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够吞噬一切的黑洞,竟然也会有消失的一天?
宇宙中的一切,都不是永恒的。黑洞,自然也无法例外!作为第一个提出黑洞也会消失的人,史蒂芬·霍金证明,即便历经数万亿年,黑洞也终会迎来消失的那天。
霍金发现,黑洞实际上会产生一种名为霍金辐射的物理现象。但是众所周知,围绕在黑洞周围的事件视界。是一个逃逸速度超越光速的区域。任何落入其中的东西,都将永远消失。
那么,霍金辐射是如何离开这个,连光都无法逃离的地方的呢?
根据霍金辐射理论,所谓的真空,其实并不空无一物。空间里,其实充斥着被称为“虚粒子对”的量子涌现现象。

这里的“虚粒子对”指的是分别由带有正负电荷的粒子所组成的对。通常情况下,他们会相互湮灭消失。
然而,在黑洞的事件视界附近时。二者中的一个虚粒子,有时就会被黑洞吸收。而另一个则会逃逸到太空。
当一个虚粒子逃脱黑洞,并成为真实的粒子时,就形成了所谓的“霍金辐射”。
而黑洞,也会因此而失去能量。这样所带来的结果,就是黑洞的质量会逐渐减小。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就会在霍金辐射的影响下,完全蒸发殆尽。
至于霍金辐射的发射量,则与黑洞的表面积相关。

简单来说就是,黑洞越大,所发出的霍金辐射就越少。消失的速度也就会越慢。反之,越小的黑洞,发出的霍金辐射就会越多。消失的速度,也就在无形中被加快了。
只不过,这个所谓的快,和我们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据科学家估算,一个太阳质量的黑洞,其寿命大致为10^67年。也就是1后面跟着67个0。
对于人类来说,理解这个时间尺度,本身就是对大脑的一种挑战。
它具体有多久呢?这么说吧!
即使所有恒星全部燃烧殆尽,宇宙中最小的那个黑洞,都会继续存在很长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