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新社北京4月13日报道,伊朗与美国12日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举行会谈,双方发表声明均表示会谈具有“建设性”。伊朗外交部在声明中称,在阿曼调解下,伊朗外长阿拉格齐与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在“相互尊重、建设性”气氛中就伊朗和平核计划及解除对伊朗非法制裁等问题交换各自政府的立场。双方同意在下周进行下一轮会谈。声明还特别提及,在约两个半小时的间接谈判结束后,双方代表离开前在阿曼外交大臣巴德尔面前进行了数分钟交谈。

难道双方这次真的谈好了?答案显然没有这么简单,首先,这次谈判采取的是“间接”形式,谈判期间,美伊代表团分处两个不同的房间,通过阿曼外交大臣巴德尔传达各自的观点和立场。至于为什么要以这样一种方式来进行谈判?这主要还是因为伊朗方面对美国并没有足够的信任,所以想借着这次机会通过“间接”谈判的形式,来试探美国的真实意图。其次,就眼下美国对伊朗的态度来看,美方依旧是在一边寻求与伊朗“达成协议”,另一边仍在持续的对伊朗进行“极限施压”。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资料图)

据环球时报报道,巴基斯坦《黎明报》13日报道称,对于两国的此次会谈,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表示,首次试探性接触“富有成效”,是一个“好的开始”。 但他也表示,虽然特朗普总统希望永远不用诉诸军事手段,但“我们已展现深入推进且大规模行动的能力”。赫格塞思说:“我要再说一次,我们不想这样做,但如果不得不这样做,我们一定会阻止伊朗拥有核弹。” 本月9日,特朗普曾表示,如果美国和伊朗在阿曼的会谈失败,美国“绝对”有可能与以色列联手动用武力。显然,关于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美国总统特朗普态度更为强硬。而3月底的时候,特朗普甚至发出明确警告称,“如果没有达成协议,将对伊朗实施前所未有的大轰炸”。截至目前,美国已经借口打击也门胡塞武装向中东地区调集大量部队,就连“卡尔文森号”航母也从亚洲赶赴中东,与“杜鲁门号”航母组成双航母打击群,而且美军还在印度洋的空军基地集结大批B2战略轰炸机、加油机以及F35战机。面对美国国防部长的公开威胁,伊朗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
路透社4月6日援引一名伊朗官员的消息爆料,鉴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伊朗发出的威胁,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已下令伊朗武装部队进入高度戒备状态。报道称,这名匿名伊朗官员还透露,伊朗已向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土耳其和巴林发出通知,称任何支持美军对伊朗发动攻击的行为,包括向美军开放领空或领土,都将被视为敌对行动。“这种行为将给他们带来严重后果”,该官员称。

根据路透社报道,哈梅内伊是在收到美国方面的“最后通牒”后做出这一决策的。特朗普政府在重新上台之后迅速恢复其一贯风格,试图用极限施压让对手在桌前低头。但他们忘了,伊朗从来不是一个在强压下妥协的政权。从霍梅尼时代开始,伊朗的战略文化就建立在“自我牺牲”与“反霸权”之上,这种文化对西方外交逻辑天然免疫。在伊朗看来,答应美国意味着屈辱,是伊斯兰革命精神的背叛。因此,哪怕明知自身处于相对弱势,它依然会选择以戒备、反击甚至全面冲突作回应。
哈梅内伊(资料图)
其次,美国现在这么强硬,也跟国际局势有关。现在全球局势复杂多变,美国需要在中东地区保持影响力,而伊朗的核计划就是美国需要处理的重大问题。但是,话又说回来,美国真的会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吗?这可是个高风险的举动!军事行动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中东地区很可能陷入更大的混乱。所以,美国也很难轻易决定是否动武。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美国在用强硬的态度给伊朗施压,希望伊朗能够在谈判桌上做出让步。但是,伊朗会不会屈服呢?这可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