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苔藓,想来大家都不陌生,印象里它就是生于背阴地里的一抹小小的绿,小时候还会用小铲铲弄上一小块,轻轻抚摸着玩儿,手感滑滑的,踩在上面经常被大人提醒:小心点,别滑倒。
对于苔藓的印象似乎也就仅此而已,可是当读到清代诗人袁枚的《苔》这首诗时,却着实震撼到了我: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在这之前,我真的不知道苔藓还会开花,一直以来只以为它是小小的,毫不起眼的,虽觉它生长不易,却也没想太多。
如此平凡、渺小的生命,于世间实在为数不少,只因它们都不曾被关注,就像苔藓,虽生长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却阻挡不了它展示自己的价值和魅力。
如米粒般微小的苔藓花,像高贵的牡丹一样尽情开放,那是怎样的自信,又该是如何的坚强,才能勇敢地追求和展现自我。
幽僻阴暗,寂静至极,就是这样的环境,那一抹不起眼的绿点缀着独属于这里的故事,述说着独属于这里的顽强——微光绽放,自成芳华。
或生于冰冷石壁,或生于枯木之下,或生于久不见光的老旧墙根下,在我们几乎不曾关注之地,就那么默默生长着,不追求喧嚣,不羡慕繁华,既没有鲜艳的色彩,也不曾吐露芬芳,只管独自释放的生命之光。
小小一片苔藓,没有牡丹的娇艳华贵,不会像牡丹花开,受世人赞美;亦缺乏玫瑰的浪漫多情,只以自己的那份对生命的执着和热爱,在某一个角落里,努力生长,守护自己的花期。
静静绽放,无人欣赏,却不忘自己是大自然的一份子,既来这世间,就有绽放的权利,就该拥有属于自己的梦想。“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份自信,这份勇气,以及对梦想的追求,值得我们为之点赞。
小小的苔藓努力着,平凡的我们又有何不努力的理由,人生路上,难免有这样的困难,那样的挫折,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自成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