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到来,为了保暖羽绒服肯定是首选,但今年好像格外的寒冷一般,不是来自气温的下降,而是信任的崩塌。
近日央视曝光了,湖州7万件羽绒服作假的事情,揭开了冬季服装隐藏之下的乱象,直接引起了众多人的注意,
再联想到最近一连串的“翻车”,让人们不禁生出疑问,在如今的社会,我们到底还能相信什么?
利益驱动
谁能想到,那些外表看起来很高级的羽绒服,里面却可能是用质量很差的“科技毛”、“粉碎毛”甚至猪毛、狗毛等让人不舒服的材料填充的。
这些商家为了多赚钱,完全不管消费者健康,真让人气愤,而这种问题好像还挺普遍的,导致整个行业,都陷入了一个信任的大问题。
说到劣质服装,尤其是假羽绒服的泛滥,并非偶然现象,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事儿主要动力还是利益驱动。
在如今这个大环境下,一些商家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惜以身犯险置法律于不顾,最终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破坏了市场秩序。
随着网络购物越来越方便,给大家挑选的余地也变大了,但同时呢,也让商家之间的竞争更激烈了。
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各大电商平台,也是纷纷打起了价格战,“满减”、“优惠券”、“秒杀”等促销活动层出不穷,让消费者眼花缭乱。
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些商家为了降低成本,只能在产品质量上做手脚,最终导致劣质产品泛滥成灾。
而98元的羽绒服,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在直播间的镜头前,主播们声情并茂地,将自家产品给吹上了天,表示用的都是“真材实料”。
然而消费者收到的却是,填充着“粉碎毛”甚至其他不明物质的劣质产品,这种用好名义卖劣质货,不仅坑了顾客,还让整个行业名声受损。
一些小作坊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劣质原材料,甚至回收废旧材料进行生产,完全不顾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真没想到,有些不良商家竟然会用猪毛、狗毛之类的来填充羽绒服,花了大价钱买的羽绒服,里面可能就是这些东西,想想都让人不舒服。
现在人们能做的,就是在购买时尽量谨慎一点,多学学怎么辨别商品真伪,不要只关注价格,从而忽略了其他。
有些商家就是趁着消费者不懂行,直接乱吹嘘,都把人给蒙了,例如一些商家,会在吊牌上标注“90%白鸭绒”。
但实际上,填充物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真正的羽绒,其余的都是“粉碎毛”或其他劣质材料,消费者如果不小心,很容易被误导。
此外一些所谓的“高端品牌”,也利用消费者的品牌认知,进行虚假宣传,他们用光鲜的外表,和贵得吓人的价格,把产品的不完美给遮过去了。
那么面对如此混乱的市场环境,又该怎么办,仅仅依靠商家的自律,显然是不够的,所以要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构建一个安全可靠的消费环境。
练就火眼金睛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消费者需要提升自身的鉴别能力,购买羽绒服时,不能只看价格,更要关注“含绒量”、“充绒量”和“蓬松度”等关键指标。
而这几条关键信息,实际上看字面意思都很好理解,“含绒量”就是衣服内羽绒的比例,这个自然是越多越好的。
不过“充绒量”却有些不同,这个指的是衣服中,羽绒的总重量,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看实际的款式来选择。
那么这个“蓬松度”也很好理解,就是字面意思,比例越高证明越保暖,除了关注这些指标外,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测试,来判断羽绒服的质量。
例如可以对羽绒服用力拍打,观察是否会有粉尘飞出,如果有,则证明里边的填充物质量较差,再者就是试试它的恢复速度。
不管用什么方式,将羽绒服给它压扁了,然后看恢复原状有多快,恢复得越快,说明保暖效果就越好。
不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购买羽绒服的时候,尽量选择品牌官方店、授权卖场或官网购买,避免去不知名地方,购买价格过低的羽绒服。
当然了,不能说一棍子全打死吧,但还是记住一句话,便宜没好货,虽然价格高也不一定证明是真的,但价格低大概率质量是有问题的。
而最近这一段时间,可不仅仅是羽绒服出了问题,市场上无论是吃的,还是用的,都被人指出有造假的嫌疑。
敢于说“不”
面对日常生活中买到的残次品,亦或者直接是假货,就要勇敢的站出来,别默默忍受,“忍一时风平浪静”并不适用所有场景。
碰上产品出现问题,可以找卖家客服聊聊,看怎么解决吧,如果商家拒不处理,或处理结果不满意,直接向消费者协会,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如果是遇到特别严重的卖假货,还是得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别因为嫌麻烦就放任不管,只有勇敢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商家才会有所顾忌。
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假货和劣质商品,不过这些市场的乱象,并非一日之寒,它反映出的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从冬天保暖的加绒裤,到“98元羽绒服”,这些事件的背后,都隐藏着商家对利益的追逐,和对消费者权益的漠视。
解决这些难题,也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不过在消费升级的时代,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低价,更关注品质和安全,这是值得称赞的。
商家如果还抱着“割韭菜”的心态,最终只会自食恶果,只有真心尊重顾客,提供好产品和服务,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把握未来。
大家购物时可得悠着点,别光顾着便宜就买了,得找个靠谱的途径,质量和安全得是第一位的。
结语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得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让那些违法的商家受到应有的惩处,“一分价钱一分货”这句老话,在今天依然适用。
不要贪图小便宜,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想要再次让市场恢复过来,还是得靠所有人一块儿出力才行。
参考资料:
央视新闻:羽绒被以“丝”充“绒”,直播间质检报告、合格证全造假……总台《财经调查》曝光部分“假羽绒制品”货不对板,当地通报商家被立案查处。
极目新闻:7万余件儿童羽绒服里竟没有“真羽绒”?公司负责人:粉碎毛冒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