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牵动全球之际,俄乌局势急转直下。俄罗斯国防部消息显示,普京总统已下令俄军增兵十七万,总兵力提升至一百三十二万,以持续推进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并应对不断扩张的北约势力带来的压力。
美国总统约瑟夫·拜登。俄军此次增兵17万,规模相比以往几次相对较小,且未进行大规模动员,表明其在对乌作战中的兵力短缺已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俄军成功击退乌军反攻后,压力显著缓解,并重新掌握了战场主动权。此次增兵主要在于应对北约军事扩张带来的潜在威胁。俄军主动进攻后,乌克兰调整了作战策略。环球网报道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承认,由于兵员和武器装备不足,夏季反攻未能实现既定目标。当前战事已进入新的阶段,他下令乌军在关键前沿阵地构筑防御工事。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乌克兰军队由攻转守,传递出重要信息:首先,这意味着他们已从之前的反攻行动转向战略防御,战争局势出现关键转折;其次,乌克兰已缺乏足够资源进行大规模的反攻作战。西方国家因国内严重的厌战情绪和巴以冲突的牵制,对乌克兰的长期支持存在变数;泽连斯基政府黔驴技穷,只能被动等待局势变化,而各国明年的选举结果,很可能最终决定俄乌冲突的走向,乌克兰的命运已非自身所能掌控。尽管如此,为提振民心士气,泽连斯基仍然坚持:除非俄军撤出,否则乌克兰不会考虑停火。 然而就在一周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却声明从未拒绝与乌克兰进行谈判。
俄乌战场局势瞬息万变。目前,泽连斯基政府拒绝停战的立场,在国际舆论中将日渐被动。这并非西方国家不支持乌克兰,而是西方自身面临反战压力、经济下行和选举临近等多重困境,无力再投入更多资源支持乌克兰。美国在乌克兰投入巨资,但战局发展却令其难以接受。五角大楼前顾问麦格雷戈对此表示,单纯依靠资金和先进武器装备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战略预判严重失误。目前,美国对乌援助面临严峻挑战,这既源于其对以色列的支持,也受到国内两党激烈政治斗争的影响。许多美国媒体预测乌克兰将在2024年战局不利,并建议泽连斯基政府与俄罗斯谈判,这表明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力度正在下降。
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撇开政治和公众评论,美国防长奥斯汀在乌克兰访问时直言,美国无法为乌克兰提供决定性武器,意思是说,虽然美方能提供资金和武器装备,但最终能否战胜俄罗斯,取决于乌克兰自身如何运用这些援助,这并非美国所能完全掌控。直白地说,美国军方对乌克兰军队作战能力表示不满,认为即使提供了先进武器,也难以扭转战局。这体现出美军高层对俄乌冲突的疲惫感,而战局持续僵持,乌克兰的形势将更加严峻。奥斯汀此次突访基辅,旨在双重目标:一是提升泽连斯基的士气,二是促使乌克兰尽快取得战果,以此说服美国继续提供援助。
俄乌冲突爆发初期,西方国家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军事援助。由此可见,尽管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意愿有所下降,但其仍会竭力延长战火,即使无法取得军事胜利,也要争取时间优势。因为西方阵营无法承受这场战争彻底失败所造成的巨大政治代价。北约近期动作频频,目的在于向俄军施压,迫使其不敢轻举妄动,从而为乌军构筑防御工事争取宝贵时间。乌克兰当前的军事行动已难以取得显著进展。兵力、装备的匮乏,以及军方与政府内部存在的矛盾,都导致乌军近期作战举步维艰,丧失反攻能力,被动承受打击。
乌克兰武装力量俄乌冲突持续,美西方正探讨促和方案。为促成和谈,乌克兰或将面临“割地求和”的现实选择。若泽连斯基拒绝妥协,美西方或将考虑更换其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