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朝异姓爵位以公爵为最高,是贵族体系中的顶级尊号。然而,明代公爵与清代公爵之间存在着许多细微而有趣的差异。
首先,明代公爵被普遍称为“国公”,彰显其卓越的地位与权势。这一称谓彰显了明代时期公爵所承担的国家责任和威望,使得这个尊号更加庄重而独特。而在清代,公爵则不冠以“国”字,而是采用一系列以“忠勇”、“谋勇”、“昭武”等命名方式,展现出清朝统治者对公爵功勋的认可与赞许。
那么同样是公爵,明代与清代比起来,到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 人数上相差较大
仔细研究了一下明代的封爵制度,发现从洪武朝到崇祯朝,共封了35个公爵。这其中的细节也让人觉得意外,明代的35个公爵主要集中在洪武、永乐两朝,总计占据了30个,而宣宗、仁宗两朝则没有封过国公。
看起来似乎封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明代的将近两百年历史中,仅封了6人,分别是忠国公、保国公、宁国公(该封号曾封过两次)、昌国公、瀛国公。
然而,如果考虑到南明时期的几个小朝廷,公爵的数量就变得惊人起来。不过,南明时期获封公爵的人普遍含金量较低,只要手握军队且有一点功劳的人,几乎都可以获得伯爵以上的爵位,封赏实在泛滥。
相比之下,清代对于封爵的要求更为严格,不轻易授予异姓贵族。封爵数量虽然比明代多,大约有72人左右,但仍然远远少于明代的两倍。
值得注意的是,在明代的35个公爵中,有许多人都没有活到大明开国的时候享受公爵的待遇。比如胡大海、耿再成、张德胜、赵德胜、廖永安、俞通海、丁德兴,这七个人都在朱元璋首次大封功臣之前去世。
从这个角度来看,明代一共只有28个人享受过公爵待遇,可见其难度之大。
虽然清代的公爵数量相对较多,但封爵的规律与明代基本相同。获得公爵称号的人主要集中在清中期以前,道光以后几乎没有人能获得公爵爵位,即便是功勋卓越的曾国藩,也只能被封为一等侯。
◑ 首先标准不同
《明史》中记载了一个关于异姓封爵的规定:“除非有出色的军功,否则不能被封爵;封号必须得到特殊的旨意。”从中可以看出,明代的异姓爵位获得者必须通过“社稷功”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所谓的“社稷功”指的是收复失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或者捍卫大明皇权。这是一个非常严格的标准,兵部和内阁在决定授予爵位时会进行全面考虑,甚至连皇帝也不能违反这一规定。
当然,皇权有时也会介入其中。比如明英宗南宫复辟后,认为石亨有立下的首功,于是封他为忠国公。在天启朝,权臣魏忠贤的从子魏良卿没有立下过丰功伟绩,却被封为宁国公。然而,更多时候,授予异姓公爵是必须符合朝廷制度的。在和平时期,武将很少有机会在战场上立下卓越功绩。即使有战事,也只是一些局部冲突,这样的战功并不足以获得公爵的封赐。
因此,很多公爵的地位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逐渐积累。以保国公朱永为例,他早年继承了抚宁伯的爵位,在多次战胜蒙古之后,逐渐晋升为侯爵,最终进入公爵的行列。
清代的异姓封爵制度与明代完全不同,制度层面上没有具体的标准,文献中只是简单地描述为“非军功不得封赐”。
然而,对于何为“军功”的评判,则因大小而异。而且清朝皇权高度集中,内阁和军机处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授予封爵还是不授予,全凭皇帝一句话的决定。
此外,清代封爵也存在因人而异的特点。尤其是旗人和有裙带关系的贵族,他们更容易获得公爵的封赐,像遏必隆、傅恒、福康安等人都属于这个范畴。相对而言,汉人获得公爵的难度就要大得多,整个清朝期间,汉族人只有五个公爵,可以说是非常稀缺的。
◑ 其次等级不同
在明代,公爵的身份可以分为四种:第一种是辅佐太祖建立天下的公爵,他们被称为开国辅运推诚;第二种是从成祖时期起义的公爵,他们被称为奉天靖难推诚;第三种是为了奉天翊运而封授的公爵,他们被称为奉天翊运推诚;第四种是为了奉天翊卫而封授的公爵,他们被称为奉天翊卫推诚。
狭义上看,前两种公爵可以归为一类,一般都是世袭并无替代者的。相对而言,在洪武朝,他们的地位略高一些。除了给予诰并免除几次死刑之外,他们通常还能获得更多的特权。第三、第四种公爵又可以归为一类,一般只限于本人,如果皇帝对他们加宠,就需要额外下旨才能让其世袭。
实际上,在明代,能够世袭的公爵是少之又少的。洪武朝只有魏国公徐达一家和朱明王朝有始有终,其他公爵几乎都是一世而终。成祖封授的几位公爵情况稍微好些,至少还有四个能够传至数代。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与明代的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明代的公爵如果因为罪行被降职或被剥夺爵位,很难再次回复原位。而且,明代的皇帝一直都对外戚和功臣集团持有戒心。国公作为地位崇高且实际掌握军权的人,皇帝为了保护皇权不受侵犯,自然要想方设法解决这个隐患。
相比之下,清代的公爵等级就容易区分多了,只有一、二、三等之分。不过,清代的异姓贵族一旦获得公爵称号,往往都是世袭且无法被替代的。即使子孙犯法被夺去爵位,也会保留其他子侄中的合适继承人。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清代的公爵往往能传承几代,大部分公爵的地位一直延续到了清朝灭亡的时候。
◑ 最后职权不同
在明代,异姓爵位与军权是紧密相连的。无论是获得公、侯、伯爵位的人,都要在军队中担任重要职务,并且挂上五军都督府的衔头,因此他们在京营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这些勋贵武将往往也是掌握印信和封将职权的人,特别是在国家遇到重大战事时。在皇权更迭的关键时期,勋贵们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可以说,在明代的最高权力核心圈中,勋贵集团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然而,清代的公爵地位与职务并无关联。皇帝决定是否给予公爵实际职务完全取决于个人意愿。然而,第一代获得公爵称号的人往往都是朝中重要的大臣。至于世袭公爵的情况则不好说,大多数都是只享受祖宗留下的功劳而无所事事。
从以上对比中,我们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明代的国公无论是地位还是权力,都要比清代的一等公更加显赫。
当然,明代公爵与清代的不同点远远不止以上四个方面,可能还存在其他方面的差异。如果对此有其他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发表宝贵的意见。
叫国公不是因为好听,毕竟还有郡公。国公是因为他有封国,虽然不是实封
清代公爵里面恩封的可不少,一般皇后的亲爹都会封公爵——承恩公
清朝一等公多,主要是因为清朝前中期,一直在打仗。
相比之下,清代对于封爵的要求更为严格,不轻易授予异姓贵族。封爵数量虽然比明代多,大约有72人左右,但仍然远远少于明代的两倍。 更为严格?远远少于两倍?72远远少于35的两倍,笑死
白痴问题,能灌入多少金水就有多少含金量
真真假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