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灾难片,它是科技的负面代言

抽屉电影 2024-08-17 07:29:43

不知道从何时起,人类社会已经基本丧失了危机感,说是人类社会有点夸张,其实是大众当中已经对于科学没有了敬畏。没有敬畏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表现在人们对于科技的发展仅仅是看重正面的成果,而往往忽视了负面的作用。并没有很多人主动思考,作为一把双刃剑的科技发展负面作用应该如何应对,当我们过多的强调科技发展带来的正面意义的时候,慢慢的,我们就会彻底的忽略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等到了某一天,灾难降临的时候,自然会手忙脚乱。

然而这种思潮仅仅存在当代,在上世纪,尤其是六七十年代,大众对于科技的认知,往往更加全面。比如说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影片,讲述的就是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地球失火之日》是一部以一个记者的视角见证这个环球灾难的电影。地球就要跟太阳相撞,人类社会逐渐的要陷入到一种水深火热的境界当中,这个时候人类社会该如何面对这样的灾难,一个记者报道了全程,然而在最后时分,人类社会才决定要用核弹来做一些努力,最终,核弹爆炸了,然而结局未知。

本片的故事很简单,但是故事引发的问题却值得我们深思。主要有这样几个层面的问题被抛了出来,但是有没有答案,这并不明确。

第一个问题在于人类社会能不能应对小行星撞击地球所带来的灾难,当然,本片中设定的是地球撞上太阳,这个显然更具备毁灭性,而现实当中,我们都知道小行星撞击地球并不是一个非常遥远的问题,人类社会在面对这个问题得时候,是不是具有扭转自己命运的能力。

为什么上世纪七十年代人们会问出这个问题呢?原因就在于当时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期,人类社会的科技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种科技繁荣的情况下,美苏两国争霸期间,星球大战被美国提上了日程,然而即便是如此,面对小行星撞击地球这样的灾难的时候,人类的科技工具是否够用?这是一个问题,但这个问题在本片中没有答案,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没有答案的。

第二个问题在于末日下的狂欢会不会到来,在本片当中,当很多人都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的时候,人类社会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这种状态之下,人们将如何生存?为什么灾难到来的时候,总是会有人趁火打劫呢?这是一种文明的展现,但却不是全人类文明的代言,因为这种形式的展现体现的是西方中心主义之下的处于巅峰的个人主义的极致呈现,然而这种呈现并不能彻底的改变现实世界,当灾难发生的时候,难道不是齐心协力去应对吗?

为什么每一次有重大的灾难发生的时候,总免不了有人趁火打劫,但是这种部分人的劣根性并不能上升到整个人类社会,因为即便是在本片当中,人类社会的定义的范围也仅仅是欧美等西方国家。因为他们的意识形态导致了当面对灾难的时候,仅仅是有一种态度来呈现,然而这个世界上占据人口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当面对人类共同的灾难的时候,选项也应该多一些,才不枉费所谓的自由世界。

第三个问题在于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双面问题,本片中的核弹是一种大型的毁灭性武器,然而当你想要用核弹做一些可以更加和平的事情的时候,问题产生了,什么问题呢?人类对于自己掌握的科技的掌控力以及预判在哪里?

当最后时分逼近,人类社会终于决定要将所有的核弹用于改变地球运行的轨道,进而改变地球即将撞上太阳的命运,不过这种想法只是一种假设,即便是人类拥有了核武器,但是将这些核武器全部引爆所产生的能量,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力量,这种力量未来的发展如何,会不会对于现有的人类社会产生某种深远的影响,这一切都是一无所知的。

然而这种一无所知到底代表着什么?它代表着人类社会对于武器的掌控力吗?显然不是的,当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渐渐的成为了一种竞相追逐的对象的时候,掌控力本身已经没有意义了,人们会竞相拥抱更好的科技从而忽视科技带来的负面效益。即便是真正掌控了这种科技,人们对于他的负面效益也是知之甚少,这样的话,掌控这些科技的意义在哪里呢?

因此,对于发展的反思是必要的,因为每一项科技进步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正面,还有无法预言的负面,如何将负面降到最低是一个永恒的问题,但不说不代表这个问题不存在,这或许是本片带来的有意义思考吧。

……

你好,再见

0 阅读:12

抽屉电影

简介:每天为你推荐一部经典电影,风雨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