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狮子|南朝石狮艺术的风格和成就

惠安闽兴福石雕 2019-01-13 17:18:06

南朝石狮是在写实的基础上结合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将狮虎一类巨兽的凶猛,悍烈的属性高度的融进了作品,表现的更加威猛,雄强,庞大。如萧景墓石狮子,昂首挺胸,傲视四野,胸挺的非常有力,主要胸肌宽厚硕大,结实和高挺的夸张,显示它的强劲;昂首已达到仰天大势,又载傲视四野,更衬出它具有志在天外,纵横盖世的博大气势。从整体结构看,首尾协调,四肢劲健,跃跃欲动,显得生动,振奋,挺拔,充满了活力。阔口呼号,垂舌至胸,夸张的十分巧妙,得宜而具有写实性,原作吐出的长舌还在上卷,正是猛兽动怒时发出呼号时的动态、口形,这就更增添了神兽那种慑人心魄,望之生畏的逼人气焰。诸如此类,浪漫的艺术手法普遍地贯穿在南朝石狮艺术的造型中。

南朝石狮艺术另一个特点是体量庞大、气势宏伟。南朝时期的石兽,在宋、齐、梁、陈顺延历史的发展,石兽的体积越来越大,与东汉石兽比较,犹如猫虎之别,因而所形成的气势显然不一样。同样的技术手法雕出的两件作品,由于体积大小的差异,表现出的气势显然不同。南朝石兽普遍体积庞大,全是整块巨石雕琢而成。从量感便可以压服对方,形成宏伟磅礴的气势,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君临天下,臣服万民”的权威思想,故而达到主人们荣耀自身和吓退鬼魅的目的,这正是南朝石狮艺术逇一个鲜明的特色。

南朝石狮艺术的第三个特点是装饰手法的神幻化。根据现存的南朝石狮,基本上大都有双翅,有的还饰有云纹、火焰纹,同体的如蔓草的卷曲花纹,特别在帝陵前的麒麟表现的更为突出。这种手法主要是继承了战国、秦、汉的神幻艺术,同时融进了佛教思想意识。因为在南北朝,正是佛教兴盛时期,故而南北方在艺术上,雕技上交相辉映,相互影响,促进了南朝石兽在造型上和装饰上神幻化和理想化。这种社会环境感染着人们的意识,影响着雕刻匠师们。雕工形成了相似的思想,产生了与时代的共鸣,因此在创作过程中,很自然地刻画和表达出神秘虚幻的形象来。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