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多说郑思远的老公脾气好,可她宁愿老公有点脾气,别什么都听别人的。本来已经说好了郑思远坐月子请个月嫂,两边的老人都别过来住,可临近预产期了,老公变卦了,说还是让妈来陪着坐月子吧,她老人家信不过月嫂。郑思远还没来得急发表反对意见,婆婆就已经提着行李住进来了,好不容易约上的月嫂也给退了。结果郑思远的这个月子过得极不顺心。
公公住院一个月,本来商量好了,由郑思远和老公弟弟的妻子轮流送饭。弟弟的妻子临时接到通知要出差,可以选择不去,可她舍不得优厚的差补,就跟郑思远的老公商量,能不能让嫂子辛苦一下,郑思远的老公一口就答应下来了。郑思远非常生气,自己工作也不轻松,自己去送饭,还得把孩子送到自己父母家,这下好了,孩子干脆一个月都住在外公外婆家了。她问老公,为什么不事先跟自己商量一下,老公说,人家是工作上的事儿,会记你的情,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弟妹会多分担一点。可问题是,这种情况并非第一次发生,每次都是老公这个老好人一口答应下来。
郑思远埋怨老公,为什么每次你都向着其他人,不能为我考虑一下呢?老公说,我平时不都什么都听你的吗?不错,每次遇到事儿,都是郑思远拿主意,老公基本不会有异议,可如果这时候旁人又说了什么,老公就会倒戈。基本上是,别人的意见最大,老婆的意见第二,他自己的意见不重要。郑思远希望老公有时候也可以争一下,坚持一下,哪怕是对自己也好。
郑思远的老公是耳根子软,听老婆话的“耙耳朵”吗?
仔细想想,还真不是。耙耳朵有专属,那就是只对老婆耙耳朵,对别人是“硬耳朵”的,那必须千方百计维护老婆的利益,谁的话都不听。
但是,郑思远的老公却谁的话都听,貌似一个老好人,谁都不得罪。
这就麻烦了。
不懂拒绝,往往是因为他不能承受批评,不能承受决策的后果。
郑思远坐月子,实际上她自己已经做好决策,请月嫂。对于老公来说,他不必承受请月嫂这个决定的后果,所以他可以不发表意见,听媳妇的。当自己的母亲认为这个方案不好,应该自己来的时候,他马上意识到一旦月嫂真的出了问题,他将无法承受来自母亲的批评,以及这件事情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所以他马上答应了母亲的要求。
这么做,表面上听了母亲的话,实际上他把承受这个后果的压力转移给了妻子和母亲。母亲如果做不好,那是你自己要求的,不是我决定的,到时候母亲有苦难言;如果做好了,我听了长辈的建议,说明我听别人话是正确的,也省下了请月嫂的大笔银子。
但是,母亲这边果然没有和媳妇处理好月子里的事情。在这个矛盾中,他躲在了安全岛了吗?没有。恰好相反,两边都对他很有意见。郑思远老公不愿决策,不敢决策的“鸡贼”心理最后把自己埋坑里了。
给父亲送饭的问题上,弟妹提出了要求,他作为哥哥,第一反应是同意。因为他不敢承受可能来自母亲的批评,至于这件事的后果,是妻子承担,他是划算的。
郑思远和老公的日子就这样慢慢地过成了母子关系,一切都是妻子决定,丈夫为了避免遭受决策错误的批评,干脆只听媳妇的;在外面有事,他习惯性地把压力转移给妻子,反正我谁都不得罪,最后的结果你们承担。
所以郑思远要想把丈夫扳过来,就要先试着让丈夫承担一些小小的责任,然后对他进行发自内心的鼓励和赞赏。然后慢慢地加大责任的强度,让丈夫学会承担,包括承担批评和不良后果。这貌似是在训练小孩子,而这恰好是她的丈夫最缺失的部分,这个课需要慢慢补。
当他学会承担的时候,耳根子自然也就硬起来了。
关键是,他慢慢学会站在媳妇的角度看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