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是一个令人既熟悉又神秘的事。
熟悉是因为近年来《盗墓笔记》,《鬼吹灯》等一些盗墓题材文学和影视作品的问世和热播。
但是墓地毕竟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禁忌之地,那儿相当于是有别于“阳间”的另一个神秘世界。
《盗墓笔记》,《鬼吹灯》这些作品中塑造出来的人物,像吴邪,胡八一,他们为了解开一个千古之谜,为了拯救一个部落,为了寻回失落的宝藏,走上了一条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冒险旅程。
这些人物有个好听的称号叫“摸金校尉”,实际上只是盗墓者而已。
再加上这些作品把“摸金校尉”描述成一个个身手不凡,机智勇敢,力挽狂澜的侠义之士,竟然好多人把他们当成了偶像。
四川的小李就是一位有着“盗墓”梦的粉丝,《盗墓笔记》这部片子他看了不下三遍,被里面的一些盗墓情节深深吸引。
他还有一群有着共同“梦想”的小伙伴,他们身在全国各地,在网上组建了一个好友群,天天在里面讨论关于“盗墓”相关题材的奇闻趣事。
一天,有个小伙伴在好友群里发了一遍长文,文章名字就叫“盗墓笔记”,据说是一句退隐的“摸金校尉”把他的身平盗墓经验整理出来的“盗墓培训教材”。
里面写了如何寻找古墓,如何查找入口,及盗墓所需用具和相关注意点,内容还挺多,也挺详细。
小李看后如获至宝,立即收藏,然后仔细阅读了好几遍。
他是越看越心痒,感觉自己学得了一门“技艺”,不实践一下,不知道效果如何。不展示一下也可惜了这一身的“本领”。
于是,小李根据“教材”所述,研究了当地的一些古史,走访了周边的一些荒山,还真的让他找到了一座看似年代较久的墓地。
一不做二不休,小李踩好点后,第二天就带上工具,趁着夜色,开始动手。
“教材”上写道古墓的入口一般就在墓碑的后面,当小李正在查找的时候,没想到墓碑倒了下来,直接压到了他的身上。
小李自己都听到了骨头断裂的声音,剧痛从腰部和腿部传来,重达上百公斤的墓碑压在他的身上,让他动弹不得。
不得已,小李拨打了他一个弟弟的电话寻求帮助,最终才被救下了山并送进了医院。
小李这次盗墓实践的“收获”是,身上遭受多处骨折,还差点落得个终身残疾,因救治在医院共花去了18万多元。
还不止于此,他因此也引起了警方的关注,后经调查,他涉嫌犯盗掘古墓葬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8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
其实小李的“收获”只有一个,那就是得到了深刻的教训,他意识到盗墓是违法行为,不可以当成兴趣爱好。
古墓里一些随葬用品是历史的“见证者”,有珍贵的考古价值,理应属于国家,属于全人类,不是靠盗就可以据为己有的。
另外古墓因年代久远,因地质等原因内部空间发生了挺大的物理化学变化,野蛮挖掘很容易造成破坏。
像近期三星堆考古的持续开展,其中运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新科技,才使得这些出土文物得以完好地展示在人们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