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之前日本悬疑剧《轮到你了》的大热,
很多剧迷们又多了一个老婆——西野七濑,
在最近上映的职业剧《灰姑娘药剂师》中,
石原里美和西野七濑,我们的两位老婆合体了,
这对于日剧迷来说绝对是一大盛况,
这样的搭配,似乎已经找不出什么不追剧的理由。
黑岛沙和(西野七濑在《轮到你了》中的角色),
这个令人胆寒的杀人女魔头,在这部剧中突然穿上一身医护服,变成了济世救人的药剂师,
她阴森邪恶的一幕还是会在我脑中萦绕不去,
这种感觉是微妙的。
从这部剧的前两集来看,日本作为职业剧生产重镇,依旧算是正常发挥,
置于医院底层的药剂师群体,为了病人甘愿挑战医生权威忍辱负重的药剂师葵绿,初出茅庐的小跟班毕业生相原留久美,这样的设定还是看点十足,并且在剧情上仍旧有着日剧一贯的温情。
在这个异常特殊的时期,辛苦了半年的医务工作者又有了一部值得一看的医疗剧。
日本对职业剧的执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职场人面临着重重压力,
许多岗位上的人们找不到自己在职场上的追求与生存方式,
尤其是在日本这样一个等级体系相对森严的高压力社会下,
普通人更需要一种向上的牵引,成为自己认真工作与乐观生活的思想基础,
职业剧便应运而生。
而日本剧作者对于职业剧的态度是真诚又尊敬的,
他们渴望向平凡人传达一种努力生活的信念,
因此不断扩大自己在关注视野上的广度,
令许多幕后式的边缘性职业受到了社会应有的尊重,
除了艺术作品本身的精彩,这种重新让大众审视某一群体的思想带动作用更加值得夸赞。
2003年上映的医疗职业剧《白色巨塔》算得上是日本职业剧的巅峰之作,
其他国家也涌现了众多翻拍版本,
这部作品意在揭露医学界的权力斗争与尔虞我诈,激起了整个医疗行业的反思。
随后日本关注各行各业职场生活的影视剧层出不穷,
2011年,大地震与核泄漏让日本饱受重创,
但仅在上半年,日本就推出了《谈判专家》《死亡化妆师》《派遣员的品格》等数十部职业剧,
为的是给深陷困苦的群众一种重启生活,渡过灾难的力量。
证明了日本影视界对于职业剧的执着以及日本社会对于职业剧的重视。
日本职业剧对专业性的尊重近几年,日本导演们仍旧把本国的职业剧保持在相当高的水准之上,
《legal high》《非正常死亡》《半泽直树》,这几部让我国剧迷惊叹不已的神剧同时也让我们深陷遗憾,
legal high曾被韩国翻拍
我们一直期待着中国也能有一部超精彩的职业剧出现,可直到今天仍未实现。
提到日本职业剧的优秀,专业性始终是不能错过的话题。
由石原里美领衔,以法医群体为主角的刑侦式职业剧《非正常死亡》是诠释日本职业剧专业性的代表。
这种专业性,指的是在演绎某一职业群体过程中,对该职业专业知识的科学考究态度,
同时,更不能让观众对剧中的专业知识失去理解能力,
在剧中,编导对“缺血性心脏病”“外伤后椎动脉解离”“肉毒杆菌”“湿性溺死”“面部应激反应”等专业名词通过对白、释义等方式进行了精细的解释,
这不单是一种科学的创作态度,更是对观众与法医群体双方面的尊重。
更可贵的是,日本职业剧常常能够采用国家性或区域性的大视野来探查某一行业的现实问题与存在的意义。
《非正常死亡》在第一集便交代了日本法医界的现状,从业人员仅有150人左右,东京23区解剖率17%,而解剖率最低的区域不到2%,凸显了扩充法医群体的紧迫性与该职业的重要性。
《灰姑娘药剂师》也在第一集用饼状图的方式展示了全日本药剂师每日需要和医生进行处方确认的次数,为的是显现药剂师是患者服药把关的重要一环。
也正是这种对专业性的专注度,以及与现实社会的高度契合,保证了日本职业剧的高质感。
国产职业剧的悲哀随着我国社会的市场化分工逐渐成型,职业也成为了人们愈发关注的话题,
国内的导演们为了丰富大众的观剧体验,也在职业剧这个方向做了不少尝试。
可是至今拿得出手的作品,也只有一部10年前开启国产职业剧帷幕的《杜拉拉升职记》。
《幕后之王》《精英律师》《安家》《完美关系》……近些年的国产职业剧产量并未减少,
但男女关系依旧是国产职业剧的永恒主题,好像我们国人只适合探讨恋爱问题。
有研究者对一部国产医疗剧的叙事片段进行赋值操作,结论为剧中职业显著性较强的部分只有16.1%,也就是说,这个职业剧基本与职业无关。
更奇怪的是,国产职业剧习惯于展现精英阶层的生活,律师、猎头、翻译、制作人、中介、医生都有涉猎,但我们看到的一方面是部分职场精英不合逻辑的霸道总裁处事方式,另一方面是他们充满小资格调的精英生活。
我在评价本山大叔的经典喜剧《马大帅》的时候说过,平民已经在中国电视剧中消失很久了,
国产职业剧依旧继承了这样一种特色,剧中人物本应该通过日常行为和职业素养给观众一眼就能分辨的职业认知,
遗憾的是,国产职业剧中人物的日常表现往往只能让观众读出:这是个有钱人。
人们并不会产生对这个职业本身的追求与向往,尤其对于青年人来说,他们向往的只是剧中人物的精英生活。
专业性更不必提,国产职业剧所表现的专业知识足够浅显,甚至没有提供释义的必要,即便这样,仍旧错误不断。
《等你爱我》中,大提琴讲师“王凯”对着钢琴谱演奏大提琴,
《青年医生》中,0.9%生理盐水硬是被说成了可怕的9%,堪比腌咸菜,更可怕的是,化验的血液居然需要200cc,网友直呼再不敢体检了。
这一系列的不专业都显露出剧作人们并没有把重心放在“职业剧”的“职业”两个字上,
国产职业剧往往只是把后宫剧的剧情套了一个职业的外壳,表现的是刺激人心的俗常人物关系,却基本失去了职业剧应有的价值。
当然,日本的职业剧也存在日剧固有的缺点,他们喜欢如动漫一样的套路化,他们的各行各业从业者往往为了戏剧色彩做一些超出自己职责范围的事,《灰姑娘药剂师》中的葵绿总是越权帮医生出谋划策,《非正常死亡》中的法医们反倒带有侦探属性。
但是,他们的一切故事都是围绕“职业”本身发展的,他们展现职业价值,塑造职业追求,挖掘人性温情,揭露业界丑恶,这理应是一部职业剧的艺术追求。
国产职业剧呢?狗血的剧情,酸臭的恋爱,混乱的撕X?
难道这一切就是广大观众应该看和值得看的东西吗?
对职业的思考?对不起,我们不配。
那么国产职业剧到底该走向何方?又有哪位导演能够站出来重塑业界标杆?
我们又是否应该向日本学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