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消失”多年的清华才女武亦姝,证实了董卿当年没说错

乌乌说天下 2024-12-27 10:05:13

说起武亦姝,你可能会想起那个在《中国诗词大会》上一战成名的女孩。16岁的她站在舞台中央,从容淡定地背出一首又一首古诗词,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一样自然,那种优雅和自信仿佛天生就属于她。但我跟你说,这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可不是光靠天赋就能达到的,她身上闪耀着的不只是个人努力,还有家庭教育和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般的浸润。看到她今天走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感慨一句:优秀的人,总是早早就在生活中埋下了一颗颗好种子。

小时候,谁没有被父母逼着背过几句唐诗宋词?但武亦姝家里的氛围吧,不是那种死记硬背式的“读书机器”模式,而更像是一场温暖而漫长的人文熏陶。据说,她小时候记忆力特别强,一篇课文念两遍就能全盘吸收。这听起来很神奇,但问题来了,有天赋的小孩多了去了,为啥只有她脱颖而出呢?这还得归功于父母,他们可不仅仅满足于孩子成绩好,还陪着一起读书、讨论,让整个家庭充满了浓郁的学习氛围。在这种环境下,阅读成了一件发自内心喜欢做的事情,而不是任务或压力。真心讲,有这样的启蒙,再加点勤奋,就算开局没外挂,也照样可以一路赢到底。

后来嘛,大伙儿都知道,《中国诗词大会》把这个低调的小姑娘送到了聚光灯之下。当时很多人惊呼:“哇塞,现在还有这么厉害的小孩!”确实啊,在那个以流量明星为主角的大众视野里,一个穿着素雅校服、淡妆素抹却出口成章的高中女生简直太稀罕了。而节目上的经典环节“飞花令”,更是一举让观众见识到了什么叫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底蕴——别管题目刁钻还是冷门,她总能秒答如流。这哪是什么临场发挥能力,这是十几年如一日积累下来的结果啊!最让我佩服的是,看得出来,她是真的热爱这些文字,并且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去传递它们。不夸张地讲,那时候坐在电视机前看比赛,我脑海里只蹦出了八个大字:“腹有诗书气自华”。

不过,人红是非多也是真理。一夜之间,各类商业合作邀约纷至沓来,还有北大的保送资格摆在那里等她签字画押。但你猜怎么着?人家统统拒绝,都给推掉了!要换作普通人,估计这辈子的奋斗目标直接达成,但武亦姝偏不按常理出牌,说白了就是两个字:专注。高考前夕,她潜心备考,以超高分数考入清华大学新雅书院,然后安安静静继续学业,没有一点名人的架子。我觉得这种选择本身,比任何奖杯或者头衔都更让人敬佩,因为它展示了一种难得的大格局——短暂荣誉再耀眼,又怎及知识与梦想沉甸甸带来的持久幸福?

当然啦,这些年的校园生活并没有消磨掉她身上的文学细胞。比如军训的时候,同学们晒太阳喊口号已经够苦够累吧,可武亦姝还能挤时间写下一篇《我的军训初体验》。文章里既记录了烈日炎炎下的新鲜趣事,也展现出了青年人在困境中的坚韧乐观。有网友评论说,“连吐槽军训都透着那么高级。”仔细想想也是,不同层次的人面对相似处境时所捕捉到的信息差距,就是最真实反映一个人思维深度和情感广度的重要标尺。如果换作别人,大概只会抱怨蚊虫叮咬和体力透支吧?

其实,我一直觉得,无论是在电视荧幕上侃侃而谈也好,在学校图书馆默默啃砖头也罢,甚至只是在阳光洒进窗户的一瞬间拿起笔随手写点小东西,这位清秀姑娘散发出的那份宁静力量始终贯穿其中。而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从每一个细微之处看到一种共通品质:谦逊、不浮躁、有追求,而且愿意为自己的选择付诸全部努力。

回头再琢磨一下董卿曾经评价过的话,“腹有诗书气自华”。原本以为这是某种遥不可及的大道理,如今借助武亦姝这个鲜活例子,好像突然明白,它其实关乎我们每一天如何对待生活、如何打磨自己。从热爱传统文化,到扎根现实责任,再到探索更多元、更宽广的人生道路,新一代青年的答案正在慢慢铺展开来。所以,如果有人问我怎么看待未来,我大概只能笑笑回一句:“希望自己这一辈子,多认识几个‘腹有诗书’这样亮晶晶的人。”

0 阅读:26
乌乌说天下

乌乌说天下

乌乌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