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跟风旅游记得2022年底,那是刚放开的时候,我11月刚搬到大理旅居时,大理古城还一副商铺凋敝的冷清模样。我朋友喜欢玩某一点评工具,加了个群,里面大理古城一些餐馆甚至免费请人去餐馆里用餐,只要完了给一个好评就行。那段时间,有部电视剧特别火,剧名是《去有风的地方》。我在偶尔跟着朋友看两眼这个电视剧时,发现,其中关于鲜花饼、凤阳邑茶马古道的细节刻画场景,不就是换了个形式的云南旅游宣传片吗?果不其然,那一年过年,原本刚放开的大理,受到《去有风的地方》电视剧的推广,大理古城内各大店铺,突然从空无一人的状态变成了座无虚席的热闹场景。
口罩几年的积累,大理古城那些民宿,该倒闭都倒闭的,没倒闭的一些商家,交不起房租,也都跑路了。由于接待资源有限,但涌入的游客又暴增,大理一些原本100-200元/晚的月租房,价格直接升到了2000-3000元/晚。但即使是如此的市场环境,大理古城各大民宿,几乎还都是满房状态。游客如此之多,吃饭排队,打不到车,洱海边人山人海,反而让原本旅居在大理的我,赶紧逃离了大理,去了别的地方旅游。我一朋友就是在大理做民宿的,她告诉我,自那一年之后,这几年大理的民宿业再没有如此辉煌过。今年暑假期间,大理古城很多房间又被打回了80元/晚的原型。跟风旅游的游玩体验,太憋屈了。虽然风景是一样的风景,但是花费的钱财更多,等车的时间也更多,感受到的旅游惬意度反而大大降低,综合性价比太低。大理一直都在那里,不会跑,不会变,什么时候去不可以,非要在网络最热门的时期去,何必呢?
2、住景区内景区内外,其实通常只相差几公里或几十公里,一般来说多花30分钟时间,便可以完成所有移步工序。但是景区内外的住宿价格,却差之千里。一样的住宿标准,景区内卖500-1000元,景区外就只要100-200元。很多人选择住景区,是看重其便于观景的地理优势,哪怕多花点钱也值。但根据我旅游多年的经验来看,大部分景区内部的住宿,其实并没有给我带来同等经济效益的景观价值。依我来看,与其花费高价住景区内部,不如多开30分钟车去景区外住宿。每天起码省下200元的费用,又是不少人一天的工资了。
3、爱在景区消费夏主编就是这类人,到了景区,见了好吃的东西、特产,总会忍不住当场消费,如果口味还不错,甚至会买来带回去,不仅要自己吃,还要送给朋友。去西藏就买风干牦牛肉,去内蒙古就买呼伦贝尔牛肉干,去大理就买鲜花饼,去西双版纳就买小粒咖啡,去勐海就买普洱茶,连抚仙湖几百元一斤的抗浪鱼,我都想过过嘴瘾。想着小买怡情,来都来了,不消费个几百块,怎么对得起这千山万水的漫长路程。其实我也知道,景区内卖的特产,同样的质量,网上一搜一大把,不仅包邮,而且价格更低。
但可能我就喜欢从景区邮寄出发的那道“邮戳”,以及写有景区名字的包装。普通工业包装送朋友,那显得多没仪式感,我就喜欢买景区里面有包装的、贵的。不得不说,夏主编在这一点真的是个冤大头,消费几乎不图什么性价比,只是图一个自由洒脱,钟情于为情怀买单。到了机场,觉得坐着无聊,有点口渴了,非要去买机场10元/杯的可乐。朋友不理解,“平时把可乐递你面前都不喝,一到机场,就喜欢喝可乐了,你肯定是有什么大病夏主编。”“人傻钱多,机场的贵些,我就喜欢买贵的。”我也不知道怎么解释,便这样回答。或许是机场的某种特质,无形中触发了我的消费欲,反正我一到机场、景区这些明明物价远远大于外面的场所,就忍不住消费,尤其喜欢坐下来喝杯咖啡,或者请朋友去小清吧听听歌,小呷几口啤酒。
景区小清吧内的啤酒卖40元一瓶,外面小卖部只要4元一瓶,从经济实用性角度讲,夏主编这种消费习惯,纯纯的大冤种。但好景配佳节,4元的啤酒常有,佳节美景心境朋友这些事物可不常在,一瓶啤酒贵的出那36元,就全然当做为这种特定的情景模式付费了。毕竟,旅途中自由快乐的心情才是最重要的,钱就是挣来花的,很多时候,自己也知道旅游中的某些行为,就是冤大头,但当冤大头就当冤大头吧,人总不能处处都那么聪明,糊涂一点,不必计较那么多,倒也活得洒脱快活。
对于我辈穷人,景区是用来游的,不在里面买吃喝在不在里面住,那些雷同的纪念品,价格其实不一定贵,但是不值得买。这些年玩下来去的地方不算太多,但没有一个地方让我觉得流连忘返。走过看过体验过的他乡而已,全部不想再去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