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一生有三大爱好:读书、游泳和抽烟,其中他对烟的钟情人尽皆知。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的工作更加繁重,香烟成了他调剂精神、提高工作效率的好帮手。
一次会议间歇期间,毛主席的烟抽没了,忽然,一股淡淡的、极为特别的烟味钻进了他的鼻腔。他下意识地抬起头,目光在会议室里搜寻。很快,他的视线落在了坐在旁边的李先念身上。

毛主席打趣道:“你有这么好的烟,咋不告诉我呢?”毛主席这么说李先念会怎么做呢?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
一支叶子烟,传达出深情厚谊在革命战争岁月,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殚精竭虑,日夜操劳。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下,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思考着关乎国家命运、革命走向的诸多问题。不少人都养成了烟不离手的习惯,香烟成为他们提神醒脑、缓解压力的重要寄托。

毛主席便是其中之一,虽然并无确切的史料记载他究竟是从何时开启了与香烟的缘分,但从人们的回忆中可以推断,他至少有着长达60年的烟龄。
1927年,担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的毛主席,决定回到农民运动发展最为迅猛的湖南,展开深入考察。从1月4日起,他的足迹遍布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等五个县,一心只为获取最真实、最一手的农民运动资料。

毛主席每到一处,都被热情的乡亲们团团围住。大伙激动地诉说着这些年生活的变化、对地主的抗争以及对未来的憧憬。毛主席则认真倾听,不时点头,将这些宝贵的信息一一记在心里。
交谈过程中,一位年轻的农运工作同志起身,热情地从兜里掏出当地的土产“叶子烟”,递向毛主席,说道:“毛委员,这是咱们当地的叶子烟,您尝尝!”

毛主席接过烟仔细端详,只见这叶子烟色泽金黄,叶片宽大,散发着一股浓郁而独特的香气。他笑着致谢,顺手拿起桌上的火柴,点燃了香烟。深吸一口后,毛主席点头赞同:
“确实,这烟提神醒脑,就像咱农民运动,得有这股子冲劲,才能冲破旧世界的束缚。”
随着考察的深入,毛主席与乡亲们的关系愈发亲近,大家也都知道了他爱抽叶子烟的习惯。每到一个新地方,农民们早早地就准备好了叶子烟,热情地递给他。

在这种频繁地互动中,毛主席的烟瘾也越来越大。但他不在意这些,对他来说,叶子烟不仅是一种提神的物品,更是他与农民紧密相连的象征,是他深入了解这片土地、这群质朴人民的见证。
长征“白金龙”助力东渡黄河抗日大计1936年,红一军团师以上干部齐聚一堂,共同商讨东渡黄河、开赴抗日战线的关键事宜。这一决策关乎着民族的命运,也承载着无数战士的热血与期望。

会议室内,毛主席正详细阐述着作战计划与战略部署。坐在毛主席身旁的,是时任红一军团二师政治部主任邓华。毛主席开会时向来有抽烟的习惯,香烟不仅是他舒缓压力的方式,更能激发他的灵感,让他在复杂的局势中思路更加清晰。
会议进行到关键处,毛主席的香烟抽完了,他的目光在周围的战友们身上扫过。突然看到邓华的上衣口袋鼓鼓囊囊的,心中顿时有了数。毛主席想起长征途中,邓华带领部队与国民党军队激烈交锋,缴获了好几箱上等的“白金龙”香烟,那可是难得的好烟。

想到这儿,毛主席看向邓华,略带打趣地问道:“邓华啊,你那个‘白金龙’还有存货不?”邓华连忙笑着回答:“主席,我一直留着点儿,就想着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
说着,他迅速从口袋里掏出那盒“白金龙”,抽出一支双手递给毛主席,又麻利地掏出火柴,“嚓”地一声划燃,为毛主席点上烟。紧接着,他又从烟盒里抽出烟,递给身边的其他同志们。
毛主席见状说道:“你们看,这邓华一支支地摸出来,真是‘财不露白’啊!把好东西藏得这么严实。”众人听了都哈哈大笑了起来,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活跃起来,紧张的会议氛围也缓和了不少。

邓华笑着回应毛主席:“主席,我这叫‘细水长流’嘛!好东西当然得慢慢享用,关键时刻还能派上大用场。”
毛主席笑着点点头,又吸了几口烟,感受着香烟带来的放松。抽了一会儿后,他将目光重新投向军事地图,神色变得严肃而坚定,说道:“好了,同志们,言归正传。关于东渡黄河的具体部署,我们还得再仔细研究……”

于是,大家又迅速投入到紧张的讨论中。毛主席有条不紊地对会议讨论的主题作出合理的安排,对部队的行动路线、兵力部署、后勤保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规划和部署,为抗日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毛主席见李先念抽雪茄,问:这么好的烟,咋不告诉我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日理万机,身上的担子愈发沉重。为了能有更充沛的精力处理国家大事,香烟成了他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1968年,繁重的工作与复杂的局势,让毛主席的身体逐渐不堪重负。一场来势汹汹的重感冒,使得他头痛如裂,咳嗽不止,只能虚弱地卧床养病。
养病的日子里,毛主席的烟瘾愈发强烈。每当他想要抽烟时,身旁的工作人员总是劝说道:“主席,您现在身体不好,抽烟怕是会加重病情啊。”毛主席微微皱眉,叹息道:“你们不懂,这烟陪着我这么多年,一时半会儿,我实在是放不下。”

话虽如此,可每次抽上几口,那呛人的烟雾便会刺激他的喉咙,引发一阵剧烈的咳嗽。在一旁照顾的李先念看着这一幕,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一种既不伤身体,劲儿又大的香烟。
此后的日子里,李先念四处打听,甚至托人到各地寻找。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方周折,他打听到贺龙元帅正在抽一种卷制雪茄。据说这种雪茄口感独特,劲头十足,且对身体的伤害相对较小。
李先念心中一喜,可随即又犯了难。毛主席一生节俭,做事公私分明,原则性极强,如果就这么直接把雪茄送过去,他肯定不会接受。李先念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得让毛主席主动开口要才行。

于是在一次开会时,毛主席在休息期间下意识地掏自己兜里的香烟,摸了半天也没摸到一根烟,这才意识到烟已经抽完了。这时坐在旁边的李先念,悄悄从口袋里拿出一支雪茄烟,一丝淡淡的、独特的烟香味迅速在空气中弥漫开来,缓缓朝着毛主席扑面而来。
毛主席转过头,看到李先念正抽着雪茄,开口说道:“先念啊,你抽这么好的烟,也不告诉我。藏着掖着可不够意思!”李先念早就料到毛主席会感兴趣,笑着回应:“主席,我还想着您刚病好,怕这烟味打扰到您呢。既然您有兴趣,那就一定得尝尝!”

毛主席接过雪茄,深吸一口,那清凉醇厚的烟雾滑过喉咙,没有丝毫呛人的感觉,让他精神一振。细细品味了一番,赞叹道:
“这烟不错!味道独特,不呛人,抽完还挺舒坦,比我平时抽的那些烟可强多了。先念,你这是从哪儿弄来的宝贝?”
李先念见毛主席喜欢,便详细介绍起来:
“主席,这是四川什邡烟厂特制的雪茄。我也是偶然发现的,听说这烟制作工序复杂,选料十分讲究,一公斤上等烟叶里才能选出一片做包叶呢。”

毛主席又吸了几口,满意地点点头:“嗯,确实是好东西。怪不得你宝贝似的,原来是有门道。”李先念笑着说:“主席要是喜欢,我那儿还有些存货,回头给您送些过来。这烟劲儿大还不怎么伤身体,您平时工作累了,抽这个解解乏。”
毛主席摆了摆手,笑着说:“那可不行,哪能总拿你的。让工作人员去买些,大家一起尝尝。这么好的烟,可不能只便宜咱们俩。”不过,随着毛主席的年龄越来越大,慢慢戒掉了抽烟的习惯,将烟分发给了其他领导干部。