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郁的影像风格以“诗意的写实主义”著称,他通过光影创造出独特的银幕体验,将现实的质感与诗意的美感完美交织。在他的镜头下,观众得以进入一个细腻而深沉的情感世界,这个世界既扎根于真实,又散发出梦幻般的诗意氛围。他善于运用光影、色彩与构图的精妙语言,赋予影像强大的叙事力量与情感深度,勾勒出属于他的“光影世界”。这种光影的艺术表达,既是他作品的标志,也是他创作探索的不懈追求。
12月8日下午,郑照君主持第六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大师班,曹郁以“我的光影世界”为主题,与观众分享了他的创作历程,以及隐藏在“光影世界”背后的艺术哲学与实践经验,带领大家一同探寻他在光影之路上的心灵轨迹。
“电影就是一个梦的艺术”曹郁开场便提到他对电影的理解:“电影就是一个梦的艺术,我感觉在艺术类型里没有比它更像梦了。”他认为“没有所谓真实的电影”,即使是纪录片也需要经过选择和剪辑,电影的魅力在于它能够捕捉并再现那些超越现实的瞬间。“我希望观众看到从头到尾就是一个梦,整个就是一个梦。”他的这些观念深刻地影响着他的创作方法,在逐渐形成其独特的“诗意的写实主义”影像风格。
选择“我的光影世界”作为主题,一方面源于他对“电影:梦的艺术”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因为光影在他的电影创作生涯中有着重要地位,每部电影都像是他生命中的一个章节,在光影世界里带给他新的感悟和成长。
“年轻的时候就是要大胆去做各种尝试”
曹郁回忆起自己对摄影的热爱始于初中时期,当时观看《末代皇帝》(1987)后,他被电影中的视觉效果深深震撼。他分享了自己早期的作品,一段在高中时期用摄像机拍摄的短片,内容简单,只是一些云和太阳的画面,却展现了一个少年对世界的好奇和渴望表达。
曹郁的职业生涯起步于与先锋戏剧导演孟京辉的合作,拍摄《像鸡毛一样飞》(2002)。他回忆说:“那是我第一次跟一个有名的导演合作觉得挺紧张的。”尽管缺乏经验,他依然勇敢地将所有新奇的电影手法融入作品中。“年轻的时候就是要大胆去做各种尝试,哪怕现在看有些做法挺幼稚,但那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自然给了你生活的答案”《可可西里》(2004)是曹郁进入电影行业后的首部重要作品,其拍摄过程充满艰辛。与陆川导演一同选景时,他面临着诸多挑战。拍摄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包括高原反应、没电以及有限的设备,让拍摄难上加难。仅有两个摄影机、三个镜头和一组轨道,条件如同学生作业般简陋,这使他陷入了创作困境,长时间无法找到解决方案。
然而,经过深思熟虑,曹郁意识到需要放下自我设计,向大自然学习。他之前未深入研究过拍摄主体,也未将剧作内容与自然环境充分融合。于是,他决定顺着大自然的感觉拍摄,根据不同时间和气候选择拍摄时机,以自然光影赋予画面表意性,从而营造出与剧作相契合的氛围。
这部电影的成功对曹郁意义非凡,不仅为他赢得了摄影奖,更重要的是打开了他的内心。他感慨道:“在拍摄《可可西里》时,大自然召唤了我,后来有了那样的感觉,自然给了你生活的答案。”这部电影让他领悟到摄影好坏不仅取决于造型能力和技术手段,更在于能否读懂剧作并与之贴合,这对整个电影创作团队都至关重要。
“人性的风景最重要”与《可可西里》中自然环境为关键角色不同,《南京!南京!》(2009)里“人性的风景最重要”。为突出这一点,曹郁考虑用黑白胶片拍摄,因为黑白具有“提纯感”,能让观众将注意力集中在演员的“眼睛”和“脸”上,“这是一部关于脸的电影,而不是关于一个环境的电影”。
“你需要把想法变成可视化的东西”,为了说服投资方和合作伙伴,他们制作了彩色和黑白两种试片,最终,他们根据试片效果确定了黑白胶片的拍摄方案。
进入拍摄阶段后,面对充足的预算和丰富的设备选择,曹郁却陷入了焦虑。尽管初始试片配置豪华,但效果“不是那么的精彩”,让他感觉黑白摄影“有点装的感觉”。于是,他尝试肩扛摄影进行试拍,陆川也认可这种拍摄方式带来的独特感觉。曹郁解释说,肩扛摄影如同用手机拍摄视频,是一种“完全的即兴的反应”,能让摄影师一个人决定画面的所有运动,赋予影片更强的现场感和真实感。
《南京!南京!》的拍摄长达八个月,这一过程让曹郁获得了独特而难得的体验,他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松弛感”。他表示,“不是因为你已经当时得了奖怎么样,你很松弛,而是在于你太关注内容了,你太喜欢这些演员了,你已经忘了你自己,所以自然就变得松弛了”。这种松弛感不仅让他在拍摄中更加投入,也为影片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曹郁认为,好的电影就像是一段段生活,《南京!南京!》让他仿佛置身于 1937 年的南京。他感慨电影创作的奇妙之处,“电影是自己把自己拍出来的”,当影片呈现出理想效果时,那种感觉如同电影有了自己的生命。
“电影之神的召唤”曹郁直言《八佰》(2020)是他拍摄过“最复杂的一个电影”,其战斗题材与《南京!南京!》相似且为超级大制作,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创作难度。在创作思路上,他认为影片核心在于“光明与黑暗的对比”,正如他在摄影阐述中引用的“最黑的夜里有最亮的光”,这一理念贯穿全片,尤其在夜晚场景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生死的较量通过光影的反差得以凸显。
为避免重复自我,曹郁决定不采用黑白摄影,而是打造“彩色的黑色电影”风格。他将南岸设计得色彩感更强,参考了索尔雷特等摄影作品以及纽约、巴黎等地的景致,同时以上海建筑为基础,通过南岸色彩与仓库内残酷战斗场景的对比,强化视觉效果,让光从象征生的南岸照入北岸仓库,营造出独特的氛围,使观众能感受到希望与现实的冲突。
影片的成功离不开集体的力量,曹郁感慨,《八佰》让他深刻体会到电影是集体力量的结晶,拍摄过程中那种难以言喻的默契和节奏,仿佛受到“电影之神的召唤”,每一个瞬间都恰到好处,完美呈现,让他对电影创作充满敬畏之心,这部作品也成为他创作生涯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你可以永远地往前走”在《八佰》之后,曹郁迎来风格截然不同的《脐带》(2022)。因原摄影师中途离开,曹郁临危受命接过拍摄重任。对比极为鲜明,从《八佰》的两千台灯到《脐带》仅有的十二台,骤减的配置让习惯大场面的他“很不适应”。
虽说条件简陋,甚至比当年的《可可西里》还“精简”,只剩一台航拍机,但曹郁却收获了前所未有的轻松。没有上千群众演员候场的压力,拍摄回归质朴,倚仗大自然的自然光,月光成了背景光,片场燃着真实的柴火,赋予画面别样的烟火气。曹郁直言:“《脐带》对我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电影,我觉得自己拍得还挺好的,算是代表作之一,因为它又让我找到了从前一部分的我。”
这部电影于曹郁而言,有着特殊意义,给了他关于生和死的答案。拍摄期间,曹郁的母亲去世,沉重的打击没有击垮他,反而将这种情感融入影片创作之中。影片尾声恰是一场儿子与母亲的离别戏,彼时刚从北京医院赶回的曹郁,收起悲痛,冷静投入拍摄。“每个镜头都是我自己设计的去拍,你觉得特别像母亲利用这个电影的载体,像教小孩走路一样,先迈左腿,再迈右腿,每个镜头像迈了一步一样,教你每一步怎么往下走”,这场戏饱含深情与释然,拍完天色破晓,曹郁站在内蒙原野,望着仍冒余烟的片场,心生茫然,却又似有所悟,“感觉你似乎获得了什么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我们在电影里面的那些冒出的光,火堆里面冒出的那些火星,随着风飘散的时候,你突然觉得生命就是这样,你可以永远地往前走”。
从最初的短片到最近的作品,这些电影跟他人生的很多节点是重合在一起的。在曹郁看来,“电影就是一生的事,电影就是一个最完美的梦。”
“人永远比机器重要”在互动环节,曹郁与观众积极互动,解答了多个电影创作相关问题。对于青年导演创作中设备资金有限的问题,他建议“对于非影院放映的学生毕业作品,摄影机选择较灵活,关键是踏实拍摄,要尽可能找到好的合作者,比如演员、摄影师等,因为‘人永远比机器重要’,这对实现个人风格最大化至关重要。”
有观众问到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平衡艺术追求和商业考量,曹郁回答:“其实在我看来,好的艺术和商业并不冲突。就像我参与的一些影片,虽然要考虑商业因素,但我始终坚持在视觉呈现上要有独特性和艺术性。只有拍出有品质、有深度的画面,才能吸引观众走进影院,从长远来看这也是一种商业成功的保障。”
曹郁从他个人的具体创作实践出发,深入到生命历程的感悟,在本次大师班上充分展现其“诗意的写实主义”影像风格,为电影从业者和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也为电影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思考。期待未来电影创作者们能在借鉴这些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