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和宝钗,本质上有相同之处,都是再精明不过的人。想尽一切办法捍卫自己的权力,但是对于他人,特别是下人,却是看作地上泥,随时可以牺牲他们。
在她们的眼中,丫头下人是狗儿猫儿,养着他们是可以随时为主子服务的,哪怕要拿出他们的性命也是本分的。
为什么这样说,我们可以来看看宝钗和探春在几件小事中的表现,她们的言行便表明了她们的态度。
比如书中第三十二回,金钏儿因被王夫人打了一巴掌且撵了出去,她受了侮辱之后投井自尽。对于金钏儿之死,宝钗是这样劝告王夫人的:
“姨娘是慈善人,固然这么想。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
金钏儿虽然是个丫头,但她毕竟也是个活生生的生命,她的死王夫人多少都有点于心不舍,赔了一些银子,还给她新衣服妆裹入殓。
可是在宝钗眼中,丫头却不是人,她觉得金钏如果自己气不过投井而死,那她就是个糊涂人,是自找的,不值得可惜。
金钏是跟她一般大的姑娘,宝钗却说得出如此冷血的话。有用之时,她拿旧衣服给金钏,拉拢金钏为其服务,无用之时,便说金钏死不足惜。可见宝钗的无情。
又如第四十四回,凤姐过生日当天,贾琏在家与鲍二家的偷情,不料被凤姐撞个正着。
鲍二家的估计说让贾琏把平儿扶正,贾琏又说平儿也是一肚子委屈不敢说。凤姐听了这话气得半死,她又不能打贾琏,便把气撒在平儿身上,抓过平儿就打。贾琏也不好对凤姐动手,也对平儿动手。平儿被打的平儿有冤无处诉,只能干哭。
平儿被冤众人是看得明白的,贾母一时不明,尤氏李纨等人就对贾母说:“平儿没有不是,是凤丫头拿着人家出气。两口子不好对打,都拿着平儿煞性子。平儿委屈的什么似的呢,老太太还骂人家。”
平儿被李纨拉到大观园去,还哭的哽咽难抬。这时,圣母宝莲花宝钗又来了,她劝平儿:
“你是个明白人,素日凤丫头何等待你,今儿不过他多吃一口酒。他可不拿你出气,难道倒拿别人出气不成?别人又笑话他吃醉了。你只管这会子委曲,素日你的好处,岂不都是假的了?”
听听她这劝人的话,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平儿被打是应该的,她作为丫头下人,就该当主子的出气筒,主子要骂她打她,她不但不应该反抗,还应该感恩戴德才对。否则,平儿就是对主子不忠心,是虚伪。
宝钗这番话,听起来冠冕堂皇,实际上把冷酷无情演绎得淋漓尽致。
探春有些时候的作风和态度,跟宝钗也是很接近的。
比如书中第六十回,芳官茉莉粉当做蔷薇硝给了贾环,赵姨娘觉得芳官看不起人。她气不过便跑到怡红院找芳官大吵大闹,最后藕官、蕊官、葵官、豆官等人都过来一起,和赵姨娘混打在一起。
探春得知此事后,过来将大家喝住才停下手来。问起原故,探春便对赵姨娘说:
“那些小丫头子们原是些顽意儿,喜欢呢,和他说说笑笑,不喜欢便可以不理他。便他不好了,也如同猫儿狗儿抓咬了一下子,可恕就恕,不恕时也只该叫了管家媳妇们去说给他去责罚,何苦自己不尊重,大吆小喝失了体统......”
探春这话,固然是为了息事宁人,不想赵姨娘被人欺负,也不希望她搞起这样的事连累自己。但实际上,探春说的也是实话,在她看来小丫头子们就是些玩意儿,喜欢可以和他说说笑笑,不喜欢便可以不理他。
丫头在她眼中是绝不可以与她同等而言的,与丫头动手,那都是失去了主子的身份。这样说虽然也没有错,但是终究她是看不起丫头下人的,他们是猫儿狗儿一般的顽意儿,就该对照主子摇尾巴讨好,否则就该受到责罚。
探春的精明,对身份的泾渭分明,对权力的追求,大体上和宝钗是一样。不过探春做人比宝钗真实一些,她爱恨分明,没有宝钗那么做作和虚伪,所以探春还是比较受人喜爱的。
探春(朱棣)是林黛玉知音,符合墨家务实改革思想的部分西学文官,最滋润的时期是朱棣开放的元政时期,以明英宗时期的于谦为代表,达到最鼎盛时期,就是林黛玉的前三世“神、瑛、世”之中的“瑛”时期。相反,元春(朱元璋)是林黛玉最大打压者,符合墨家思想的务实改革派文人在嘉靖复辟(元春省亲)后的明朝第三春,屡屡被打压,虽然顽强抗争生长,但仍然最后摧残而死,就是元春屡屡否定黛玉宝玉写的大观园题名,屡屡以礼物贬低林黛玉地位,以及元春影响下的王夫人等最终对黛玉下手等等情节。大观园如果是探春和黛玉组合来管家,才是唯一的出路,可惜,黛玉始终没有得到管家机会,眼睁睁看着宝钗把探春管家计划搅黄。
探春原型是朱棣,杀伐果断,却不敢惹淮西党,十二戏子原型是淮西党,后来的南京派,是赵姨娘一家的克星,暗指淮西党监控朱棣燕王势力的历史。薛宝钗原型是阉党武将,金川原型是魏忠贤(和秦钟相同),钗钏按照“金、玉、宝、裙”的级别,宝钗宝琴是阉党中很低的朝臣武将文官级别,她为金川死后盖衣,说明他们是相同的标签-阉党。金川之死的细节正是“迷魂香案”的具体过程,魏忠贤死后,阉党下属纷纷揭发魏忠贤,求得皇权之宠以自保。探春和宝钗是截然不同的两类人。探春(朱棣)是林黛玉(东林党墨家思想文人)的知音,林黛玉死时,只有探春和李纨在场,薛宝钗是林黛玉的始终对手,无论手段品行眼光能力都不在一个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