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长风渡》:带你了解“解元”是多大的荣誉,了解古代科举制度

影视与生活 2023-12-14 17:05:52

电视剧《长风渡》第15集中中,顾九思和柳玉茹因为王善泉的追杀,一路乔装逃亡,向悠州而去。

顾九思在经历了失去好友、父亲下落不明的生死别离,好像一夜之间就成长了。从无忧无虑的样子长成了一个坚守好友理想、守护妻子家人的顶天立地的男人。

在逃亡途中,柳玉茹收拾东西,在包袱里发现了之前自己扒下来、却一直没来得及看的乡试皇榜,顾九思的名字赫然在榜,他考中了解元(读音为jiè yuán)!夫妻二人高兴至极,却也悲伤不已。因为最希望自己成材的父亲没能一起分享这份喜悦。

顾九思考中了解元‍

那看到这里,就有疑问了:解元是什么名次?为什么叫解元?这是多大的荣誉?顾九思和柳玉茹为什么如此高兴?

就来说说古代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让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通过自己的学习,然后完成考试获得认可后,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一开始,为朝廷选拔了大量的人才,显示出在选拔人才方面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经过第一次童子试后都称为童生或儒童。

之后以童生身份参加第二次考试—院试,通过院试的童生都被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算是有了“功名”,进入士大夫阶层;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廪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无论哪种情况,“廪生”和“增生”的名额是有限定的,不是只要成绩好就能获得国家发放的粮食;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

第三次考试叫乡试,只有获得秀才资格才可以参加;通过乡试之后的身份随即变化为:举人,就是被荐举之人。举人也是有排名的,乡试里边的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

第四次考试叫会试,由有举人功名的人参加,通过会试的称为贡士,进贡给天子的士子。贡生里边的第一名叫会元;

到皇帝那儿的考试叫殿试,通过殿试之后,身份又有了提升,叫做进士;同样,进士里边也有排名,第三名探花,第二名榜眼,第一名状元。

上面说的太复杂了?没关系,看看这幅图就理解了:

科举制

所以三元及第中的“三元”分别是"解元"、"会元"、"状元",这三个并不是一次考试中的优秀者,而是三次考试中的第一名。有点类似现代的全市状元、全省状元、全国状元。

那进入全国考试,就是殿试了,第一称状元,与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

所以《长风渡》中,顾九思考中解元,是乡试中第一名,说明顾九思在之前已经参加过考试,本身身份应该是秀才,不然是没有资格参加乡试的。同时剧组很是走心,乡试结果的榜单里,后面的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在这张榜单上都非常用心地写出来了,看得出来是认真了解历史、下了功夫的。

乡试结果的榜单

顾九思的解元也是很优秀的,好歹是举人了啊!乡试中第一名,全省举人的第一啊。在古代也是可以分到九品的教谕(教育局长)之类的小官,如果祖坟冒烟,也可能分到七八品知县、县丞。

不过这些读书人的学识水平和今天相比是怎样的水准呢?

秀才、童生已经是读书人经过一两次考试了,有一定的文化,难易程度相当于初中水平。

经过第三次考试的举人会由地方解送入京再次选拔,相当于省级的考试,相当于高中到大学水平。

而通过最后一级朝廷的考试者,称为进士。进士都是国家的佼佼者,相当于大学到研究生水平。

呃,从这个角度看,顾九思也就是个高中毕业的水平,堪堪才考上大学。

1 阅读:23

影视与生活

简介:爱看剧,爱思考;影视反映人生,看剧感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