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的舆论界经常能看到“霸权衰落”这样的字眼,但是吧,咱们还是得实事求是,《美帝崩裂》目前只是一部电影,帝国的衰落且还有段时间呢,在咱们生活的当下,华盛顿的霸权依旧是有用的,至少对于菲律宾来说是这样的。
这段时间咱们的新闻一直在报道黄岩岛仁爱礁那边的情况,我觉得与其担心那些所谓“民间组织”冲闯,倒不如担心美菲两国在军事层面的互动,毕竟前者已经怂了,后者可没有停下来的迹象。最近咱们的国防部就对不久前的美菲军演中,沙盘上出现了外形疑似“辽宁舰”的航母模型这件事,进行了回应。
现在网络上并没有关于这次沙盘推演的具体细节,估计以后也不会有,但可以推测,这一次明显是在针对中国军队的沙盘推演,美军负责提供战术指导和装备,并进行一定程度的支援,而菲律宾就是战役主力。至于他们可能会使用的战术与装备,基本上是能够猜个差不多的,因为首先要排除“菲律宾具备反航母作战能力”这个选项,要么是由美军亲自对阵我们的航母战斗群,要么是把菲律宾变成乌克兰2.0,自己出技术出装备,菲律宾只需要出人命,来袭扰我们的航母战斗群。
总之,这种沙盘推演基本只能以双方现在的情况为参考对象,得出来的结论未必符合未来的现实,而且东大的实力鹰酱应该心里很清楚,要不然之前搞了这么多次在台海的兵棋推演,他们居然还要“开挂”才能惨胜,搞得我一直以为这是一种新的要军费手段。
而未来东大海上力量会发展成什么样,具体的装备和战术没人能给出回答,能也不会回答,但大致的情况还是可以聊一聊的。福建舰为代表的航空母舰,及其配属力量,最近这几天聊的很多,就不再多讲了,我们今天来讲讲这段时间流传于网络的,有关076的消息,它有可能会成为人民海军未来作战方式的一种代表性装备。
实事求是的讲,076的最终形态可能并不是单纯的两栖攻击舰,因为在它的设计方案中,有一种是要在甲板上安装电磁弹射装置,弹射舰载无人机的。目前来看这个方案很有可能已经被采纳,那么076就会比通常我们熟知的两栖攻击舰拥有更强的航空作战能力,其定位可能会类似于二战时的“护航航母”。
网友绘制的想象图
正是因为这种种原因,我才不会直接将076称为两栖攻击舰,同样的,这或许也就是076目前能够拥有很大讨论空间的原因,因为我们现在并不能确定其外形以及角色定位。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种类似于“护航航母”的大型水面战舰,能够直接强化我军航母战斗群的航空作战能力。
先说说什么是“护航航母”,如果是以二战为历史背景来讲述,那么这种军舰就是一种小型航空母舰,成型时间大约是1930年代,它们当中的大部分都是由自由轮改装而成,满载排水量从1万吨到2万吨之间不等,载机数量通常在30架以下,并且航速慢,比如美国在二战时大量建造的“博格”级护航航母,其最高航速仅为18节,约等于每小时33公里。
这种护航航母在当时的主要作用就是保护货运航线、护卫运输船团,在太平洋战区,这种航母由于航速不够,无法与正规舰队共同行动,但是其依旧能够为登陆部队提供大量的空中掩护,而且因为建造难度较低,建造速度较快,装备数量也远高于正规航母,比如俗称的“饺子”级航母的“埃塞克斯”,美国海军总共建造了24艘,是正规航母当中数量最多的,但是这个数量仅为“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的一半,美国海军总共建造了50艘该型航母。
因此将护航航母算在内,美国海军在二战结束时拥有的航母数量高达136艘,而我们军迷知道的“一星期下水一艘航母”的历史事实,多半也是跟这种护航航母有关。而这庞大的数量也让护航航母成为了美国海军防卫舰队的主力,并且它们当中的不少还在战后继续为美军效力,成为了飞机运输舰,直到1970年代才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而它们的部分职能,比如为两栖登陆部队提供空中火力掩护,也被后世的两栖攻击舰等大型两栖作战舰艇所代为承担。
时过境迁,军事科技的发展以及作战环境、作战需求的改变,让人们不再提起这种用货轮简易改装而成的小型航母,但是自从美国海军将自己的两栖攻击舰定位成“闪电航母”,并且为其配备F-35B隐身舰载机之后,这种护航航母的“影子”似乎再次出现了。
我在很久之前的节目里讲过,美国海军这种做法是配合他们的海洋战略而诞生的,未必适合我们人民海军,而且让两栖攻击舰搭载隐身舰载机,完成他们的分布式作战理念,也无法让两栖攻击舰本身脱离我们反航母作战体系的打击范围,除非美国是想用造价相对低廉的“闪电航母”来消耗我们的反舰弹药,为“尼米兹”或“福特”创造进攻窗口期。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076就完全没有必要用固定翼舰载机去强化自身航空作战能力,接下来我说说我的“暴论”。我有两个理由,第一个就是成本问题。众所周知,相对于大型航空母舰,两栖攻击舰的技术门槛低、建造成本低、建造周期短,所以也有些发展中国家会采购两栖攻击舰来充当轻型航母。
而对于大国海军来说,这“两短一低”,理论上可以使它在装备数量上超过航母,最起码可以保证它的数量不会比已经服役的航母数量少很多,我们现在有3艘航母,2艘服役1艘海试,075两栖攻击舰数量则是现役3艘,4号舰也已经下水。美国海军的话,总共11艘现役航母,如果“好人理查德”没被烧熟的话,他们也有10艘两栖攻击舰。
如果076增大甲板面积,并且能起降固定翼舰载机,那么我方海上编队的航空作战单位,就不再只是航母甲板上的舰载机部队了,一旦形成战斗力,那么针对它的作战安排也会存在两种可能。第一种,最显而易见的,就是以它为核心,单独组建海上集群,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在成本得到控制的前提下,获得比现在更多的,能够投入到远洋的海上航空力量。用来干什么呢?还是一样的:就是为了维护我国日益增多的海外利益,以及商业、能源通道安全。
航母太贵,如果让航母战斗群把这样的任务都包圆了,那我们的军费压力会比较大,可能我以前说的8艘真不够了。但如果将造航母的成本,匀一部分出来,建造能搭载固定翼飞机的076,那么就能达到前面讲的目的。当然我必须说清楚,这种模式下的076,航空作战能力依旧不及航空母舰,但用来在重要海上通道附近为我国商业船团护航,防止某“海盗”的袭扰,也是够用的。
第二种,就是将076编入航母战斗群协同作战,而这也是我关于今天这个观点的第二个理由。核心思想依旧是用相对较少的成本,获得更强的航空作战能力,但形式上会有些不同。这个时候的076上的舰载机部队会从主力航空作战单位,变成辅助单位。另外得说明一下,如果我们在未来决定不研发垂直起降战机,那么此时的076上搭载的会是舰载无人机以及有人驾驶的直升机,毕竟甲板面积还是比不上航母,无法起降有人驾驶的固定翼舰载机。
但是076的甲板,在整个航母战斗群中,显然能够起到起降辅助类无人机的作用。我不知道有没有人会想到美军的MQ-25“黄貂鱼”无人机,这个东西在2022年进行了上舰资格测试,目前还没有服役,预计服役时间会是2025年,它原本是要被做成无人战斗机的,但因为种种原因最后变成了给有人驾驶舰载机加油的无人机。即便是这样,它依旧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它本身也是需要占用甲板以及航母机库内空间的,而它本身并不具备战斗力,是完全的辅助类军机,航母上多装备一架MQ-25,那就要少装备一架“超级虫”或者“肥电”这样的作战军机。
同理,现在比较热门的“无人僚机”技术,也需要为协同有人机作战的无人机,提供甲板和机库的整备空间。如果全部部署在航母上,那么就存在削弱航母本身的航空作战能力的风险,有人驾驶非隐身战机相对强大的火力输出,目前仍旧是隐身战机和无人机无法取代的。所以让具备航空作战能力的076加入航母战斗群,就可以用来搭载这些协同有人机作战的无人机,创造更为灵活多变的海军航空兵战术战法。而这,是菲律宾这样的国家根本无法应对的,即便是背后的美国,也难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