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玲的《热辣滚烫》,有一个很猛但很隐晦的细节,今天来聊聊。
杜乐莹200多斤的时候,不仅是作息混乱、日夜颠倒,还吃了一堆不健康的食物,烟酒均沾。
妈妈收拾屋子的时候,拿出了两瓶喝了一半的可乐,想着别浪费拿去做鸡翅来着,
结果里面全是杜乐莹扔的烟头。
这是很生活化的一个包袱,也是一个很妙的伏笔。
后来,杜乐莹邂逅了拳击教练昊坤,在对方失意的时候陪他喝了12瓶啤酒,把他扛回家。
一开始,昊坤并没有拒绝杜乐莹的示好,几乎可以说是理直气壮地享受她对自己的付出。
比如,住到了杜乐莹自掏腰包租下的房子;
吃她做的减脂餐,点的各种外卖;
以及,虽然不知道自己参赛的名额,是杜乐莹预支5000块工资换来的,但结果就是,他享受了这份“福利”。
两人同居阶段,也第二次出现了烟头的细节。
那个时候昊坤拿到了参赛资格,但体重还尚未达标,所以紧锣密鼓地在备战。
杜乐莹做不好减脂餐,最后还是点了外卖,然后悠闲地在煤气炉灶前点燃一支香烟。
昊坤正好回来,看到这一幕。
呼应不久前,他请杜乐莹抽烟的时候,她曾腼腆地拒绝,说自己是不抽烟的。
这也是一个比较俏皮的包袱。
然后第三次出现,是乐莹已经减重100斤,再次遇到转行做搬砖工人的昊坤。
这一回,换杜乐莹备战比赛了。
两人重逢,有万般感慨,杜乐莹提了一筐啤酒请昊坤喝。
在空地上,昊坤给乐莹递了烟,她拒绝了,说自己已经戒了。
这一次,不是想刻意营造矜持的形象,而是在坚定地为比赛做准备。
烟头这个元素是分散在影片的三个阶段的,有时间差,也成为了串联起剧情的一个关键细节。
它有搞笑的成分,其实也承载了对比的作用。
起初,昊坤吸引杜乐莹的是什么呢?
是他追求梦想的热忱,他说自己很爱拳击,就想赢一次。
但面临实际情况的时候,他选择了妥协,拿那3万块打一场假的,然后退役。
说起来,怎么选择,都是个人意愿,这是无可指摘的。
但在备赛期间,你会发现昊坤其实是没有尽全力的,他没办法做到像乐莹那样纯粹。
就光是戒烟这一点上,杜乐莹已经赢了啊。
不得不说,贾玲这个细节处理,真的是很出彩。
以前我们一直看的是男性导演的叙事视角,女性在其中往往是一个衬托、工具的作用;
现在雷佳音也成为了“绿叶”,我觉得是一种很好的平衡。
尤其是,我认为贾玲对昊坤的设定,是有下足功夫的。
昊坤以前是一个苦练技术、看不惯不公平、有梦想的人,但最终被现实打败了,过得不太好。
这个设定好熟悉是不是?
男性角色在以前大家的惯性认知里,就是这样的:是追求梦想的少年感、是宏达的英雄主义。
但,贾玲所埋的伏笔,会让人思考:
昊坤的失意,真就完全是不公的环境使然吗?
昊坤是可以举起酒杯,一吐为快,把梦想讲得闪闪发光,批判周遭的黑暗,
然而到自己身上,你还是会看到他本人试图蒙混过关的时刻。
所以他在意的“赢”,跟杜乐莹所在意的“赢”,注定是不一样的。
你会发现,昊坤的热血和少年感,是建立在有对手,有赛场角逐的前提下的。
职场上有敌人,是逼自己做销售的无良老板,是凭脸蛋吃饭的同事;
技术上有敌人,是凭老爹花钱走后门的选手...
这也是为什么,杜乐莹完成比赛后,昊坤还在说“你差点就赢了...”
当你必须要靠一个外在的力量,一个假想敌也好、别人的声音也罢,去立住自己的时候,你就已经是一个很虚弱的人。
所谓的英雄末路啊、少年心气破灭的怅然啊,这些在一个女性默默变强的对比下,真的一下子就显得黯然失色了。
这是贾玲作品的精妙之处,就是她在告诉所有人,无论男女:
不必追求输赢,只活一次,只追求自己内心的赢。
现在的贾玲也是这样的,挥刀斩断自己20多年来积攒的绝对优势,42岁的年纪重启一条自己想探索的赛道。
发挥自己的优势,专注做到自己的最好。
好勇。
真如她所说,她不是变瘦了,而是变强了。
很多人都在讨论,玲姐以后还会不会恢复以前那个胖胖的形象嘞?比如说为了角色什么的?
又或者说,她这个非常有力量感的形象会一直保持下去吗?
玲姐给的回答,和电影中的杜乐莹一样,是看心情。
笔者认为,她大概率是很难再胖回去了。
出于健康考虑,并且她的饮食结构也已经是大改的情况下,她不会了。
至于说角色需要什么的,估计也很难。
她要走的路已经跟10年前、20年期的自己,是大不相同的了,很难存在说接一个胖女角色的可能了。
什么阶段,干什么事,就是凭自己的意愿、心情,不必去考虑是否讨别人喜欢的问题。
我们当然怀念那个胖胖的、幽默的贾玲。
但我们更期待那个有自己的态度、能把自己的优势和影响力发挥出来的中国优秀女导演。
玲姐,放心大胆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