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组织、发起“登州大劫牢”的是顾大嫂,但并入梁山后的“登州系”的领袖,却毫无疑问是孙立。
孙立武艺高强,使条鞭枪,人们将他比作唐朝名将尉迟敬德,送他外号“病尉迟”。孙立是孙新的哥哥,是解珍解宝的表兄,也是登州这个团队中社会地位最高的。
登州系一共8人,解珍解宝是猎户,孙新顾大嫂是开酒店的,邹渊邹润是小土匪,乐和是个小牢子,身为登州提辖的孙立,在见识、谋略以及领导能力方面完胜众人。
原本孙立的军官当得好好的,他是真心不愿意抛家撇业地去造反,无奈弟媳顾大嫂苦苦相逼,他只能同意——不同意也要被牵连,还不如同意呢。
在孙立的指挥下,他们成功劫狱,随即一起投奔梁山。在梁山脚下石勇的酒店中,听说梁山人马打祝家庄不下,正在那进退两难后,孙立当即提出,自己愿意凭借跟栾廷玉的老关系进入祝家庄做内应,然后里应外合,以此作为“登州系”的投名状。
宋江和吴用正在为打不下祝家庄发愁,得知孙立的计策,立刻大喜过望。梁山泊“三打祝家庄”终于大获全胜,孙立等人的卧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孙立为梁山泊立下这么大的功劳,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在“英雄排座次”的时候,他竟然被放到了地煞第三位,还在朱武和黄信之后。而同属登州系、孙立的表弟解珍解宝却排进了天罡,着实让人意难平。
有人猜想说,孙立之所以排位被压低,是因为他在祝家庄做卧底,出卖同门师弟栾廷玉,如此不讲江湖义气,是重大污点。然而,对于这群造反的人来说,他们已经是不忠不孝了,还谈什么江湖义气?从宋江开始,好多“梁山好汉”都为了个人目的不择手段,说孙立不讲义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我觉得,“登州系”虽然人数不多,但彼此都是亲戚同乡,关系太紧密了,所以让梁山领导很不放心,自是在排名上充分发挥了领导艺术,压低领袖孙立,而将猎户出身、心思单纯的解珍解宝位次提高,于不动声色中进行分化拉拢。
孙立是真委屈。孙立只能吞下委屈。
他要身份有身份,要功劳有功劳,要武艺有武艺,却被放在了“马军小彪将”的行列。如果上了战场,说不定还得听从解珍解宝的指挥,不用想都觉得委屈憋气。
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委屈也有委屈的好处。
因为觉得委屈,所以就必然有所保留,就事事不会拼尽全力。孙立是军官出身,排兵布阵、战场杀敌是他的职业,他本来就比其他出身绿林的好汉们更懂得如何在战场上规避危险,再加上这份委屈感带来的自觉不自觉的消极心理,他自会更好地保护自己和自己的亲人。
梁山泊招安后,在征讨方腊的战争中损失惨重,三分之二的头领喋血沙场,而孙立和弟弟孙新、弟妹顾大嫂全都全身而退,受功领赏、衣锦还乡。
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
解珍解宝意外被排入了天罡,他们对宋江吴用充满了感恩,在乌龙岭大战中,二人主动提出去山上放火攻敌,临行前说:
“我弟兄两个,自登州越狱上梁山,托哥哥福荫,做了许多年好汉,又受了国家诰命,穿上了锦袄子,今日为朝廷,便粉骨碎身,报答仁兄,也不为多。”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他们死在了悬崖之下,风化在乌龙岭上。
幸运有幸运的不能承受之重,而委屈亦有委屈的海阔天空。
梁山泊在东京散伙后,孙立和孙新顾大嫂一起回登州任职。他们身后,是家眷的车马喧腾、笑语悠悠,依旧是来时的整整齐齐一家人;他们眼前,是通向家乡的归路,一花一草,一山一水无不熟悉亲切,功成名就不如平安幸福。
人生何处不委屈?感谢委屈。
千里留行
孙立我还真看不起他,为人太过凉薄,亲兄弟孙新夫妇就不说了,当这对夫妇受不得约束,开酒店更快活,解氏兄弟还是他亲娘舅家的兄弟呢,都说娘舅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可解氏兄弟苦哈哈的在山里当猎户,孙立也不说照拂一下,这两兄弟的本事,当个小军官还是可以的吧?再说了,解氏兄弟被毛太公联合贪官陷害下入死牢的时候,还是孙立的小舅子乐和通风报信给顾大嫂,这两兄弟才逃过一劫,孙立,还当着他的大提辖官呢
Lu露006
相当于姑父的姐妹的子女,已经算是远亲了
岷江客
姑姑就是姑姑,舅舅就是舅舅,哪来什么姑舅这种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