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8开始领克开启撑杆跳模式

全景新经济 2023-04-03 15:05:49

2016年成立的领克,已经走过了近7年。

迄今为止,它的表现堪称精彩,但也有人会发问:在新能源×智能化这个新赛道上,诞生于燃油车时代的领克,下半场到底怎么玩?

其实这个答案,在接连参加完领克08的亮相、以及魅族领克跨界发布会之后,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智能化超车

在领克08亮相当晚的专访中,领克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杰至少说了不下3次:330就知道了。

他说的是魅族3月30号晚上举办的新品发布会,重头戏就是Flyme Auto汽车生态座舱的发布。

说实话,看发布会之前,我以为这次只会是个类似“宏图愿景”之类的画饼之作,毕竟才刚刚合作没多久,但实际上,领克和魅族“蓄谋已久”,现场效果可以用炸裂来形容(具体内容请留意汽车天涯的现场报道)。

先问一个问题,在330之前,在全球市场,能够同时满足:

A 拥有独立手机业务

B 拥有独立的车机研发能力

C 能够实现在AB二者之间实现无缝交互

这三个要求的车企,有几家?

答案是0。

问界很强,华为很牛,但问题在于,赛力斯并非华为旗下车企,任正非刚刚用“华为5年不造车”锁死了这种态势。

其他手机厂商方面,小米、苹果这些IT企业虽然磨刀霍霍,但毕竟车子还没造出来一台,况且,卖车比卖手机可难多了。

在330之后,这个数字变成了1。

收购魅族,以及二者看来早就已经进入合作研发阶段的智能座舱,让领克几乎是一步到位站在了与问界并列第一的位置,问界最大的优势在于已经完成量产化,但长期来看,领克+魅族合体这种全栈自研模式潜力更大。

现在明白了为什么蔚来一直铆足了劲想做手机,或许很快,车企都会把手机业务作为新的内卷方向,而李书福已经先行一步。

总之,330之后,短期内不看好任何一家没有可控手机端的汽车品牌,除非汽车行业的硬件标准化程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目前几乎不可能,华为的战略摇摆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这就是领克08诞生的基础。

前段时间,领克车主集体抱怨车机OTA的事件,反映的正是领克在自己上半场欠下最多的比分,而在领克08以及Flyme Auto诞生后,领克不仅补齐了这块短板,而且找到在智能汽车时代做领头羊的感觉。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