如何行道?且看本文一一解答。
暂且先不管“道”是什么,假如世界上确实有那么一个人,他确实能够清楚明白地知道:“什么是道”,比如老子、庄子、孔子、释迦牟尼、耶稣等,他们应该怎么描述“道”、表达“道”呢?
“道”之一物,就像一头牛、一只鸡、一株树、一棵草一样,你可以用一个字去表达它,也可以用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或者五个字去描述它;
“道”之一物,你还可以用一句话、两句话去表述它;
“道”之一物,你更可以用一段话、或者一篇文章去论述它;
“道”之一物,当然也可以用千言万语、万千道藏去言明它。对于“道”,老子、庄子等人,与众生一样,都只能用一个字、两个字,或者一句话、一段话的形式去表述它。
当然,人类也可以用一个人即使花费一万年时间也读不完的字数去表达它。
显而易见,用一个字来描述道,是最有价值的表达方式。因为那一个字本身,就代表着一切的本源。
对于宇宙本源,老子用一个字来表述它,那就是“道”;
对于宇宙缘起,释迦牟尼也用一个字表达它,那就是“佛”;
对于人类本源,孔子也是用一个字描述它,那就是“儒”,也可以叫它“恕”;子曰:吾道一以贯之,其恕而已矣。
人道必须顺应天道。倘若天地失去其所依存的道,天地必将不存;假如天地都不存在了,人类还能寄存在哪里呢?所以人道应该遵循天道,才能真正长久不衰。
对于一头牛或者一头猪,人们应该怎么去描绘它呢?其实用一个字就可以描述,那就是一个“牛”字或者一个“猪”字,也可以用一本书《母猪的产后护理》来描述它。对于道,如何描述它呢?你可以用一个字、也可以用千言万语、或者万千经卷去描述它。
古人云: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其实,“真传一句话”所传达的是道,“假传万卷书”所传达的也是道。只不过“真传一句话”中所蕴含的东西,往往是大道的本源;“万卷书”中所蕴藏的东西,往往只是大道之一隅。
古人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二三,就代表了大道的缘起与本源;万物,则代表了大道万象,也就是大道的万千表象。显然,“一二三”比之万物,更接近大道本源。
倘若你眼中只有万物所化生之道、只有万物表象,那你就很难获得大道。毕竟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而道之万物却没有穷尽。大道无形,没有穷尽,人们却可以用一个字去刻画它。而被用于刻画大道的那一个字,比如“道、佛、儒”,自然就会包含无尽的内涵。
对于一头牛,其本身蕴含着海量的信息,包括五脏六腑、筋骨皮毛等,人们却可以用一个“牛”字去描绘它。对于普通人只要认识一个“牛”字就够了,而不需要知道牛的所有信息。
对于“道”,人们几乎不可能知道其所蕴含的所有的知识与信息,把握其关键的知识就可以了。人们对于天下万物的认识都是如此。
《山海经》喜欢用一段话描述一地一物;《易经》只用一个“易”字来描述宇宙本源。
古人云:多则惑,少则得。
要想认识“道”,只是依靠数量的累积是不够的。
人们或许能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很多时候却只能在“万物”层面认识一些细枝末节,无法认识大道本源。如何才能认识道、认识大道本源呢?
那就是尽可能地把自己一生的阅历与见识浓缩为一个字。比如道、佛、儒、恕、易、心等。
大道无形,宇宙的一切都在遵道而行。在一定意义上来说,道可以包容一切。
对于人类来说,人类自身能够包容万物的东西,唯有心灵与思想。
正所谓: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以心灵与思想包容一切,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包容一切呢?
可惜人们普遍缺少对于大道本源的认识,无法把自己毕生所学凝聚为一个字。即使只是把自己一生所学凝聚为一本书,可能很多人都做不到。更何况凝练成一个字啊。
把自己一生所学、所识,凝聚为一个字,就叫做一字道;
把自己一生所学、所识,凝聚为两个字,就叫做二字道;
能够把自己一生所学、所识,凝聚为一本书,就已经可以称之为贤圣之人了。古人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复归为一。倘若人们不能把自己对万物的认识凝聚为一个字,那也就基本与道无缘,很难认识大道本源。
自古以来,能够把自己毕生识见凝聚为一个字的人很少,比如老子、庄子的道字,孔子的恕字,释迦牟尼的佛字;但是一字道、二字道却不少。
大道无形,无所不包。在理论上来讲,一字道也应该可以有无数个,二字道也一样。
可惜世人所隐约清楚的一字道,仅有可怜的几个字而已,比如:儒、道、佛、易、恕等。但是真正的一字道却有很多个,大多都集中在《道德经》中。
比如:道、大、逝、远、反,还有常、命、容、公、全、天、久等,都是一字道,这些字所代表的含义与地位,与“儒、道、佛”三字等同。
这些字都是一种哲学化、抽象化概念,它们都无所不包,已经不能将之视为普通的一个字了。儒,是人之所需;道,是万物之首;佛,是舍小我、成大我;易,是简易、不易、变易、更易。
一字道,不是简单的一个字,而是把万物浓缩凝聚为一个字,它无所不包,它是宇宙万物这个整体的代表符号,宇宙万物皆有这个字的属性。
万物皆有其道(道),万物皆蕴含佛性(佛),万物皆能为人所用(儒),万物皆在变易之中(易)。
所谓纲举目张,把握了这一个字,儒、道、佛、易等,就等于把握了宇宙万物的纲纪。
有一就有二,道生一,一生二,一字道不容易把握,于是就出现了二字道。比如:阴阳、刚柔、动静、大小、前后、轻重、奇正、强弱等。
一阴一阳之谓道。一动一静、一张一弛、一文一武、一刚一柔、一奇一正,都是大道的阴阳两面。世间万物哪一个不蕴含阴阳两面呢?(阴阳之道)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天下万物哪一个不含刚柔两面呢?(刚柔之道)
宇宙天体无不在运动,天下万物哪一个没有蕴含绝对的运动与相对的静止呢?(动静之道)
二字道,就是指宇宙万物都蕴含着相生相克的两种属性,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古人云:“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要想明白这句话,只需要搞懂几个字就可以了。
一,什么是道?二,什么是用?三,什么是弱?四,什么是反?五,什么是动?
一,道是什么?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就是阴阳,它始终拥有阴阳两面,正所谓孤阳不长、孤阴不生。万物皆负阴而抱阳,阴阳合一便是道。
二,什么是用?道也有利和用两面。利与用,二者对立统一。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因此道也拥有利和用两个面,就相当于阴阳两面。利用之道,就是有无之道。三,什么是弱?
道分阴阳,道也分强弱。天下万物有强就有弱。
道之强,为利;道之弱,为用。弱者,道之用。
四,什么是反?
道分阴阳,道也分正反。一正一反,也是一阴一阳。
正反之道,也叫奇正之道。天下万物莫不以奇致胜、以正待时。正复为奇。奇就是反。
五,什么是动?
天下万物都处在绝对的运动之中,但也有相对的静止。
一阴一阳之道,也叫一静一动之道。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动静之道),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所以,综合起来来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一阴一阳是道,一正一反是道,一动一静是道,一强一弱是道,一利一用也是道。
它们同根同源,自然相通。正反之道等同于动静之道。所以反者就是道之动,正者就是道之静。
强弱之道也等同于利用之道、有无之道。弱为用,强为利。
正反、动静,强弱、利用(有无),这四组二字道,各取一个字,就有了这句话: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古人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生一,为一字道;
道生二,为二字道;
道生三,为三字道;
儒、道、佛、恕、易、常、命、容、公、全、天、大、逝、心,为一字道。
阴阳、两仪、正反、强弱、奇正、静动、有无、利用、大小、美恶、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都是二字道。
天地人三才,是三字道。大道一分为四,是四象;一分为五,是五行;一分为六,是六道;一分为八,是八卦。
万物本是一体,倘若你能综合万物为一,认清万物都具备的那个一,那么你便能得道。比如天人合一、身心合一、知行合一、阴阳合一、五行合一,六道归一,八卦合一。
道生一,大道最先化生为一,不识一字道,人便不足以得道。大道阴阳两分,万物才可以避免孤阴不生、孤阳不长的局面。人类分男女,便如大道分阴阳。有人说:三角形是宇宙中最稳定的结构。于是大道一分为三就化成了三字道,也就是天地人三才。
无论天地多么伟大,无论人类多么渺小,倘若人类自己也自认为渺小,那么人类也就真的渺小到尘埃里了。
所以人类自当有伟大的灵魂,天地与人,才能组成天地人三才,而不是天地与其它事物组成三才。
人类虽然渺小,但是人类的心灵与思想却可以弥补这种缺陷。这就是三字道。
四象、五行、六道、八卦等,也都是对“道”、对宇宙本源的整体描述。
什么是道?
道,就是万物本身,就是宇宙本身,它既包含这个宇宙的局部,也包含这个宇宙的整体。它无所不包,既包含万物的真实表象,也包含万物的虚无本相。这就使得人们几乎无法准确完整地描述它。如何描述道?
描述道,就像描述一头牛、一头猪、一棵草、一株树、一匹马一样。
你可以用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或者一句话、两句话、一段话、一部书去描述它;
你也可以用宇宙万物都蕴含的共同属性去描述它;用毕生所识所见去凝聚它;用万千经卷去记载它。
于是,人类用一个字凝聚它、描述它,就叫做一字道;两个字就是二字道,以此类推,三字道、四字道……
如何言道?
古人云: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大道之真我本相,不是万物所独自拥有的个体属象,而是万物共同拥有的本质本源本性本相。
所以,诸相之相,皆非大道本相。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大道之玄妙存在于万物之中。但是人们所能够清楚描述的东西,大多都只是万物本身所独有的特性属性而已,而不是大道本源属性。
所以道之出口,才会淡乎无味,才会妙不可言,才会不可言说。
万物共同拥有的本相(本源真相),便是道,为虚,恍惚不存,难以言说;
万物各自独自拥有的表象和本相,真实不虚,可以言说,却不是道常、常道。如何传道?
所谓言传身教,言即是传,传道就是言道。
大道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大多都是通过语言和文字完成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言传不如身教,所以老子才会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只是通过嘴巴说说,很难真正的传道。传道还需要身教,还需要一对一的指点,一对一的亲身示范,这也就是所谓的:法不传六耳。
传法只入你我两人四耳,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何为“道不传非人”?假如你面对的是一头牛,给它草料、帮它洗澡、带它遛弯即可,何必要对它弹琴呢。
面对什么样的人,就传什么样的道。如何行道?
行道,就是行道于天下,就是道行天下;就是手执大道,行走于天下;就是以吾手执大道,以吾足行天下。用老子的话说就是:“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
行道的目的:一是物质生活快乐,二是精神生活快乐。物质保障需要饵,精神保障需要乐。
大道无形,大道至简,道常无名,常德不离,常即是道本身。
道便是这一整个宇宙,它包括宇宙的这个整体,也包括其所有的局部。
人类凭什么可以认识道、描述道?因为人类拥有一个无形的心灵与思想,它可以无限的包容道、认识道。大道所拥有的特性与属性,人心也全部具备。人类可以实现以心合道,就像江水可以融于海水一样。
假如把大道比作海水,人心便犹如江水,心与道二者都是水,二者几乎可以等同。所以心即是道,己心就是己道。什么是心?心即是魂。
这便是现代灵魂学,也叫灵魂心学,也叫灵魂心道。它包含三部分内容:一是心、二是道、三是得道。心即是道,不识道,不足以识人心。
还是读道德经原文比较通透明白,道不可道,可道非恒道。天地万物皆有道,故道大,无人可穷举天地万物,故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道不可言传,只可自悟,说的不是道不可描述,而是得有求道之因,才有悟道之果。饿了要吃饭是道,你饿了,我可以告诉你怎样解决,但是我不能替你吃饭。故老子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夫为无知,是以不我知”。道德经写的明明白白的,但是千百年来大家都读不懂,道德经成了玄学,这个不是老子的错,而是没有几个真正求道的人罢了。
道即无为也是有为,道即无道亦是有道,道道道
满纸荒唐言,一本荒诞泪,道是一字理,规律万物通,名存已无物,九九还归一,一开万物醒,九九八十一?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笑着哭]
数据+算法+算力=修道
太棒了[点赞][点赞][点赞]谢谢老师,感恩[祈祷][祈祷][祈祷]
不知道[笑着哭]
假话万卷,难怪越说越糊涂[点赞]什么一二三,日上其中,食日为二,旦日为三
道就是规律。大道等于元规律,比如矛盾律。小道等于各领域规律,比如人嫌贫爱富。世界分层级,所以有大道小道。
道,无论甲骨文还是道德经,都是两个字:运动!圆周运动。道,就是画圆,动点运动的路线首尾相接。道,名词是圆。动词是画圆,旋转,圆周运动!而德。是画圆时,动点到圆心的距离不变,围绕圆心而转,不离不弃。德与道都来源于盖房子,古时房子是圆形的,盖前要画线。德,大地湾二期华夏第一衬,所有的房子(民)都围绕F301(义,伏羲女娲之房,圆心,凤部孔雀开屏样’。德是向心力,凝聚力,意不离不弃,又恪守规则!
欠抽的货!!!
想到——做到叫“道”!
小编你是真懂还是假懂,满嘴跑火车,以经论经,以古论今,满纸荒唐言,一篇拼凑文。
写的很好。
照这样说得道之人其实也是凡人?
起点到终点,有始有终即为道
明明 不知~道!!! 非要 胡说八~道!!![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道,甲骨文,画圆,圆。彳+首+止+亍,彳十亍,表示圆锥形旋转。首尾相连,圆,画圆。古人的圆不是圆,而是火炉。道,绝对运动,圆周运动。德,相对静止。画圆时,动点到圆心的距离不变。德,向心力,凝聚力
过去女人裹脚 用的一种裹脚布[思考][思考][思考] 又臭又长……说的就你吧[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道即道道,道道即道!
说是一物即不中,不落两头中是道。
道:搞💰💰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真理,本来就三两句说清楚了。
道常变不可说,天数有常,可以追寻。道法自然本应顺其自然,良好习惯养成造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