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尔上位,中美贸易风云再起:强硬派的“美国优先”,中国如何先发制人?

静水深流思无边 2025-03-04 17:02:39

最近,国际贸易圈里的气氛有点像暴风雨前的宁静,让人隐隐感到不安。尤其是美国,自从换了新的贸易代表杰米森·格里尔,这平静就被打破了。这位格里尔先生,可不是个省油的灯,明眼人都能看出,他骨子里流淌着“美国优先”的血液,而且是个不折不扣的强硬派。

这种变化,意味着什么呢? 简单来说,就是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估计又要升级了。回想当年,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舞得虎虎生风,搞得全球贸易秩序一片狼藉。现在,格里尔作为特朗普的忠实拥趸,极有可能继承衣钵,再次祭出这一招。

格里尔的上位,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他背后站着的是特朗普,这位曾经把“让美国再次伟大”喊得震天响的总统。特朗普的贸易政策核心,说白了就是认为自由贸易对美国不利,要通过关税手段来保护美国企业。而格里尔,正是这一政策的坚定执行者。

1. 格里尔其人:鹰派作风,早有预兆

要了解格里尔对中美贸易的影响,先得扒一扒他的老底。这哥们可不是什么“政治素人”,而是正儿八经的贸易专家。弗吉尼亚大学法学院的高材生,还当过空军,退役后在律所专门搞国际贸易咨询,履历相当亮眼。

更重要的是,格里尔深受罗伯特·莱特希泽的赏识。莱特希泽是谁?那可是上世纪80年代美日贸易战中的功臣,被好几任美国总统都视为座上宾。格里尔在“特朗普1.0”时代,一直是莱特希泽的幕僚长,参与制定了包括美加墨贸易协定在内的多份重要文件。

格里尔和莱特希泽,都是坚定的“贸易怀疑论者”。他们认为,自由贸易损害了美国经济,只有通过关税战才能消除这种损害。早在去年5月,格里尔就曾公开表示,解决中美贸易纠纷,断臂求生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这话说得够狠吧?

2. “芬太尼”事件:新一轮贸易战的导火索?

最近,美国又拿“芬太尼”说事,指责中国放任芬太尼流入美国,导致美国国内的滥用问题日益严重。这事儿吧,说起来挺复杂。芬太尼本来是一种麻醉辅助用药,但因为副作用小,被一些瘾君子盯上了,成了“街头僵尸群体”的最爱。

美国自己管不好国内的非法药物需求,却把锅甩给中国,还威胁要加征关税。这套路,是不是很熟悉?如果美国真的实施所谓的“芬太尼报复关税”,那对中国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中国当然不会坐视不管。外交部和公安部同时发声,揭露了美国恶意打压、甩锅推责的阴谋。中国愿意从人道主义出发,协助美方打击芬太尼非法贩卖活动,但绝不接受美国的施压和胁迫。

格里尔上任不到24小时,美国就拿“芬太尼”说事,看来这位“贸易怀疑论者”,压根就没把中美经贸关系的好处放在眼里。

3. 中方态度:合作大门敞开,底线绝不退让

面对美国贸易代表的咄咄逼人,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及时亮明了中方的态度。

* 合作意愿: 王部长在祝贺格里尔就任的信中表示,希望继续深化中美经贸合作,认为中美建交几十年来,经贸合作对两国经济发展、就业稳定和民生福祉都是互惠共赢的好事。这种释放合作诚意的表态,有助于争取美国商界的支持。

* 反对加税: 王部长明确指出,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借“芬太尼”事件加征关税,已经采取了一些反制措施。

* 关注备忘录: 针对白宫威胁审查中美经贸关系的表态,王部长呼吁美方用客观理性、公正透明的方式开展工作,只有加强对华协调,才能避免贸易战愈演愈烈。

王部长的表态,可谓是软硬兼施,既表达了合作的意愿,又划清了底线,警告美国不要玩火。

那么,中国应该如何应对美国的“关税战”呢? 这可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 以静制动: 在美国没有明确行动之前,保持冷静,不要轻举妄动。密切关注美国贸易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应对策略。

* 深化改革: 加快推进国内经济改革,提高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资,增强经济活力。

* 扩大开放: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分散贸易风险。

* 精准反制: 如果美国真的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中国也必须采取反制措施,但要精准打击,避免伤及无辜。

* 争取支持: 通过各种渠道,向国际社会宣传中国的立场,争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中美贸易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中国来说,既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又要避免与美国发生全面贸易战。这需要高超的智慧和坚定的决心。

我们当然不愿意和老美打贸易战,毕竟和气生财嘛。但如果美国贸易代表杰米森·格里尔仗着美式霸权,一意孤行,那么中国也绝不会退缩。毕竟,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2024年美国对华出口额高达1636亿美元,为了美国企业和民众的利益杰米森·格里尔必须认真对待中方部长的表态。

0 阅读:31
静水深流思无边

静水深流思无边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