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号的B21“难产”,它的研制难度会更大?美帝是否退步了?

飞帅 2022-09-24 17:53:47

美国空军负责装备采购的部门主管安德鲁·亨特近日透露,美军下一代隐形轰炸机B21“突袭者”将在今年年底亮相,如果一切顺利,计划在明年,也就是2023年首飞。另据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消息,早在5月份,第一架B21的原型机已在加利福尼亚州帕姆代尔的42号工厂开始了一系列地面测试。B21项目原先叫“LRS-B”,即“远程打击轰炸机”,后改为B21,意为“21世纪的轰炸机”,计划在21世纪20年代中期生产80架至100架B21,最终生产145架,用于替换已经老迈的B52。按照时间表,B21本来是准备2021年完成首飞的,现在推迟至2023年,延误达两年之久。

号称“21世纪轰炸机”的B21

与B2一样,B21也采用了飞翼布局,二者在气动外形上大同小异,但B21要比B2小了一号,根据美国《空军》杂志提供的想象图,B21的翼展不到45米,而B2的翼展超过52米,长度仅15米,比B2短了6米,最大起飞重量80至90吨,载弹量约为13吨,作战半径不小于3200公里,航程达到9000公里。由此可见,B21确实是跟图26、轰6N类似的“远程型轰炸机”。那为何美国当年连B2这样的庞然大物都能研制生产出来,现在小一号的B21却难产了?美国的技术难道退步了吗?

B21明显小了一圈

按理来说,B2的研制经验应该会让B21在难度上是要低不少,况且后者在气动布局上也没有多么亮眼的创新,可以继承B2在气动、飞控上的一些成熟技术。但作为下一代轰炸机,B21绝不是B2的缩小版,它在研制过程中贯彻了美军最新的“穿透性制空”理念,目标是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突破先进而又严密的防空体系,对大国内陆的纵深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打击”。需要强调的是,这个打击是抵近的常规精确打击,而非用带核弹头的远程导弹发动的防区外打击。由此可见,B21不仅要确保美军的既有技术优势,还要进一步扩大,它必须具备“全波段的低可探测性”,为此B21采用了隐形舷窗和新型吸波涂料等新技术。

B21的隐身性能在B2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

但理想虽然丰满,现实却是残酷的,在今非昔比的大背景下,B21面临的最大难关不是新技术的应用,而是旧技术、工艺、工人的流失和成本的严格控制,还有决策者的好高骛远和自相矛盾。

一,先看旧技术、工艺、工人的流失。2021年,美国政府发布了招标书,要求本国工业界对B2轰炸机热负载交换器的核心部件进行测绘仿制,即想要找供货商通过逆向工程制造出这一核心部件,以便替换出问题的部件,这一核心部件所属的负载热交换器大概率是对轰炸机密集航空电子设备进行冷却的装置。简单来说,就是现在的美国供应商对这个部件已经是两眼一抹黑,完全不知道怎么生产新的零部件了,只好找国内企业测绘仿制了。另外,招标书还要求开发拆卸工艺以移除寿命到期的零部件,开发焊接工艺将仿制的核心部件安装在B-2热负载交换器上,这表明美国现在不仅不会造这一核心部件,甚至连怎么拆装都不会了。这从侧面反映了B2的技术图纸、工艺文件流失严重,很多技术工艺看似成熟,实则需要重新开发和摸索。

但这还不是最难办的,最难办的是美国制造业“空心化”严重,为B21建立一整套材料、零部件供应商组成的产业链,再让这个产业链高效运行非常困难。如果这个靠砸钱还可以解决的话,那么缺乏优质产业技工的问题就不是钱能办到的了,本来美国军工企业优质产业技工的流失就很严重,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很多年长的高级技工染病去世,这使得美国很多高新武器装备的生产都面临巨大困难,B21也不例如,而高级技工的培养绝非朝夕之功。

二,再看成本的严格控制。B2是当年美国以倾国之力,不计成本,不惜代价与苏联进行军备竞赛的冷战产物,再加上苏联解体后,其产量由133架被砍为21架,最后的单价高达22亿美元。现在的美国当然没有当年的压力、动力和魄力了,因此,B21的一大特色是成本的严格控制,每架飞机的生产成本被限制在5.53亿美元(2010年美元币值),封顶单价也不过6.51亿美元。但在B21无法像F35那样通过外销摊薄成本,全球物价又普涨的情况下,要达到这一目标显然是非常困难的。倘若美国政府不追加预算,B21很难守住2023年首飞的时间节点。

三,但B21难产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决策者的好高骛远和自相矛盾。B21虽然比B2小了一圈,只有远程轰炸机的块头,但以美国现在的国力,再研制一款真正的战略轰炸机已经是奢望了,因此B21必须要在B52和B1B退役后,扮演战略轰炸机的角色,这就导致了一对尖锐的矛盾。以美帝新世纪以来一贯贪大求全的作风,肯定是既要降低成本又不愿削弱自己的空中战略打击力量,必然会把B21“赶鸭子上架”。但要让小了一圈的B21充当战略轰炸机的话,研制难度可就要比B2大多了,这很有可能才是B21难产的根本原因。

美帝很难容忍自身空中战略打击力量的削弱

总而言之,虽然B21一再难产,但这并不表明美国退步了,相反,其军工科技总体上一直处于引领前沿的地位,但很多先进武器装备的基本战略定位却出现了问题,不是好高骛远,指标定得过高,就是片面追求成本控制,一味强调省钱,走了两个极端,出现了自相矛盾的结果。另外,在产业“空心化”严重的情况下,美国的产业配套能力确实退步了,这正是其心急火燎地搞“制造业回流”的重要原因。最后B21很可能像F35一样,不得不用原产于中国的材料、零部件甚至电子元件,否则不但其成本指标无法完成,甚至B21项目本身能否顺利进行都要打一个问号,但这也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2 阅读:547
评论列表
  • 2022-10-01 00:14

    感觉轰6还可以用个50年

  • 2022-10-01 20:38

    高功率激光武器可能会颠覆现有六代机的设计,任何现有轰炸机,运输机经过改装可能都拥有碾压f22的实力,可能美国一直在放烟雾弹,b21可能是一款搭载了高能激光武器,起飞重量在100吨左右的中型轰炸机,它搭载的激光武器有能击毁任何来袭导弹,这种轰炸机能够硬扛着战斗机的拦截突入敌方纵深腹地进行精确打击,那我们的麻烦就大了,可能这种搭载了激光武器的中型轰炸机才是六代机的设计方案

飞帅

简介:持续发布武器装备类内容,精彩纷呈,鞭辟入里,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