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媒体6月3日报道的消息,澳大利亚印度裔前银行家萨提亚吉特·达斯发表了一篇名为《印度永远不会成为西方所希望的样子》的评论文章。
达斯声称“美国及美盟友为了对冲中国崛起,或者说为了阻止中国崛起,故意拉拢印度,这一算盘最终会以失望收场,印度无法取代中国”。
拜登与莫迪会面
在达斯看来,西方国家拉拢印度是一种拙劣的尝试,以此弥补西方军事力量下降、经济疲软、工业竞争力减弱和人口老龄化以及社会政治分裂。
西方以印度为轴心建立“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前提,从经济和战略上都是不连贯的。
在经济方面,印度经济规模虽然达到3.7万亿美元。印度总理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桑亚尔还表示在2024至2025财年,印度经济规模有望达到4万亿美元。
印度民间市场
印度财政部长西塔拉曼甚至还扬言,预计印度在2026至2027财年将会超越日本和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达斯认为从购买力方面来看,印度GDP不到中国GDP的40%。2022年印度GDP为3.42万亿美元,中国GDP为120.47万亿元(约合17.96万亿美元),印度如何能取代中国?
在战略方面,西方自身的军事实力不断下降,即便拉拢印度似乎也无法阻止中国崛起。
就拿美国来说,美国媒体在5月15日声称,中国新型隐形护卫舰已经完成首航。美国在2017年宣布建造“星座”级护卫舰建造计划,2024年4月2日宣布“星座”级护卫舰建造计划将会延迟三年。
五角大楼2023年2月6日发布消息,美军“福特”号航母电磁弹射发射与回收系统仍旧存在经常发生故障的情况,在诸多细节上也是问题不断。
美军“福特”号航母
美国媒体5月29日报道称,美国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国际机场附近,一架F-35战机坠毁。
这不是美军首次出现F-35坠毁的情况,2023年9月17日,美媒表示美军陆战队一架F-35在南卡罗来纳州坠毁,飞行员弹射逃生后失踪。
而且西方并非铁板一块,美盟友似乎和美国貌合神离,法国总统时隔24年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
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德国
马克龙在5月26日抵达德国并发表讲话,宣扬希望欧洲拥有更大的“自主权”,还希望加强欧洲的工业实力。
综上所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想要通过给印度下重注阻止中国崛起,或许要以失望而收场了。尤其是美盟友在背后搞起小动作,法国似乎要拖美国的“后腿”。
再加上印度虽然是全球人口第一大国,25岁以下人口只占据总人口40%以上,但是总生育率已经低于更替水平。
印度劳动力参与率只有总人口55%,西方想让印度通过制造业取代中国市场地位,更像是一场不切实际的空谈,西方拉拢印度的最终结果也许是失败。
毕竟印度立场并不坚定,一方面加强与西方的合作,另外一方面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不断升温。
尤其是印俄“东部海上走廊”将会进一步加强双方贸易往来,2023年俄罗斯占据印度原油进口总量35%以上。
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如何能确保拉拢印度的计划,一定可以成功?
(文/诸葛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