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太升确实有两把刷子。
在最新的乐评作品中,丁太升再次谈起了刀郎,居然一口气说了13分钟,又是谈行业发展,又是引经据典,而且没准备台词,给刀郎好一顿吐槽。
去年刀郎新歌《罗刹海市》火爆的时候,丁太升就聊过刀郎,称其很好,但反对神话刀郎,他的好在于当年爆红之后没有疯狂捞钱和炒作。
丁太升时隔一年再谈刀郎,还是那个原因:刀郎又爆红了。
8月30日,刀郎举办了线上演唱会《山歌响起的地方》,3个小时的演唱会吸引了超过5200万人观看,点赞量高达6亿。
之后,刀郎趁热打铁开始巡演,已经收官的成都场和南京场都是一票难求,无论是官方还是粉丝拍摄的片段,在某音短视频平台上都引发了歌迷们的热烈讨论。
值得一提的是,刀郎的徒弟云朵并没有跟着师傅巡演,网传双方早几年就分道扬镳了,而刀郎在这次巡演中成功捧红了另一位徒弟徐子尧,她的热度也堪称可怕。
丁太升认为,刀郎有两次爆火,第一次是彩铃爆发的时代,代表作是《2002年的第一场雪》《冲动的惩罚》《情人》等。
第二次是经济下行与文化收紧的年代,也就是去年强势回归的新专辑,当然主要是《罗刹海市》这首歌。
对于刀郎早期的作品,丁太升认为虽然比同样是网络歌曲的《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猪之歌》等好一些,但制作水平仍旧不高,是草根歌手推动的结果。
当年的那些作品,丁太升肯定了其朗朗上口的优点,但又说在制作层面上是粗糙的、简陋的。
从作品本身来看,丁太升直言不讳地说那些歌也着实当得起一个“土”字,旋律流俗、歌词媚俗。
比如“如果那天你不知道我喝了多少杯,你就不会明白你有多美”“用你那火火的嘴唇,让我在午夜里无尽地销魂”。
不过,丁太升肯定了“2002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晚一些”,说写得还是非常不错的。
有趣的是,丁太升还提到了那英。
他认为,刀郎当年之所以不被认可,比如那英们以及大多数唱片公司,是因为刀郎的作品品质是远远低于唱片工业平均标准的,但销量却令人难以置信。
谈完刀郎早期的作品,丁太升又发表了自己对《山歌寥哉》的看法,称显然是有着巨大蜕变的,至少歌词不再是简单的情情爱爱,而是多了批判性。
不过,丁太升依然不认可刀郎的新专辑。
他认为,《山歌寥哉》的那种批判性更多是刀郎的个人感受,并没有更广泛的社会性。
《罗刹海市》里的隐喻,包括那又鸟、马户、公公、脏东西等,一下让刀郎再次成为了人们的情绪出口,甚至演变成了带有网络暴力的狂欢,所以歌才火了,刀郎也才又火了。
丁太升直言自己对包括《罗刹海市》在内的《山歌寥哉》那张专辑的音乐性和可听性,并没有过多的认同感。
丁太升尊重刀郎作为创作者的坚持以及对作品的探讨,但仍旧认为这个时期的刀郎再一次被过誉了,远没有一些粉丝和专家们说的那么高深莫测。
作为同样被神话过的歌手,丁太升认为刀郎还远不如罗大佑和周杰伦,后两人拓展了华语音乐的边界。
最后,丁太升指出了刀郎最大的问题,那就是从来没有进入到唱片工业的制作体系,他习惯一个人去猜测音乐的制作方法,像是臆想出了某种玩意儿,或者说是数十年如一日的闭门造车,像一个民间发明家。
最后,丁太升还不忘批判刀郎的粉丝们,说刀郎的作品还需要几年时间去形成更广泛的社会认同。
粉丝们现阶段大可不必像义和团一样,四处打打杀杀,喜欢听刀郎的歌就听,想要看演唱会就去看,完全没必要像加入了某种宗教一样狂热。
作为一个备受争议的乐评人,丁太升再次评价刀郎的视频,依然争议满满,既有中肯的地方,比如某些粉丝确实够狂热,几乎要把刀郎“流量化”了,而他本人是最不愿意那样的。
但是,丁太升的某些观点也很主观,比如他并不了解刀郎是如何创作的,但却想当然地认为刀郎是在闭门造车,还用了“民家发明家”这样的词比喻刀郎。
有意思的是,丁太升评价歌手时,非常热衷做出一些比喻,比如芒果的宝岛季在播时,丁太升就曾说张杰没有审美只会炫技,只是一个“声音杂技演员”。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音乐这种东西,真的谈不上土还是不土、俗还是雅、低级还是高级。
只能说,丁太升确实有自知之明,视频开头就说要冒着被喷成筛子的风险谈一谈刀郎。
但丁太升也该想想了,此前多个平台的账号被封,为什么会被频繁举报,难道真是因为真理刺耳?有没有可能是因为歪理惑众?
Tai
资本决定的事,我屁民一定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