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发现“狼猫”,2只合作巡山狩猎,其中一只却偷偷吃起了独食

动物速递 2024-03-03 15:15:07

在欧亚大陆的北方,生活着一种非常特殊的猫科动物,它的体型不大不小,成年之后有18-32公斤。耳朵尖上,还会长出两簇毛发,看起来就像是两根天线一样。

这种动物就是被誉为中型猫科动物战力天花板的欧亚猞猁,因其是整个现代猫科家族中,长得最像狼的一种,所以也被称为“狼猫”。

欧亚猞猁喜寒不耐热,所以一般在北方出没。大雪天对于其他动物来说可能是阻碍,但对于猞猁来说,丝毫不影响觅食。

合作巡山狩猎,一只却偷偷吃起了独食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澜沧江流域,近日就有野生动物摄影师拍到了猞猁的身影,而且还是两只一起行动的。在一座被积雪覆盖的高山上,两只成年的猞猁在悠闲地踱步。

它们时而散漫行走,时而驻足凝望,时而警惕地观察着周围。很显然,这两只猞猁正在巡山狩猎。它们的四肢矫健,比例较长,脚掌很宽大,非常适合在雪地上行走,厚厚的积雪并没有对它们的行动造成影响。

大致巡视了一阵,两只猞猁来到了一处山坡上,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一只野兔正在啃食最后一点还没有被积雪覆盖的青草。

于是其中一只反应比较敏捷的猞猁,立马就佝起了身子,呈现匍匐的状态,蹑手蹑脚地不断接近这只野兔。猞猁跟老虎一样,都是高超的伏击型猎手,所以它们很擅长偷偷接近猎物。随着猞猁不断潜入,这只野兔已经进入了它的伏击圈。

说时迟那时快,猞猁一下冲了出去,杀它给措手不及,野兔还没反应过来,已经被猞猁的爪子牢牢按住,接着一口就结束了野兔的生命。

2只猞猁合作巡山狩猎,捕获到了猎物,理应是大家一起分享,共进晚餐的。但这只猞猁却偷偷耍起了花招,它在捕获了野兔之后,迅速将野兔叼了起来,然后跑到一处极为隐蔽的岩缝处,偷偷吃起了独食。

在进食的过程中,这只猞猁还用爪子牢牢抱住猎物,护食的动作顿时显露无疑。这倒是符合猞猁的习性,它们在捕获了猎物之后,不会在第一现场就开吃,而是会找到一处相对隐蔽安全的地方,再来享用。

交配季,雌雄一起生活

在我们的印象中,现代猫科动物里,只有狮子是营群居生活的,其余的猫科动物均是独居的,为何这两只猞猁会一起行动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每年的2-4月份,就是猞猁的发情期,在交配的季节,配对的雌雄两只猞猁会短暂共同生活在一起。

它们一起觅食、一起活动,等到雌性猞猁成功受孕之后,雄猞猁才会离开。在之后的育幼期间,主要也是雌性猞猁在承担责任,雄猞猁很少参与到这一过程来。

以上都是传统观念,但新的研究发现,一切似乎并没有那么绝对。在白俄罗斯中西部的纳利波基森林,也生活着很多的欧亚猞猁。

在森林里长时间进行生态研究的动物学家发现,早在发情期之前,就有些雄猞猁会跟雌猞猁生活在一起了。而且在之后的育幼过程中,也会承担起较多的责任,包括捕获了猎物对猞猁母子进行投喂。

还有更加积极地清除领地内对小猞猁有威胁的动物,比如欧洲森林狼、赤狐等。所以猞猁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孤独,它们的社会性似乎还挺高的。

母兽带仔、兄弟姐妹也会一起活动

除了“夫妻”会一起行动之外,猞猁母子也会一起狩猎。猞猁的妊娠期大概是2个月,它们一胎能产仔2-4只,算上夭折掉的,或被其他动物咬死的,很多时候只有一只小猞猁能够成功长大。

猞猁幼崽通常会在第二年才离开母猞猁,在这一年内,它会一直跟随着母猞猁,学习各种生存和捕食的技能,并且在嬉戏打闹中得到巩固。

半大不小的雄性猞猁,其体型几乎跟母猞猁差不多了,也能完成独自捕食,但狩猎还欠缺,所以这时候它们也不急于离开。待小猞猁完全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之后,它才会选择离开。

如果一窝猞猁里,有不止一只猞猁成功活了下来,待成熟长大离开母兽之后,这些猞猁兄弟或者姐妹,也不会立马就分散走开,各自建立独立的领地。

相反,为了能够更好地生存下去,离开母亲的小猞猁们会继续生活在一起,时间多达几周或者几个月,等到身体更加成熟,生存经验更足,才会四散离开。雄猞猁会往更远的地方走,雌猞猁则倾向于在母亲领地的周围安家。

4 阅读:2466

动物速递

简介: 专注研究大型食肉动物、动物保护公益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